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0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包括第一楼梯段,还包括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二楼梯段包括第三梯管、第四梯管、第二踏板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二踏板一端连接第三梯管,第二踏板另一端连接第四梯管,第二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上组成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三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一梯管上,第四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二梯管上,第二护栏伸缩设置在第一护栏上,实现第一楼梯段和第二楼梯段伸缩连接,而且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均采用槽钢和钢网焊接而成。所采用钢网来替代传统的花纹钢板,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减轻结构重量,避免建筑杂物留存,在多雨地区,可以避免积水,增加防滑性,为人身安全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
本技术涉及楼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预制砼楼梯由于便于施工,成本低,免抹灰等优点,基本成为装配式建筑标配,而由于施工工艺问题,预制砼楼梯要比完成楼面低一到两层,大多数建筑采用钢制楼梯或者钢管架搭设的楼梯。经过调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楼梯为现场焊接或者委托厂家定做而成,没有完全结合现场施工情况,造成制作比较粗糙、安全性低或者设计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功能远超出现场需要,造成结构笨重、安拆和转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均采用钢网制成、具备伸缩调节功能、第二楼梯段设置有第二护栏、安全性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包括第一楼梯段,所述第一楼梯段包括第一梯管、第二梯管、第一踏板和第一护栏,所述第一踏板一端连接第一梯管,第一踏板另一端连接第二梯管,第一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一梯管和第二梯管上组成第一楼梯段,还包括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二楼梯段包括第三梯管、第四梯管、第二踏板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二踏板一端连接第三梯管,第二踏板另一端连接第四梯管,第二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上组成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三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一梯管上,第四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二梯管上,第二护栏伸缩设置在第一护栏上,实现第一楼梯段和第二楼梯段伸缩连接,而且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均采用槽钢和钢网焊接而成。所述第一楼梯段和第二楼梯段可以通过拉伸方式调整距离,从而调整楼梯的高度,令楼梯的适用性范围更广阔,而且第一楼梯段的第一踏板和第二楼梯段的第二踏板均采用槽钢和钢网焊接而成,采用钢网来替代传统的花纹钢板,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减轻结构重量,避免建筑杂物留存,在多雨地区,可以避免积水,增加防滑性,为人身安全提供了保证。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楼梯段上端与第二楼梯段下端连接,第一楼梯段下端设置有下踏板,所述下踏板铰接在第一楼梯段上,第二楼梯段上端设置有上踏板,上踏板铰接在第二楼梯段上。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上踏板下方设置有用于调整上踏板高度的升降台。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梯管、第二梯管、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均为矩形钢管,所述第三梯管插入第一梯管内,第三梯管和第一梯管伸缩连接,所述第四梯管插入第二梯管内,第四梯管和第二梯管伸缩连接。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护栏包括第一横向管和第一竖向管,所述第一横向管和第一竖向管连接形成第一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包括第二横向管和第二竖向管,所述第二横向管和第二竖向管连接形成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横向管插入第一横向管内,第二横向管和第一横向管伸缩连接,实现第二护栏和第一护栏伸缩连接。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上踏板铰接在第一梯管和第二梯管上,下踏板铰接在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上,而且上踏板和下踏板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和规格为10#的槽钢焊接而成。所述下踏板和上踏板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材料和降低重量,比同类产品节省40%的材料,重量为同类产品的60-70%。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楼梯段、第二楼梯段、上踏板和下踏板的表面均喷涂60um厚的防护漆。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梯管、第二梯管、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外壁均开有用于锁定的螺栓孔。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横向管、第一竖向管、第二横向管和第二竖向管均为镀锌钢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第一楼梯段和第二楼梯段可以通过拉伸方式调整距离,从而调整楼梯的高度,令楼梯的适用性范围更广阔,而且第一楼梯段的第一踏板和第二楼梯段的第二踏板均采用槽钢和钢网焊接而成,采用钢网来替代传统的花纹钢板,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减轻结构重量,避免建筑杂物留存,在多雨地区,可以避免积水,增加防滑性,为人身安全提供了保证。本技术,由于本专利技术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铺有厚度为0.3mm的钢网,下踏板和上踏板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材料和降低重量,比同类产品节省40%的材料,重量为同类产品的60-7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示意图(第二楼梯段缩入第一楼梯段内)。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示意图(第二楼梯段伸出第一楼梯段外)。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2的B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4,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包括第一楼梯段1、第二楼梯段2、上踏板3、下踏板4和升降台5。所述第一楼梯段1包括第一梯管11、第二梯管12、第一踏板13和第一护栏6,所述第一梯管11和第二梯管12均为矩形钢管,第一梯管11和第二梯管12外壁均开有用于锁定的螺栓孔7,所述第一踏板13采用规格为5#的槽钢131和厚度为0.3mm的钢网132焊接而成,所述第一踏板13一端连接第一梯管11,第一踏板13另一端连接第二梯管12。所述第一护栏6包括第一横向管61和第一竖向管62,所述第一横向管61和第一竖向管62均为镀锌钢管,第一横向管61和第一竖向管62连接形成第一护栏6,第一护栏6分别固定在第一梯管11和第二梯管12上组成第一楼梯段1。所述第二楼梯段2包括第三梯管21、第四梯管22、第二踏板23和第二护栏8,所述第三梯管21和第四梯管22均为矩形钢管,第三梯管21和第四梯管22外壁均开有用于锁定的螺栓孔7,所述第二踏板23采用规格为5#的槽钢131和厚度为0.3mm的钢网132焊接而成,所述第二踏板23一端连接第三梯管21,第二踏板23另一端连接第四梯管22。所述第二护栏8包括第二横向管81和第二竖向管82,所述第二横向管81和第二竖向管82均为镀锌钢管,第二横向管81和第二竖向管82连接形成第二护栏8,第二护栏8分别固定在第三梯管21和第四梯管22上组成第二楼梯段2。所述第二楼梯段2的第三梯管21插入第一楼梯段1的第一梯管11内,第二楼梯段2的第三梯管21和第一楼梯段1第一梯管11伸缩连接,所述第二楼梯段2的第四梯管22插入第一楼梯段1的第二梯管12内,第四梯管22和第二梯管12伸缩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楼梯段1和第二楼梯段2伸缩连接。所述第二护栏8的第二横向管81插入第一护栏6的第一横向管61内,第二横向管81和第一横向管61伸缩连接,实现第二护栏8和第一护栏6伸缩连接。所述第一楼梯段1上端与第二楼梯段2下端连接,第一楼梯段1下端设置有下踏板4,所述下踏板4铰接在第一楼梯段1上,第二楼梯段2上端设置有上踏板3,上踏板3铰接在第二楼梯段2上,而且上踏板3下方设置有用于调整上踏板3高度的升降台5。所述上踏板3和下踏板4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包括第一楼梯段,所述第一楼梯段包括第一梯管、第二梯管、第一踏板和第一护栏,所述第一踏板一端连接第一梯管,第一踏板另一端连接第二梯管,第一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一梯管和第二梯管上组成第一楼梯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二楼梯段包括第三梯管、第四梯管、第二踏板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二踏板一端连接第三梯管,第二踏板另一端连接第四梯管,第二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上组成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三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一梯管上,第四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二梯管上,第二护栏伸缩设置在第一护栏上,实现第一楼梯段和第二楼梯段伸缩连接,而且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均采用槽钢和钢网焊接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包括第一楼梯段,所述第一楼梯段包括第一梯管、第二梯管、第一踏板和第一护栏,所述第一踏板一端连接第一梯管,第一踏板另一端连接第二梯管,第一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一梯管和第二梯管上组成第一楼梯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二楼梯段包括第三梯管、第四梯管、第二踏板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二踏板一端连接第三梯管,第二踏板另一端连接第四梯管,第二护栏分别固定在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上组成第二楼梯段,所述第三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一梯管上,第四梯管伸缩设置在第二梯管上,第二护栏伸缩设置在第一护栏上,实现第一楼梯段和第二楼梯段伸缩连接,而且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均采用槽钢和钢网焊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梯段上端与第二楼梯段下端连接,第一楼梯段下端设置有下踏板,所述下踏板铰接在第一楼梯段上,第二楼梯段上端设置有上踏板,上踏板铰接在第二楼梯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踏板下方设置有用于调整上踏板高度的升降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的钢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管、第二梯管、第三梯管和第四梯管均为矩形钢管,所述第三梯管插入第一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书峰田岳龙鲁海谭国进李娜何靖陈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越智慧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