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车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02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包括:初步制备极片:将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搅拌后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对极片初步处理:采用极片辊压机对极片做压实处理,两面涂敷颗粒涂层的极片被送入两辊的间隙中,在轧辊线载荷作用下涂层被压实;对极片的进一步处理:极片压实致密化后,对极片做裁切或分割;在将三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快速的将原料涂覆在铜铝表面,随后使极片的制作过程连续的进行,提升极片的制作效率,使设备处于连续的运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由于锂电池的需求量的大量提升,对锂电池的制作工艺要求也随之提高,锂电池的制作通常要经过混合、涂布、辊压、分切四个步骤,压辊作业过程中,由于需要有高压实密度和压缩率,因此,碾压过程中粉尘和材料颗粒极易粘结在碾压机的上、下压辊上,从而导致加工产品产生印痕甚至破损等不良现象,粉尘因此容易沾染在辊上,使轧辊表面产生凸起,影响对极片的辊压效果,增加的电池制作中的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包括:a、初步制备极片:将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搅拌后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b、对极片初步处理:采用极片辊压机对极片做压实处理,两面涂敷颗粒涂层的极片被送入两辊的间隙中,在轧辊线载荷作用下涂层被压实;c、对极片的进一步处理:极片压实致密化后,对极片做裁切或分割。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极片辊压机包括设备箱、设于设备箱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设备箱顶部的第一轧辊及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轧辊,所述第二轧辊与所述第一轧辊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轧辊可做升降运动,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包裹有粘毛布,所述第二转辊与所述第二轧辊表面相接触;当极片放置在第一轧辊上时,根据加工的需求调整第二轧辊的高度,使第二轧辊往下运动与极片顶面相接触,在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转动使极片从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经过,对极片做进行挤压;第二轧辊转动到顶面时,第二轧辊与第二转辊上的粘毛布相接触,除去第二轧辊表面的粉尘,对第二轧辊进行清理。在将三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快速的将原料涂覆在铜铝表面,随后使极片的制作过程连续的进行,提升极片的制作效率,使设备处于连续的运作状态;轧辊对极片做碾压处理时,第二转辊转动到底部时对极片做压实处理,第二转辊转动到顶部时与第二转辊上的粘毛布相接触,将第二转辊上的粉尘吸附,对第二轧辊起到清理作用;采用粘毛布的方法对第二轧辊进行清理,避免对第二轧辊避免造成损伤,同时无需特地将设备停机,在第二轧辊工作的同时即对第二轧辊表面进行清理,便于对第二轧辊进去清理,降低对第二轧辊清理时出现的安全隐患,避免第二轧辊上附着有过多的粉尘对极片的压实处理造成影响。所述步骤a中的粉状材料通过振动筛把凝结的小颗粒打散后再烘烤;液体材料通过管路经过分子筛吸收其水分子,随后将所需的材料按比例加入到搅拌机中混合预设时间;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各种材料经过搅拌处理后混合更加均匀,提升电池原料质量,以便得到质量较好的电池。所述步骤a中混合后的干粉需加入到配制好的粘结剂中,通过控制机器的转速及抽真空的工艺完成制浆过程;通过对控制机器转速的控制和抽真空相互配节,使干粉与粘结剂更好的混合在一起,提升干粉和粘结剂的混合效果,提升成品电池质量。所述步骤a中极片安放在放卷装置上,经过放卷装置上的夹送辊牵引,调整放卷张力后进入涂布头,极片浆料按涂布系统的设定程序进行涂布;在涂布头的作用下,可均匀的将浆料涂抹在极片上,使极片表面上的浆料分布更为均匀,保证极片质量;通过设定的程序自动的将浆料涂抹在极片上,实现极片的自动化涂布,使每个极片上的浆料涂抹均一致,提升极片批量生产的规格性。所述步骤a中的涂布后的湿极片进入烘箱用热风进行干燥;在热风的作用下,对湿极片做烘干处理,使湿极片在进入到烘干箱内后快速干燥,从而使极片在运输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各项处理,提升极片制造效率。所述步骤b中的极片辊压机上的连接块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刷毛,所述空腔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安装块为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辊转动的驱动电机;当第二转辊与第二轧辊表面相接触时,粘毛布与第二轧辊表面相接触,电磁铁通电将第一安装块吸入到空腔内部,第二转辊随着第二轧辊转动,将第二轧辊表面上的粉尘刮除,在粘毛布上的粉尘积累到预设值后,第一转辊带动连接块转动,使第二转辊转冬至与驱动电机相配合,驱动电机驱动第二转辊转动,电磁铁端点使第一安装块往空腔外侧运动,刷毛与第二转辊表面相接触,使第二转辊在转动时其表面与刷毛相接触,将粘毛布表面的粉尘挂落至空腔内;在电磁铁的作用下,使第二转辊在与第二轧辊相接触时刷毛不与第二轧辊接触,避免刷毛对第二转辊的转动造成影响,使第二转辊上的各处粘毛布均能被使用;在第二转辊转动至第二轧辊上方后,在电磁铁的作用下使刷毛与粘毛布相接触,第二转辊转动时在刷毛作用下将粘毛布上的灰尘刮下,刮落的灰尘掉落至空腔内,通过空腔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对第二转辊上的粘毛布做自清理,延长粘毛布的使用寿命,使多个第二转辊可以交替使用,起到对第二转辊清洁的目的。所述步骤b中的极片辊压机上的连接块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侧壁上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配合的活动槽,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在对第二转辊安装时,转动一侧的固定板,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板做定位,将第二转辊套在固定块上,对第二转辊的一端先进行固定,随后转动另一侧的固定板,使另一侧的固定块转动至与第二转辊接触,使另一侧的固定板上的固定块插入在第二转辊的另一端,对第二转辊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完成第二转辊的安装;在固定板与固定组件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二转辊起固定作用,便于将第二转辊安装在第一转辊上,实现第二转辊的可拆卸连接;当粘毛布上沾有较多灰尘无法清理时,可方便的将第二转辊从连接块上拆下,对粘毛布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对第二轧辊的清理效果,提升对极片的压实效果;在限位环与活动槽的相互配合下,使固定块可转动的设于固定板上,避免固定块对第二转辊的转动造成影响;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板起固定作用,提升固定块与第二转辊的配合效果,使第二转辊稳定的连接于连接块上,保证粘毛布对第二轧辊的清理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将三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快速的将原料涂覆在铜铝表面,随后使极片的制作过程连续的进行,提升极片的制作效率,使设备处于连续的运作状态;轧辊对极片做碾压处理时,第二转辊转动到底部时对极片做压实处理,第二转辊转动到顶部时与第二转辊上的粘毛布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a、初步制备极片:将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搅拌后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nb、对极片初步处理:采用极片辊压机对极片做压实处理,两面涂敷颗粒涂层的极片被送入两辊的间隙中,在轧辊线载荷作用下涂层被压实;/nc、对极片的进一步处理:极片压实致密化后,对极片做裁切或分割;/n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极片辊压机包括设备箱(1)、设于设备箱(1)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设备箱(1)顶部的第一轧辊(6)及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轧辊(2),所述第二轧辊(2)与所述第一轧辊(6)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轧辊(2)可做升降运动,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第一转辊(4),所述第一转辊(4)上设有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一端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5),所述第二转辊(5)上包裹有粘毛布,所述第二转辊(5)与所述第二轧辊(2)表面相接触;当极片放置在第一轧辊(6)上时,根据加工的需求调整第二轧辊(2)的高度,使第二轧辊(2)往下运动与极片顶面相接触,第一轧辊(6)和第二轧辊(2)转动使极片从第一轧辊(6)和第二轧辊(2)之间经过,对极片做进行挤压;第二轧辊(2)转动到顶面时,第二轧辊(2)与第二转辊(5)上的粘毛布相接触,除去第二轧辊(2)表面的粉尘,对第二轧辊(2)进行清理;所述步骤b中的极片辊压机上的连接块(41)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47),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块(46),所述第一安装块(4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47)相配合的第一滑块(461),所述第一安装块(46)上设有刷毛,所述空腔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安装块(46)为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辊(5)转动的驱动电机;当第二转辊(5)与第二轧辊(2)表面相接触时,粘毛布与第二轧辊(2)表面相接触,电磁铁通电将第一安装块(46)吸入到空腔内部,第二转辊(5)随着第二轧辊(2)转动,将第二轧辊(2)表面上的粉尘刮除,在粘毛布上的粉尘积累到预设值后,第一转辊(4)带动连接块(41)转动,使第二转辊(5)转动至与驱动电机相配合,驱动电机驱动第二转辊(5)转动,电磁铁断电使第一安装块(46)往空腔外侧运动,刷毛与第二转辊(5)表面相接触,使第二转辊(5)在转动时其表面与刷毛相接触,将粘毛布表面的粉尘挂落至空腔内;所述步骤a中的粉状材料通过振动筛把凝结的小颗粒打散后再烘烤;液体材料通过管路经过分子筛吸收其水分子,随后将所需的材料按比例加入到搅拌机中混合预设时间;所述步骤a中极片安放在放卷装置上,经过放卷装置上的夹送辊牵引,调整放卷张力后进入涂布头,极片浆料按涂布系统的设定程序进行涂布;所述步骤b中的极片辊压机上的连接块(41)上设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41)上,所述固定板(42)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固定块(451),所述固定块(451)侧壁上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配合的活动槽,所述连接块(4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42)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在对第二转辊(5)安装时,转动一侧的固定板(42),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板(42)做定位,将第二转辊(5)套在固定块上,对第二转辊(5)的一端先进行固定,随后转动另一侧的固定板(42),使另一侧的固定块转动至与第二转辊(5)接触,使另一侧的固定板(42)上的固定块插入在第二转辊(5)的另一端,对第二转辊(5)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完成第二转辊(5)的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制造的极片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初步制备极片:将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搅拌后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
b、对极片初步处理:采用极片辊压机对极片做压实处理,两面涂敷颗粒涂层的极片被送入两辊的间隙中,在轧辊线载荷作用下涂层被压实;
c、对极片的进一步处理:极片压实致密化后,对极片做裁切或分割;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极片辊压机包括设备箱(1)、设于设备箱(1)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设备箱(1)顶部的第一轧辊(6)及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轧辊(2),所述第二轧辊(2)与所述第一轧辊(6)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轧辊(2)可做升降运动,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第一转辊(4),所述第一转辊(4)上设有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一端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5),所述第二转辊(5)上包裹有粘毛布,所述第二转辊(5)与所述第二轧辊(2)表面相接触;当极片放置在第一轧辊(6)上时,根据加工的需求调整第二轧辊(2)的高度,使第二轧辊(2)往下运动与极片顶面相接触,第一轧辊(6)和第二轧辊(2)转动使极片从第一轧辊(6)和第二轧辊(2)之间经过,对极片做进行挤压;第二轧辊(2)转动到顶面时,第二轧辊(2)与第二转辊(5)上的粘毛布相接触,除去第二轧辊(2)表面的粉尘,对第二轧辊(2)进行清理;所述步骤b中的极片辊压机上的连接块(41)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47),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块(46),所述第一安装块(4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47)相配合的第一滑块(461),所述第一安装块(46)上设有刷毛,所述空腔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安装块(46)为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辊(5)转动的驱动电机;当第二转辊(5)与第二轧辊(2)表面相接触时,粘毛布与第二轧辊(2)表面相接触,电磁铁通电将第一安装块(46)吸入到空腔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车华
申请(专利权)人:钱车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