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显示器件的发光层包括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这二者组成具有TADF机制的激基复合物,作为发光层主体材料可以提高发光器件的量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发光层通常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目前主要采用荧光类客体材料搭配单一主体材料,随着对发光效率和寿命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材料以不能再满足需求,亟待开发新的发光层材料。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专利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阳极和位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至少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含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中,环A、环B、环C、环D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成环碳原子数为6-30的芳环或成环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环;R1、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其中,X选自O、S、N(H1)、C(H2H3)、Si(H4H5)、Ge(H6H7);其中,H1~H7分别独立地选自总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或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n1、n2分别表示R1、R2的个数,n1、n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0或1;R3选自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4、R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总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n4、n5分别表示R4、R5的个数,n4、n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0、1或2;L1、L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总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亚杂芳基、总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烷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亚杂芳烷基;Y选自O、S、Si;X1-X10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C(H)或N。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申请上述材料用作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供体化合物,作为电子给体,其具有刚性大体积共轭平面化的取代基,有利于电子的离域。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受体化合物,作为电子受体,具有强吸电子基团,分子构型呈链状或者是棒状分子。当化学式1和2所示的供体化合物和配体化合物相互掺杂时,电子空穴对的距离在之间,该距离使得供体与受体相互关联的程度减小,三重态和单重态之间的能极差△Est降低至0.3ev以下,从而使该主体材料具有TADF性质。以具有TADF机制的激基复合物作为发光层主体材料可以提高发光层的激子利用率,进而可以提高发光器件的量子效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制备实施例1主体材料的分子模拟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制备实施例2主体材料的分子模拟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制备对比例主体材料的分子模拟示意图。图中:1、阳极;2、空穴注入层;3、第一空穴传输层;4、第二空穴传输层;5、发光层;6、电子传输层;7、电子注入层;8、阴极。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阴极、阳极和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有机层至少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发光层包含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中,环A、环B、环C、环D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成环碳原子数为6-30的芳环或成环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环;R1、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其中,X选自O、S、N(H1)、C(H2H3)、Si(H4H5)、Ge(H6H7);其中,H1~H7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n1、n2分别表示R1、R2的个数,n1、n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0或1;R3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4、R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n4、n5分别表示R4、R5的个数,n4、n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0、1或2;L1、L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4-20的亚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烷基、碳原子数为4-20的亚杂芳烷基;Y选自O、S、Si;X1-X10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C(H)或N。本申请上述材料用作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供体化合物,作为电子给体,其具有刚性大体积共轭平面化的取代基,有利于电子的离域。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受体化合物,作为电子受体,具有强吸电子基团,分子构型呈链状或者是棒状分子。当化学式1和2所示的供体化合物和配体化合物相互掺杂时,电子空穴对的距离(该距离可以被定义为供体化合物HOMO单元与受体化合物LUMO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该距离使得供体与受体相互关联的程度减小,三重态和单重态之间的能极差△Est降低至0.3ev以下,从而使该主体材料具有TADF性质。在此基础上,本申请以具有TADF机制的激基复合物作为主体材料可以提高发光层的激子利用率,进而可以提高发光器件的量子效率。下面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详细说明:TADF(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机制,即热活化延迟荧光机制,是指利用具有较小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ΔEST)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其三重态激子在吸收环境热能下可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这一过程转化为单重态激子。从一个供体分子HOMO能级移除一个电子到另一个受体分子的LUMO上,并形成相互关联的电子空穴对,也就是激子,其中电子受体可以是邻近的分子也可以是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阳极和位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至少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含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阳极和位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至少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含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环A、环B、环C、环D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成环碳原子数为6-30的芳环或成环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环;
R1、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其中,X选自O、S、N(H1)、C(H2H3)、Si(H4H5)、Ge(H6H7);其中,H1~H7分别独立地选自总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或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n1、n2分别表示R1、R2的个数,n1、n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0或1;
R3选自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
R4、R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总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总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n4、n5分别表示R4、R5的个数,n4、n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0、1或2;
L1、L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总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亚杂芳基、总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烷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亚杂芳烷基;
Y选自O、S、Si;
X1-X10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C(H)或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华,张晓晋,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