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箱连接结构,包括沉箱底板、位于沉箱底板四周的承力构件,以及与承力构件相连的楼板,所述沉箱底板连接于承力构件的下部,所述楼板连接于所述承力构件的上部,所述沉箱底板和楼板位于承力构件的不同侧;所述沉箱底板包括沉箱预制层和浇筑于沉箱预制层上的沉箱现浇层,所述承力构件为现浇梁,所述沉箱现浇层与承力构件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由此,形成预制+现浇的叠合式沉箱结构,整体性优于全预制沉箱,保证了防水及整体结构安全。并且,沉箱预制层可以采用通用楼板模具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施工时,沉箱预制层可作为沉箱现浇层支模的下模板,现场吊装落位和模板支护简单方便,现场施工难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箱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沉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全浇筑沉箱由于存在钢筋绑扎繁杂,支模困难,施工难度大等问题,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兴起,目前全浇筑沉箱已逐渐被全预制沉箱代替。如图1所示,传统全预制沉箱1-1一般由沉箱底板和设于底板四周的反坎组成,带反坎的沉箱在工厂直接预制成一个整体。安装时,由于预制沉箱的面筋1-2需穿过承力构件1-3后伸至预制楼板1-4上方的现浇层中,因此需等四周的预制楼板1-4全部吊装完成后再进行预制沉箱安装,预制楼板1-4与预制沉箱1-1之间预留承力构件1-3的浇筑空间。这种预制沉箱存在模具设计复杂、工厂生产困难和生产成本较高、构件运输困难、现场吊装落位和承力构件模板施工操作难度大,伸入楼板钢筋绑扎操作困难、施工完成后整体性差等问题。并且,由于沉箱四周设100mm宽的反坎,导致污水立管位置需往室内空间偏移,从而浴盆、其它器具安装受限,厕所使用空间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生产和施工便捷、整体性好的沉箱连接结构、且可解决由于设计过程中全预制沉箱导致厕所空间减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沉箱连接结构,包括沉箱底板、位于沉箱底板四周的承力构件,以及与承力构件相连的楼板,所述沉箱底板连接于承力构件的下部,所述楼板连接于所述承力构件的上部,所述沉箱底板和楼板位于承力构件的不同侧;所述沉箱底板包括沉箱预制层和浇筑于沉箱预制层顶面的沉箱现浇层,所述承力构件为现浇梁,所述沉箱现浇层与承力构件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由此,形成预制+现浇的叠合式沉箱结构,整体性优于全预制沉箱,保证了防水及整体结构安全。并且,沉箱预制层可以采用通用楼板模具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解决了全预制沉箱模具制作和构件生产困难、构件成本较高的问题。施工时,沉箱预制层可作为沉箱现浇层支模的下模板,现场吊装落位和模板支护简单方便,现场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并且,该叠合沉箱不会因为预制沉箱生产要求而影响建筑使用空间。优选的,承力构件为承力梁或承力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提高沉箱预制层和承力构件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所述沉箱预制层的侧面设有相对侧面向外延伸的沉箱底筋,所述沉箱底筋伸入相应的承力构件中。为提高沉箱现浇层和承力构件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所述沉箱现浇层的侧面设有伸入相应承力构件中的沉箱面筋。优选的,沉箱面筋的末端向上折弯形成L型折弯钢筋。为避免现场开孔且耽误施工进度,所述沉箱预制层的底部预埋有线盒。线盒可用于下一层卫生间的灯具安装。为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所述楼板包括楼板预制层和浇筑于楼板预制层顶面的楼板现浇层,所述沉箱现浇层、承力构件和楼板现浇层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为提高楼板预制层和承力构件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所述楼板预制层朝向相应承力构件的侧面设有伸入所述承力构件中的楼板底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将预制沉箱与叠合楼板的做法统一,在设计上优化了生产方法,节约了模具制作和工厂生产的成本,减少了构件运输成本,解决了模具设计复杂、模具制作和生产成本较高以及构件运输方面问题。2、本技术现场吊装落位和模板支护简单方便,降低了现场施工操作困难,加快了吊装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成本和加快了工程进度。3、本技术也解决了由于设计过程中全预制沉箱导致厕所空间减少的问题发生,此种装配式沉箱预制方法设计适应范围不受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全预制沉箱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沉箱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沉箱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例说明:1、沉箱底板;11、沉箱预制层;12、沉箱现浇层;13、沉箱底筋;14、沉箱面筋;2、承力构件;3、楼板;31、楼板预制层;32、楼板现浇层;33、楼板底筋;4、现浇墙柱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沉箱连接结构,包括沉箱底板1、位于沉箱底板1四周的四根承力构件2,以及与四根承力构件2一一对应的四块楼板3。相邻两根承力构件2相交处的下端设有现浇墙柱4。沉箱底板1与各承力构件2的下部相邻,楼板3连接于相应承力构件2的上部,沉箱底板1和楼板3位于承力构件2的不同侧。本实施例中,承力构件2为承力梁。此外,沉箱底板1四周的承力构件2也可以是承力墙。如图3所示,沉箱底板1包括沉箱预制层11和浇筑于沉箱预制层11顶面的沉箱现浇层12,沉箱预制层11的侧面设有相对侧面向外延伸的沉箱底筋13,沉箱底筋13伸入相应的承力构件2中;沉箱现浇层12的侧面设有伸入相应承力构件2中的沉箱面筋14。楼板3包括楼板预制层31和浇筑于楼板预制层31顶面的楼板现浇层32,楼板预制层31朝向相应承力构件2的侧面设有伸入承力构件2中的楼板底筋33;承力构件2为现浇梁,沉箱现浇层12、承力构件2和楼板现浇层32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中,沉箱预制层11、沉箱现浇层12和楼板预制层31中均预埋有钢筋网,该钢筋网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错构成,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沉箱底筋13、沉箱面筋14或楼板底筋33。其中,沉箱面筋14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钢筋。上述的沉箱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沉箱预制层11和楼板预制层31分别吊装至相应的安装位置;S2:支设沉箱现浇层模、承力构件模、楼板现浇层模和现浇墙柱模;沉箱底筋13、沉箱面筋14和楼板底筋33均伸入承力构件模中;S3:往沉箱现浇层模、承力构件模和楼板现浇层模中浇筑混凝土,从而将沉箱底板1、承力构件2和楼板3连成整体。本技术将沉箱外围侧边取消,在现场支模浇筑沉箱承力构件(或现浇墙柱中),解决了预制沉箱模具制作和构件生产困难、构件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将沉箱做法与叠合楼板做法统一,工厂生产简单单一,在现场吊装时将沉箱处的楼板进行降板处理(即沉箱预制层低于楼板预制层),钢筋直接锚入现浇梁(或现浇墙柱中),沉箱底板面筋按照传统建筑面筋配置施工,现场吊装落位和模板支护简单方便,也解决了由于设计过程中全预制沉箱导致厕所空间减少的问题发生,此种装配式沉箱预制方法设计适应范围不受限制。本技术按照叠合楼板施工方法施工,先吊装沉箱和叠合楼板,沉箱和叠合楼板无吊装先后顺序,再现浇上部现浇层混凝土,使叠合楼板与整个结构构件连成整体,保证防水及结构安全;而全预制沉箱(带反坎的沉箱)在工厂直接预制成一个整体,不仅工厂生产模具成本高,而且现场施工完成后整体性没有本技术的叠合沉箱好。叠合沉箱生产方式跟叠合楼板一样,可以通用楼板模具,生产效率高,叠合沉箱不会因为预制沉箱生产要求而影响建筑使用空间,导致排水、给水立管需向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箱连接结构,包括沉箱底板(1)、位于沉箱底板(1)四周的承力构件(2),以及与承力构件(2)相连的楼板(3),所述沉箱底板(1)连接于承力构件(2)的下部,所述楼板(3)连接于所述承力构件(2)的上部,所述沉箱底板(1)和楼板(3)位于承力构件(2)的不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底板(1)包括沉箱预制层(11)和浇筑于沉箱预制层(11)上的沉箱现浇层(12),所述承力构件(2)为现浇梁,所述沉箱现浇层(12)与承力构件(2)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箱连接结构,包括沉箱底板(1)、位于沉箱底板(1)四周的承力构件(2),以及与承力构件(2)相连的楼板(3),所述沉箱底板(1)连接于承力构件(2)的下部,所述楼板(3)连接于所述承力构件(2)的上部,所述沉箱底板(1)和楼板(3)位于承力构件(2)的不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底板(1)包括沉箱预制层(11)和浇筑于沉箱预制层(11)上的沉箱现浇层(12),所述承力构件(2)为现浇梁,所述沉箱现浇层(12)与承力构件(2)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预制层(11)的侧面设有相对侧面向外延伸的沉箱底筋(13),所述沉箱底筋(13)伸入相应的承力构件(2)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欧阳信,罗权国,李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