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胶膜、背板、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胶膜、背板、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其正面没有主栅线,正极和负极均设置在电池的背面,减少了遮光,有效增加了电池的短路电路,使得组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且更加美观,进而应用前景广泛。目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导电互连过程中,主要使用导电背板连接电池正负极,或使用焊带连接电池正负极。由于使用焊带连接成本较低,因此应用广泛。上述通过焊带连接形成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过程中,组件中容易存在气泡,容易降低组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胶膜、背板、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旨在解决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可靠性差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胶膜,应用于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所述导电胶膜包括:胶膜以及镶嵌在所述胶膜一侧的若干焊带;在所述胶膜上设置所述焊带的一侧,相邻所述焊带之间设置有聚合物凸起。上述导电胶膜导电互联电池正负极的过程中,焊带与电池片的电极正对,上述聚合物凸起正好填充在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从而聚合物凸起正好挤压排除了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的空气,相当于在层压前聚合物凸起基本已经挤压排除了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的空气,使得层压得到的背接触太阳组件中基本无气泡,提升了组件的可靠性。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焊带突出所述胶膜的高度。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条状凸起或点状凸起;r>在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条状凸起的情况下,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宽度为3-10mm;在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点状凸起的情况下,所述聚合物凸起的直径为1-5mm。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凸起为连续延伸的条状凸起或者断续延伸的条状凸起。可选的,在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点状凸起的情况下,在平行于所述焊带延伸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聚合物凸起之间的间距为2-6mm。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凸起与所述胶膜一体成型,或,所述聚合物凸起粘接或热压贴合在所述胶膜上。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凸起选自所述胶膜的边角料,所述边角料粘接或热压贴合在所述胶膜上。可选的,所述胶膜远离所述焊带的一侧设置有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50-300um。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凸起选自: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硅胶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板,应用于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基体以及在所述背板基体的向光面间隔设置的若干条凸起单元;所述凸起单元由一条凸起或若干间隔排布的凸起构成。上述背板中,背板基体向光面的凸起挤压后封装胶膜,将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变形压入相邻焊带之间的空隙内,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正好填充在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正好挤压排除了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的空气,相当于在层压前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基本已经挤压排除了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的空气,使得层压得到的背接触太阳组件中基本无气泡,提升了组件的可靠性。可选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为20-200um。可选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为条状凸起或点状凸起;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为条状凸起的情况下,所述凸起的宽度为3-10mm;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为点状凸起的情况下,所述凸起的直径为1-5mm。可选的,在所述凸起为点状凸起的情况下,在同一凸起单元内,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的间距为2-6mm。可选的,所述背板基体的材质为玻璃。可选的,所述凸起与所述背板基体一体成型;或,在所述背板基体为玻璃背板基体的情况下,所述凸起印刷烧结在所述玻璃背板基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前封装材料、电池片、后封装胶膜、背板;所述后封装胶膜的向光面镶嵌设置有若干焊带;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基体以及在所述背板基体的向光面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焊带交替间隔分布。上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背板向光面的凸起挤压后封装胶膜,将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变形压入相邻焊带之间的空隙内,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正好填充在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正好挤压排除了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的空气,相当于在层压前凸起处的后封装胶膜已经基本挤压排除了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的空气,使得层压得到的背接触太阳组件中基本无气泡,提升了组件的可靠性。可选的,在所述后封装胶膜的向光面上,相邻所述焊带之间设置有聚合物凸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导电胶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导电胶膜与电池片的导电互连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导电胶膜的截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导电胶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一种层压前的各层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编号说明:1、2-焊带,11-封装胶膜或后封装胶膜,12-聚合物凸起,13-离型层,3-电池片,4-盖板,5-前封装材料,7-背板,71-背板基体,7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组件中容易存在气泡容易降低组件的可靠性的原因在于:焊带镶嵌在胶膜上,在层压时将电池片的正负极与焊带对齐,实现焊带与电池片的电极精确对位;由于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的电极数量通常较多,故而需要的焊带也较多,镶嵌于胶膜上的焊带容易将胶膜整体托起,使得相邻焊带之间存在空气存留,也就是电池片的电极之间的区域内存在空气存留,在层压过程中上述空气难以完全排除,在组件中形成气泡。上述气泡使得胶膜和电池片的粘接力较小,进而降低组件的可靠性。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导电胶膜的结构示意图。该导电胶膜应用于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导电胶膜包括:胶膜11以及镶嵌于胶膜11一侧的若干焊带,导电胶膜包括的焊带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焊带1和焊带2为相邻的两个焊带。在胶膜11上设置焊带2的一侧,相邻焊带之间设置有聚合物凸起12。如图1中,两个相邻的焊带1和焊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所述导电胶膜包括:胶膜以及镶嵌在所述胶膜一侧的若干焊带;在所述胶膜上设置所述焊带的一侧,相邻所述焊带之间设置有聚合物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所述导电胶膜包括:胶膜以及镶嵌在所述胶膜一侧的若干焊带;在所述胶膜上设置所述焊带的一侧,相邻所述焊带之间设置有聚合物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焊带突出所述胶膜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条状凸起或点状凸起;
在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条状凸起的情况下,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宽度为3-10mm;
在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点状凸起的情况下,所述聚合物凸起的直径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凸起为连续延伸的条状凸起或者断续延伸的条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物凸起的形状为点状凸起的情况下,在平行于所述焊带延伸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聚合物凸起之间的间距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凸起与所述胶膜一体成型,或,所述聚合物凸起粘接或热压贴合在所述胶膜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凸起选自所述胶膜的边角料,所述边角料粘接或热压贴合在所述胶膜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远离所述焊带的一侧设置有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50-3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陈军,李华,刘继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