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8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信号线;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所述导电层包括阳极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信号线连接;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导电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内;阴极,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内以及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阴极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能够提高亮度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按出光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底发射和顶发射两种结构。底发射结构的光从阳极透射出去,因阵列基板侧的布线密集度较高,透光率较低,因此底发射结构常用于大尺寸低像素密度的产品。顶发射结构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从阴极透射出去。然而,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尺寸的增大,以及阴极材料本身的阻抗较大,会导致输入远端的阴极电压下降较明显,从而使得面内的阴极电压的均一性降低,进而造成亮度不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能够提高亮度的均一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半导体层,设于所述基底上;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栅极;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底;/n半导体层,设于所述基底上;/n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栅极;/n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信号线;/n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所述导电层包括阳极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信号线连接;/n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导电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n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内;/n阴极,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内、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阴极与所述连接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半导体层,设于所述基底上;
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栅极;
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信号线;
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所述导电层包括阳极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信号线连接;
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导电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内;
阴极,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内、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阴极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功能层,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第二功能层,设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所述第二功能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功能层和所述第一功能层,所述阴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导电层之间,所述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信号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式强明星曹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