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2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位置对应的划线箱,所述划线箱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缩的滚轮,所述划线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摇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划线箱的背面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划线箱的正面设置有转盘,所述旋转手柄与转盘之间通过转杆连接,所述两个转盘之间设置有划线尺,所述划线尺上设置有用于划线的透空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性的在划线箱的下面设置了可收缩的滚轮,使得滚轮不影响工作人员的划线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设备,具体是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划线主要划设于道路表面,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冻,遭受车辆的冲击磨耗,因此对其性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干燥时间短,操作简单,以减少交通干扰;其次要求反射性能强,色彩鲜明,反光度强,使白天、夜晚都有良好的能见度;第三,应具有抗滑性和耐磨性,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它是一种安全标记,也是在公路交通中的一“语言”,道路的划线主要有黄白线两类。公开号为CN20824406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体育教学用划线装置,通过拉杆调节手把横杆的高度,然后两个人分别拉着手把横杆向反方向运动,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然后拔下限位块,将滑动杆下压到最低位置将划线尺压住贴紧底面,然后用白灰给划线尺中间的透空槽填充白灰进行划线,或者沿着划线尺一边用胶布油漆进行布线,在划线完毕后转动旋转手柄对划线尺进行收缩,收缩完毕后将转动销装回原来的位置,并将旋转螺母锁紧,最终完成划线工作,然而该装置在运动到合适位置后,由于滚轮未被收回或锁死,使得工作人员给透空槽工作时,第一划线体或第二划线体可能发生移动,进而妨碍了划线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位置对应的划线箱,所述划线箱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缩的滚轮,所述划线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摇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划线箱的背面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划线箱的正面设置有转盘,所述旋转手柄与转盘之间通过转杆连接,所述两个转盘之间设置有划线尺,所述划线尺上设置有用于划线的透空槽;其中:所述划线箱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处固定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所述第一伞状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状齿轮且第一伞状齿轮与第二伞状齿轮垂直啮合安装,所述第二伞状齿轮的中心处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容纳腔并设置有摇杆,所述第一伞状齿轮的下方设置有可沿丝杠进行直线运动的丝母座,所述丝母座的两侧皆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有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划线箱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拉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至少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皆向下延伸出支杆,所述旋转手柄的两侧皆设置有滑腔,所述支杆的一端贯穿至滑腔内部并设置有挡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杆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半圆形凸块,所述半圆形凸块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半圆形凸块为配合结构的固定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腔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创新性的在划线箱的下面设置了可收缩的滚轮,当划线箱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摇杆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使垂直啮合的第一伞状齿轮以及第二伞状齿轮运转,接着带动丝杠旋转,使得丝母座沿丝杠移动,继而使滚轮收缩会划线箱中,使得滚轮不影响工作人员的划线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划线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容纳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划线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位置对应的划线箱10,所述划线箱10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缩的滚轮20,所述划线箱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杆31,所述螺杆31的一端设置有手摇轮32,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33,所述划线箱10的背面设置有旋转手柄40,所述划线箱10的正面设置有转盘41,所述旋转手柄40与转盘41之间通过转杆42连接,所述两个转盘41之间设置有划线尺43,所述划线尺43上设置有用于划线的透空槽44;其中:所述划线箱1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50,所述容纳腔50的中心处固定有丝杠51,所述丝杠51上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52,所述第一伞状齿轮5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状齿轮53且第一伞状齿轮52与第二伞状齿轮53垂直啮合安装,所述第二伞状齿轮53的中心处穿设有传动轴54,所述传动轴54的一端穿过容纳腔50并设置有摇杆55,所述第一伞状齿轮52的下方设置有可沿丝杠51进行直线运动的丝母座56,所述丝母座56的两侧皆铰接有第一连杆57,所述第一连杆5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58,所述第二连杆58的一端铰接在容纳腔5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58的一端固定有滚轮20。为了方便移动划线箱10,所述划线箱10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拉杆60。所述拉杆60至少包括横杆61,所述横杆61的两端皆向下延伸出支杆62,所述旋转手柄40的两侧皆设置有滑腔63,所述支杆62的一端贯穿至滑腔63内部并设置有挡板64,所述横杆6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半圆形凸块65,所述半圆形凸块6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66,所述固定块66上开设有与半圆形凸块65为配合结构的固定槽67,从而通过半圆形凸块65以及与半圆形凸块65为配合结构的固定槽67,可以在拉杆60不使用时,将拉杆60收回,从而降低了拉杆60的占用空间,所述滑腔63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滑腔63的固定件68。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所示:首先两个人分别拉着拉杆60向反方向运动,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摇杆55带动传动轴54旋转,进而使垂直啮合的第一伞状齿轮52以及第二伞状齿轮53运转,接着带动丝杠51旋转,使得丝母座56沿丝杠51移动,继而使滚轮20收缩会划线箱10中,使得滚轮20不影响工作人员的划线工作,然后旋转手摇轮32,使螺杆31带动压块33下压到最低位置,当压块33将划线尺43压住并且划线尺43贴紧底面后,沿划线尺43上的透空槽44填充划线涂料进行划线,最终完成划线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造型新型,避免了滚轮影响工作人员划线情况的发生,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高效而精准的进行划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位置对应的划线箱(10),所述划线箱(10)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缩的滚轮(20),所述划线箱(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杆(31),所述螺杆(31)的一端设置有手摇轮(32),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33),所述划线箱(10)的背面设置有旋转手柄(40),所述划线箱(10)的正面设置有转盘(41),所述旋转手柄(40)与转盘(41)之间通过转杆(42)连接,所述两个转盘(41)之间设置有划线尺(43),所述划线尺(43)上设置有用于划线的透空槽(44);其中:/n所述划线箱(1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50),所述容纳腔(50)的中心处固定有丝杠(51),所述丝杠(51)上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52),所述第一伞状齿轮(5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状齿轮(53)且第一伞状齿轮(52)与第二伞状齿轮(53)垂直啮合安装,所述第二伞状齿轮(53)的中心处穿设有传动轴(54),所述传动轴(54)的一端穿过容纳腔(50)并设置有摇杆(55),所述第一伞状齿轮(52)的下方设置有可沿丝杠(51)进行直线运动的丝母座(56),所述丝母座(56)的两侧皆铰接有第一连杆(57),所述第一连杆(5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58),所述第二连杆(58)的一端铰接在容纳腔(5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58)的一端固定有滚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位置对应的划线箱(10),所述划线箱(10)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缩的滚轮(20),所述划线箱(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杆(31),所述螺杆(31)的一端设置有手摇轮(32),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33),所述划线箱(10)的背面设置有旋转手柄(40),所述划线箱(10)的正面设置有转盘(41),所述旋转手柄(40)与转盘(41)之间通过转杆(42)连接,所述两个转盘(41)之间设置有划线尺(43),所述划线尺(43)上设置有用于划线的透空槽(44);其中:
所述划线箱(1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50),所述容纳腔(50)的中心处固定有丝杠(51),所述丝杠(51)上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52),所述第一伞状齿轮(5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状齿轮(53)且第一伞状齿轮(52)与第二伞状齿轮(53)垂直啮合安装,所述第二伞状齿轮(53)的中心处穿设有传动轴(54),所述传动轴(54)的一端穿过容纳腔(50)并设置有摇杆(55),所述第一伞状齿轮(52)的下方设置有可沿丝杠(51)进行直线运动的丝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雅洁刘改青张忠乾陈恒伟魏国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乾坤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