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583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中,显示模组具有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至少一层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mura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面屏的发展,屏下器件如屏下指纹和屏下摄像头等的设计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具有屏下器件的显示屏在显示画面时,通常会出现亮度均匀性差的问题,即mura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以改善mura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具有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至少一层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可选地,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重合,或者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从而可遮挡照射到挖孔区的全部的光,更好地改善了mura现象。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包括开口,所述开口限定出所述挖孔区。设置保护层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开口限定出挖孔区,另一方面可以对屏体(显示面板)起到保护作用。可选地,所述遮光层贴附于所述保护层上和/或所述显示面板上,提供了遮光层的多种可实施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选地,所述遮光层贴附于所述保护层上和/或所述显示面板上。提供了遮光层的多种可实施方式。可选地,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遮光层或减反射膜;优选地,所述黑色遮光层为黑色遮光胶带。黑色遮光层可实现对光的吸收,可有效防止到达遮光层的光通过透射或反射照射到薄膜晶体管。黑色遮光胶带可在后续组装屏下器件时便于撕下遮光层。减反射膜可减少对光的反射率或者增大对光的透射率,可以减少由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方向发来的光在显示面板的位于挖孔区的交界面处的反射。可选地,所述减反射膜为紫外光波段减反射膜;优选地,所述紫外光波段减反射膜为超低防反射纳米光学膜。紫外光波段减反射膜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位于挖孔区的交界面对紫外线的反射,从而有效避免紫外线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改善mura现象。可选地,至少一层黑色遮光层贴附于所述保护层上,且至少一层减反射膜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上。至少一层的黑色遮光层和减反射膜分别贴附于保护层和显示面板上,能起到更优异的效果。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所述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设置至少一层遮光层,其中,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改善了mura现象,提高了产品良率。可选地,制备显示面板包括:制备阵列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制备发光器件;在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涂覆紫外固化胶;将盖板通过所述紫外固化胶与所述发光器件进行贴合;采用紫外线对所述紫外固化胶进行固化;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设置至少一层遮光层,在采用紫外线对所述紫外固化胶进行固化的步骤之前执行;优选地,紫外线的能量为2600兆焦至3500兆焦。降低了紫外线的能量,可进一步降低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提高产品良率。可选地,在采用紫外线对所述紫外固化胶进行固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显示模组进行高温静态修复,其中,高温静态修复的温度低于80摄氏度。高温静态修复,可以分散集中在薄膜晶体管中的光生载流子,进一步降低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优选地,在对所述显示模组进行高温静态修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工艺等待,所述工艺等待的时间管控在大于或等于2小时。在半导体制备工艺中,工艺等待时间影响着产品的良率,因此,通过对工艺等待时间进行适当地管控,可提高产品的良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设置至少一层遮光层,且遮光层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从而减少了由挖孔区透射至显示面板而到达薄膜晶体管的光,和/或经显示面板的位于挖孔区的交界面处反射至薄膜晶体管的光,进而降低了强光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使得薄膜晶体管正常工作,从而使得对应连接的发光器件可以达到或接近预期的发光亮度,改善了mura现象,提高了产品良率。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存在mura现象。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显示模组的制备过程中,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会裸露在强光(如外界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所发的光和屏体/模组贴合工艺中的紫外光等)环境下,而显示面板对应挖孔区的部分半导体膜层(如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沟道层)在强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光生载流子,导致薄膜晶体管的特性发生偏移,从而造成对应连接的发光器件达不到预期的发光亮度,以致发生mura现象。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可应用于具有屏下器件(如屏下指纹和屏下摄像头等)的显示装置,可改善显示装置的mura现象。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具有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A,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面;至少一层遮光层2,位于显示面板1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且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区域B与挖孔区A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了至少一层的遮光层2,该遮光层2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两层、五层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知的,本实施例中以一层遮光层2为例进行具体描述。其中,显示面板1可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发光器件20,阵列基板包括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器件20发光,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10,薄膜晶体管10的源极/漏极与发光器件20电连接。遮光层2用于遮挡到达挖孔区A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n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n至少一层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设置屏下器件的挖孔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
至少一层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重合,或者所述挖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包括开口,所述开口限定出所述挖孔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贴附于所述保护层上和/或所述显示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遮光层或减反射膜;优选地,所述黑色遮光层为黑色遮光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膜为紫外光波段减反射膜;优选地,所述紫外光波段减反射膜为超低防反射纳米光学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所述黑色遮光层贴附于所述保护层上,且至少一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