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75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包括榨油机本体,所述榨油机本体内部安装有榨螺,所述榨油机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与榨油机本体连通设置,所述进料斗的内壁嵌设有螺旋设置的加热丝,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且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加热丝电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向设置的支撑杆,且四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贯穿轴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提取设备技术领域,通过锥齿轮与转轴配合传动,利用榨螺的转动带动翻炒搅拌叶对桃子核仁进行翻炒,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油提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药典》记载桃仁性味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且桃仁具有脂多质润的特点,富含油脂,其含油量约56.7%,且桃仁经过压榨后制作成的植物油是具有一定保健效果的可食用油。现有的榨油方式主要有压榨法、水代法、浸出油,其中压榨法最为实用,在现有技术中,对桃仁进行榨油之前需要对桃子核仁进行翻炒脱水,然后再进入榨油机中进行榨油,这样不但需要配套设置额外的翻炒设备,占用更多的生产空间,而且还会增加额外的输送环节,并在输送桃子核仁的过程中散失热量,使生产能耗变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包括榨油机本体,所述榨油机本体内部安装有榨螺,所述榨油机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与榨油机本体连通设置,所述进料斗的内壁嵌设有螺旋设置的加热丝,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且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加热丝电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向设置的支撑杆,且四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贯穿轴承设置,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连接多组横向设置的搅拌叶,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榨螺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榨油机本体靠近进料斗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且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匹配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贯穿榨油机本体的上端内壁并延伸至进料斗内设置,且转轴的上端侧壁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齿轮匹配的传动齿轮。优选地,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料板,所述转杆贯穿挡料板设置,且转杆与挡料板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进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每组所述搅拌叶均与其相邻的搅拌叶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每组搅拌叶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度相同。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器的型号为ECN-R2MTD-500,且温度控制器的外侧套设有透明防水罩。优选地,所述榨油机本体为螺旋榨油机,且榨油机本体的型号为YZYX90WK。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锥齿轮配合转轴进行传动,利用榨油机的榨螺的转动带动翻炒设备进行转动,不但减少能源消耗,且降低了设备成本,通过多个倾斜设置的搅拌叶可以有效翻炒桃子核仁,使其受热均匀,有效降低桃子核仁的含水量,提升榨油品质;2、通过在榨油机的进料口对桃子核仁进行翻炒,在节约生产空间、减少生产工序的同时,避免热量散失,减少榨油机的能源消耗,更加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的搅拌叶结构示意图。图中:1榨油机本体、2榨螺、3进料斗、4支撑杆、5转杆、6搅拌叶、7从动齿轮、8第一锥齿轮、9转轴、10第二锥齿轮、11传动齿轮、12加热丝、13温度控制器、14挡料板、15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包括榨油机本体1,榨油机本体1为螺旋榨油机(榨油机本体1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且榨油机本体1的型号为YZYX90WK,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较高,动态榨油操作较为便捷,榨油机本体1内部安装有榨螺2,榨油机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且进料斗3与榨油机本体1连通设置,进料斗3的内壁嵌设有螺旋设置的加热丝12,进料斗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3,且温度控制器13通过导线与加热丝12电连接(温度控制器13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温度控制器13的型号为E5CN-R2MTD-500,且温度控制器13的外侧套设有透明防水罩,通过温度控制13对进料斗3内的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桃子核仁焦糊,或温度过低导致干燥效果差,通过设置透明防水罩避免水汽影响温度控制器13内的电子元件,提高温度控制器13的使用寿命,进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向设置的支撑杆4,且四个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承16,轴承16内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5,且转杆5贯穿轴承16设置;进料斗3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料板14,转杆5贯穿挡料板14设置,且转杆5与挡料板14转动连接,挡料板14可以防止桃子核仁落入齿轮内,导致物料的浪费并干涉齿轮运行,同时挡料板14可以辅助固定转杆5,避免转杆5在运行时晃动,转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多组横向设置的搅拌叶6,每组搅拌叶6均与其相邻的搅拌叶6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每组搅拌叶6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度相同,通过倾斜方向相反的搅拌叶6使桃子核仁在进料斗3内翻转效果更好,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受热不均导致桃子核仁的含水量不均,使最终榨出的桃子核仁油品质差,转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7,榨螺2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8,榨油机本体1靠近进料斗3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9,且转轴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8匹配的第二锥齿轮10,转轴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15,且轴承座15与进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9贯穿榨油机本体1的上端内壁并延伸至进料斗3内设置,且转轴9的上端侧壁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齿轮7匹配的传动齿轮11。本技术中,在对桃子核仁进行榨油时,先通过温度控制器13为进料斗3进行预热,然后直接使用输送设备将桃子核仁输送至进料斗3内,并启动榨油机本体1,榨油机本体1在运转时,榨螺2旋转并带动桃子核仁进行旋转和压榨,由于榨螺2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8随着榨螺2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又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7转动,继而使转杆5转动,因为转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以搅拌叶6随着转杆5转动可以达到对进料斗3内的桃子核仁进行搅拌的效果,通过倾斜设置的搅拌叶6桃子核仁在进料斗3内上下翻滚,又由于搅拌叶6均与其相邻的搅拌叶6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每组搅拌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包括榨油机本体(1),所述榨油机本体(1)内部安装有榨螺(2),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机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且进料斗(3)与榨油机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进料斗(3)的内壁嵌设有螺旋设置的加热丝(12),所述进料斗(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3),且温度控制器(13)通过导线与加热丝(12)电连接,所述进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向设置的支撑杆(4),且四个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内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5),且转杆(5)贯穿轴承(16)设置,所述转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多组横向设置的搅拌叶(6),所述转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7),所述榨螺(2)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榨油机本体(1)靠近进料斗(3)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9),且转轴(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8)匹配的第二锥齿轮(10),所述转轴(9)贯穿榨油机本体(1)的上端内壁并延伸至进料斗(3)内设置,且转轴(9)的上端侧壁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齿轮(7)匹配的传动齿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子核仁油提取装置,包括榨油机本体(1),所述榨油机本体(1)内部安装有榨螺(2),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机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且进料斗(3)与榨油机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进料斗(3)的内壁嵌设有螺旋设置的加热丝(12),所述进料斗(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3),且温度控制器(13)通过导线与加热丝(12)电连接,所述进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向设置的支撑杆(4),且四个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内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5),且转杆(5)贯穿轴承(16)设置,所述转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多组横向设置的搅拌叶(6),所述转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7),所述榨螺(2)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榨油机本体(1)靠近进料斗(3)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9),且转轴(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8)匹配的第二锥齿轮(10),所述转轴(9)贯穿榨油机本体(1)的上端内壁并延伸至进料斗(3)内设置,且转轴(9)的上端侧壁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泽斌张颜赟魏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康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