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康明专利>正文

组合式高效回流型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69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组合式高效回流型冷凝器。它主要由组装在箱体内的一组回流型冷凝管及其上、下水箱组成。冷凝管用高硼硅耐高温玻璃制成,蒸汽从进汽口进入一组并联的蛇形管向下流动,汇合到最下端的空心球后,经一组串联的空心球往上流动。被冷凝成的液体在出液口流出。进汽口>出液口。冷却水从下水箱,经球阀流入冷凝管,并在管内的蛇形管与空心球外往上流入上水箱后流出。一只冷凝管配套一只1000l蒸馏锅。冷凝管可单只使用,也可并联或串联使用。上下水箱及箱体用硬聚氯乙烯板焊接制成。(*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供化工、稀土金属湿法冶炼、石油化肥、制药、轻工、纺织、酿造等行业所需的冷凝(却)设备。已有的冷凝(却)设备品种繁多,常用的有搪玻璃片式冷凝器、石墨冷凝器和新近上市的蛇管式多层玻璃冷凝(却)器等。它们均单体工作,即一只冷凝(却)器配一只相应的蒸镏锅,一套独立的管道系统。目前有多个蒸镏锅的工厂、车间,均管道纵横交错,占地面积大,使用、操作、管理、维修不便,投资大等等。此外,搪玻璃片式冷凝器的导热率偏低,还常因遇稍高急变温度而使搪玻璃爆裂,造成报废,它还要求冷却水呈中性,水腔污垢不易清除等不足。石墨冷凝器的耐腐蚀性能虽强,但导热率偏低,冷却效果效差、价格贵、易渗漏、管道易堵塞、清洗困难等等。新近进入市场的蛇管式多层玻璃冷凝器的结构欠佳、冷凝器内只有单层多根蛇形管,直接冷却面积小,介质单向流动,在管中滞留时间短,冷却效果差,采用多层结构后,体积庞大,实用价值不大。长期来,小容量的玻璃冷凝(却)管在实验室中被广泛采用,但大容量、高效率的工业用玻璃冷凝器还未突破。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高效迥流型冷凝器,是一种大容量、冷凝效率高,且有特强耐腐蚀性能的工业用冷凝(却)器。它主要由组装在箱体内的一组平行排列(由1-6只组成的系列产品)的迥流型冷凝管总成(13),冷凝管总成的支承、定位部份和冷却水系统组成。冷凝管总成(13)是本技术的要害部件,它由管体二端是扩口珐兰结构的迥流型冷凝管(35)、橡胶垫片(31)、接头(34)和胶管接头(6)为主体构成。胶管接头(6)由锥管螺纹旋紧在接头(34)上。冷凝管(35)、橡胶垫片(31)、接头(34)由珐兰盘(29)、胶圈(30)、在螺栓(32)、螺母(33)锁紧力的作用下,靠扩口珐兰结构的锥面压紧联接。橡胶垫片(31)起端面密封作用,还与胶圈(30)一起,对玻璃材料制成的冷凝管起保护作用。迥流型冷凝管(35)用高硼硅耐高温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管内的直接冷却管道采用三层结构,外层的三根蛇形管和中层的二根蛇形管并联,内层是八个串联的空心球,球之间用一段直管接通。五根蛇形管的上端分别烧接在与进汽珐兰口(36)相通的直管(37),和与直管相通的八字形支管(38)上。直管和八字形支管的端部封闭,不与外界相通。五根蛇形管的下端均烧结在最下端的那个空心球上,最上端的空心球由管子与出液珐兰口(39)接通,需冷凝(却)的介质(蒸汽、气体、液体等),从进汽珐兰口(36),进入直管(37)和八字形支管(38),并从五根并联的蛇形管中向下流动,在下端的那个空心球中汇合后,从互相串联的空心球内向上流动,被冷凝(却)的介质经出液口(39)流入储槽。进汽珐兰口(36)与出液珐兰口(39)对称分布,进汽珐兰口在前面,出液珐兰口在后面。由于本技术结构巧妙、空间利用得当,使在体积不大的冷凝管中得到尽可能大的直接冷却面积,加上对冷却管道的优化设计,通道截面积采用从进口到出口分段反复缩小→扩大→缩小→……结构,进口面积≥4.5倍出口面积,使蒸汽在冷凝管中的滞留时间大大延长,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使得一个体积不大的冷凝管能配套一只1000L的蒸镏锅,存担其所产生蒸汽的冷凝任务。每只冷凝管总成(13)均可单独使用,独自完成给定的冷凝(却)任务,也可(局部或全部)并联或串联使用,组合起来完成特定的大流量介质的冷凝(却)任务和高冷却梯度的任务,冷凝管(35)上有六个凹坑(40),分二道分布在蛇形管长度的各1/3部位附近,每道三个坑,均分布在管体园周上,对冷凝管道起支承、定位、防震作用。冷却系统的冷却水由本技术所配套的水泵提供,经进水接头(18)进入下水箱(2),由球阀(5)控制,进入需要工作的冷凝管总成(13),在冷凝管(35)内的蛇形管和空心球外,由下向上流动,冷却蛇形管和空心球内的介质后,集中到上水箱(17)内,由上水箱上的一根出水管流出(最好配备冷却塔,经冷却后回收再用)。由于冷却水不接触需冷却的介质,故冷却水不被污染,保持中性,保持洁静。下水箱(2)上装一只放水阀门,供冬天停用期间,气温低于0℃时放水用,以防止冻坏冷凝管和管道。上、下水箱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有迥流型冷凝管总成(13)均垂直、平行排列,支承在箱体的下隔板(9)上,并各由三对前、后支承组件(26)、(25)卡紧。在与下隔板的接触处,与前、后支承组件的接触处,均用泡沫塑料作衬垫,起定位和防震作用。后支承组件(25)焊死在箱体的后板(24)上,前支承组件(26)为插板式结构,插入前中板总成(11)和左右前侧板总成(10)上的定位穴中。只要脱落前支承组件、卸下接管(7)及进汽接头和排液管、冷凝器总成(13)即可在前窗口拆装,极为方便。下水箱(2)支承在底座总成(1)上的三根支承筋上,上水箱(17)支承在箱体上的三根支承筋(15)上,并均由卡匝(19)卡紧。在与支承筋间和卡匝间的接触处,均有泡沫塑料衬垫。箱体是用硬聚氯乙烯板制成的整体焊接件结构,箱体下腔的门(3)是活动推门,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是多个冷凝管总成组装在一个箱体内,有良好的定位、防震装置。箱体是硬聚氯乙烯板焊接成的整体结构,有良好的刚性。冷却水由同一个下水箱提供,同一个上水箱排放,水泵只要一台,进、排水管道均只有一根,大大简化了进、排水系统,也便于冷却水的回收利用。每只冷凝管总成均可单独使用,也可并联或串联使用,能完成各种生产需要的冷凝(却)任务。冷凝管采用迥流型结构,在体积不大的冷凝管内,有最大的直接冷却面积和最长的冷却时间,且用G、G-17耐高温透明玻璃制成,故有其他冷凝(却)器无法比拟的冷却效率,耐腐蚀性能和经济性能,且冷凝管透明,管内介质的工作状态可观察,还不易堵塞、故障少,本技术比目前最常用的搪玻璃冷凝器、石墨冷凝器等的安装面积可缩小1/2左右,管道大幅度减少,便于使用、操作、管理、维修。可大量节水、节电,可减少投资1/3以上。 附图说明图1 组合式高效迥流型冷凝器总装配图图2 迥流型冷凝管总成图1、底座部件2、下水箱3、活动推门4、双头螺纹短接5、球阀6、胶管接头7、接管8、定位加强筋9、下隔板10、左、右前侧板总成11、前中板总成12、中间加强筋13、高效迥流型冷凝管总成14、上隔板15、上水箱支承筋16、泡塑垫17、上水箱18、胶管接头19、卡匝20、泡塑垫21、自攻螺钉22、后固定板23、前固定板24、箱体后板25、后支承组件26、前支承担件27、泡塑垫28、左、右侧板29、珐兰盘30、胶圈31、橡胶垫片32、螺栓33、螺母34、接头35、迥流型冷凝管36、进汽珐兰口37、直管38、支管39、出液珐兰口40、凹坑41、前顶面板下面参照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组(1-6只组成的系列产品)平行排列的迥流型冷凝管总成(13)垂直地安装在箱体内。每只冷凝管总成都由下隔板(9)支承,并有泡沫塑料垫(27)衬垫,还有三对前、后支承组件(26)、(25)卡紧,在与冷凝管总成接触处也有泡沫塑料衬垫。后支承组件(25)焊死在箱体的后板(24)上,前支承组件(26)为插板式结构,插入前中板总成(11)和左、右前侧板总成(10)上的定位穴中。只要脱落前支承组件(26),卸下接管(7)及进汽珐兰口(36)处和出液珐兰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高效迥流型冷凝(却)器,它由组装在箱体内的一组平行排列(垂直[平行]排列)的迥流型冷凝(却)管总成、冷却水单元、冷凝管总成及支承定位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迥流型冷凝管总成是由用耐高温的高硼硅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的冷凝管、冷凝管内二层蛇形管及由多个串联接通的空心球组成;b、冷却水单元主要由上、下水箱组成,下水箱上装一个进水接头和一只放水阀门,上水箱上装一只排水接头,上、下水箱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c、支承定位部分包括固定在箱体后板上的后支承件,插在箱体前中板和前侧板定位穴中的前支承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季康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