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6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包括控制器外壳,所述控制器外壳的一侧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上端安装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外侧安装有拉手,所述按钮的一端安装有斜槽限位板,所述斜槽限位板的上端安装有弹簧,所述斜槽限位板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内侧安装有过滤水管,所述过滤水管的一端安装有出入水口,其中一个所述出入水口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其中另一个所述出入水口的一端安装有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的一端安装有超滤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的防水效果更好,避免因控制器进水而产生损坏,也使得更换滤芯与超滤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滤净水
,具体为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食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净水设备虽然也可对水源进行净化,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了,所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做超滤净水器的设备,超滤净水器又叫做超滤机,超滤机即使用超滤技术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设备。与其它净水设备的区别在于使用有超滤膜。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1-0.001微米的微孔过滤膜。采用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但是,现有的超滤净水器的控制器上没有相对应的结构可使其防水效果更好,避免因控制器进水而产生的损坏,也没有相对应的结构使得更换滤芯与超滤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超滤净水器的控制器上没有相对应的结构可使其防水效果更好,避免因控制器进水而产生的损坏,也没有相对应的结构使得更换滤芯与超滤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包括控制器外壳,所述控制器外壳的一侧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上端安装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外侧安装有拉手,所述按钮的一端安装有斜槽限位板,所述斜槽限位板的上端安装有弹簧,所述斜槽限位板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内侧安装有过滤水管,所述过滤水管的一端安装有出入水口,其中一个所述出入水口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其中另一个所述出入水口的一端安装有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的一端安装有超滤出水口,所述连接盘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凸块,所述过滤罐内侧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内表面与过滤罐的外表面完全贴合,且所述连接盘与过滤罐之间通过卡槽连接。优选的,所述按钮的一端设置有坡度,且所述斜槽限位板内表面设置的坡度与按钮一端设置的坡度完全一致。优选的,挡板的下表面与弹簧的上表面完全贴合,且所述弹簧的下表面与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完全贴合。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外壳的内侧与防水盖的外侧完全贴合,且所述控制器外壳与防水盖之间通过销钉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盘一端安装有过滤水管,且所述过滤水管的一端与出入水口完全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拉手将防水盖打开,通过操作器将装置启动,启动后将防水盖闭合,之后水会从出入水口处进入到其中一个过滤罐内,经过过滤罐内的滤芯进行过滤,之后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液体会从另一个出入水口处经过输水管流入另一个过滤罐内,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完成后水会流进最后一个过滤罐内经过超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完成的水会顺着出水软管从超滤出水口处流出,防水盖安装在控制器外壳上可防止水进入控制器,使其防水效果更好;2、本技术通过当需要对过滤罐内的滤芯及超滤膜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按压控制器外壳上安装的按钮,之后旋转过滤罐即可将其拆下,之后将需要进行更换的滤芯或超滤膜更换上,之后将过滤罐放进连接盘内的凹槽,按压按钮,旋转过滤罐即可将过滤罐安装在连接盘上,重复上述步骤将另外两个过滤罐内的滤芯更换即可,使得装置在对滤芯以及超滤膜的更换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侧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外壳;2、按钮;3、防水盖;4、连接盘;5、过滤罐;6、出入水口;7、输水管;8、出水软管;9、超滤出水口;10、挡板;11、弹簧;12、斜槽限位板;13、固定凸块;14、限位杆;15、过滤水管;16、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包括控制器外壳1,控制器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按钮2,按钮2的上端安装有防水盖3,固定凸块13可有效地将水隔离在控制器的外部,防水盖3的外侧安装有拉手16,按钮2的一端安装有斜槽限位板12,可通过斜槽限位板12来限制过滤罐5的转动,斜槽限位板12的上端安装有弹簧11,斜槽限位板12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盘4,连接盘4的内侧安装有过滤水管15,过滤水管15的一端安装有出入水口6,其中一个出入水口6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7,其中另一个出入水口6的一端安装有出水软管8,出水软管8的一端安装有超滤出水口9,连接盘4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罐5,过滤罐5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凸块13,过滤罐5内侧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14。进一步,连接盘4的内表面与过滤罐5的外表面完全贴合,且连接盘4与过滤罐5之间通过卡槽连接,卡槽连接使得连接盘4与过滤罐5之间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进一步,按钮2的一端设置有坡度,且斜槽限位板12内表面设置的坡度与按钮2一端设置的坡度完全一致,推动按钮2可在按钮2一端设置的坡度的作用下使得斜槽限位板12向上移动。进一步,挡板10的下表面与弹簧11的上表面完全贴合,且弹簧11的下表面与挡板10的上表面完全贴合,推动按钮2可使得斜槽限位板12上移,松动按钮2在弹簧11的作用下可使得按钮2回归原位。进一步,控制器外壳1的内侧与防水盖3的外侧完全贴合,且控制器外壳1与防水盖3之间通过销钉连接,销钉连接使得防水盖3更加便于打开,且防水盖3可有效地将水隔绝,避免了水进入控制器。进一步,连接盘4一端安装有过滤水管15,且过滤水管15的一端与出入水口6完全贴合,当水过滤结束后可通过出入水口6与输水管7流进下一阶段进行过滤。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检查装置各部件有无异常,确认无异常后通过拉手16将防水盖3打开,通过操作器将装置启动,启动后将防水盖3闭合,之后水会从出入水口6处进入到其中一个过滤罐5内,经过过滤罐5内的滤芯进行过滤,之后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液体会从另一个出入水口6处经过输水管7流入另一个过滤罐5内,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完成后水会流进最后一个过滤罐5内经过超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完成的水会顺着出水软管8从超滤出水口9处流出,当需要对过滤罐5内的滤芯及超滤膜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按压控制器外壳1上安装的按钮2,之后旋转过滤罐5即可将其拆下,之后将需要进行更换的滤芯或超滤膜更换上,之后将过滤罐5放进连接盘4内的凹槽,按压按钮2,旋转过滤罐5即可将过滤罐5安装在连接盘4上,重复上述步骤将另外两个过滤罐5内的滤芯更换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包括控制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按钮(2),所述按钮(2)的上端安装有防水盖(3),所述防水盖(3)的外侧安装有拉手(16),所述按钮(2)的一端安装有斜槽限位板(12),所述斜槽限位板(12)的上端安装有弹簧(11),所述斜槽限位板(12)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盘(4),所述连接盘(4)的内侧安装有过滤水管(15),所述过滤水管(15)的一端安装有出入水口(6),其中一个所述出入水口(6)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7),其中另一个所述出入水口(6)的一端安装有出水软管(8),所述出水软管(8)的一端安装有超滤出水口(9),所述连接盘(4)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罐(5),所述过滤罐(5)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凸块(13),所述过滤罐(5)内侧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包括控制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按钮(2),所述按钮(2)的上端安装有防水盖(3),所述防水盖(3)的外侧安装有拉手(16),所述按钮(2)的一端安装有斜槽限位板(12),所述斜槽限位板(12)的上端安装有弹簧(11),所述斜槽限位板(12)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盘(4),所述连接盘(4)的内侧安装有过滤水管(15),所述过滤水管(15)的一端安装有出入水口(6),其中一个所述出入水口(6)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7),其中另一个所述出入水口(6)的一端安装有出水软管(8),所述出水软管(8)的一端安装有超滤出水口(9),所述连接盘(4)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罐(5),所述过滤罐(5)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凸块(13),所述过滤罐(5)内侧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的内表面与过滤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鹏李怀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飞利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