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4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呈罐状的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三通电磁阀以及压力泵;离子交换器上端的侧边设有树脂输送口,离子交换器下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滤水口和树脂排出口,滤水口用于排出水、且阻挡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排出;树脂排出口用于排出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三通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压力泵分别与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和树脂输送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旧树脂的排空及新树脂加装过程费时费力,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换流站是指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为了完成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转换,并达到电力系统对于安全稳定及电能质量的要求而建立的站点。内冷水系统是特高压换流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特高压换流站内冷水系统包括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和调相机定/转子内冷水系统,内冷系统对水质的离子含量及电导率有严格的要求,以换流阀内冷水系统为例,依据标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水运行管理导则》(DL/T1716-2107)的要求,内冷水水质要求电导率不大于0.50μS/cm,铝离子含量不大于2μg/L,这就需要在内冷水系统中配备一套离子交换器用于净化水中的离子,降低水的电导率。离子交换器通常为不锈钢罐体,离子交换器的内部从下到上分别灌注阴离子交换树脂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层,在离子交换器的顶部设有交换器盖子,交换器盖子上设有进水口,在离子交换器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离子交换器的下端的侧边设有树脂排口。当设备正常运行时,树脂排口关闭,系统回水从进水口进入离子交换器,流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层实现离子吸附,纯化以后的水经由出水口再进入到冷却系统中,持续实现对系统中水的净化处理。当离子交换树脂失效时,通常的做法是打开交换器盖子,同时打开树脂排口,使离子交换器中的阴阳树脂从树脂排口排空,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新树脂从离子交换器顶部倒入罐中,先加装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加装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离子交换器通常较高,离子交换器的顶部距离地面约2米,导致整个旧树脂的排空及新树脂加装过程费时费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旧树脂的排空及新树脂加装过程费时费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呈罐状的离子交换器,还包括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三通电磁阀以及压力泵;所述离子交换器上端的侧边设有树脂输送口,所述离子交换器下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滤水口和树脂排出口,所述滤水口用于排出水、且阻挡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排出;所述树脂排出口用于排出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力泵分别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树脂输送口连接,所述压力泵用于将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或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泵入所述离子交换器中。本技术提出的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在旧树脂排空阶段,可向某一树脂罐(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或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内装入纯水,通过压力泵经由树脂输送口输送至离子交换器的内部,此时打开树脂排出口,关闭滤水口,实现旧树脂的快速排空;在新树脂加装阶段,将树脂排出口关闭,滤水口保持适当开度,以维持离子交换器中水液面高于树脂层顶部适当距离,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的开关状态来控制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输送顺序,先输送阴离子交换树脂,再输送阳离子交换树脂,待树脂输送完毕,关闭树脂输送口及滤水口即可。使用该装置,无需再从离子交换器顶部倒入离子交换树脂,操作更加简便,能够提高树脂更换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减小了安全隐患。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和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均采用带内衬的不锈钢罐体。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之间的管路、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之间的管路、所述压力泵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压力泵与所述树脂输送口之间的管路均采用不锈钢管道。进一步地,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和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均采用塑料桶。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之间的管路、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之间的管路、所述压力泵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压力泵与所述树脂输送口之间的管路均采用塑料桶。进一步地,所述离子交换器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封闭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离子交换器的顶部设有交换器盖子,所述交换器盖子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离子交换器的底部设有出水口。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六氟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的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呈罐状的离子交换器10,还包括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20、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30、三通电磁阀40以及压力泵50。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20用于贮存阴离子交换树脂,也可以贮存水,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30用于贮存阳离子交换树脂,同样可以贮存水。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20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30可以放在离子交换器10的旁边。所述离子交换器10上端的侧边设有树脂输送口11,所述离子交换器10下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滤水口12和树脂排出口13,所述滤水口12用于排出水、且阻挡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排出,所述树脂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呈罐状的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三通电磁阀以及压力泵;/n所述离子交换器上端的侧边设有树脂输送口,所述离子交换器下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滤水口和树脂排出口,所述滤水口用于排出水、且阻挡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排出;所述树脂排出口用于排出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n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力泵分别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树脂输送口连接,所述压力泵用于将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或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泵入所述离子交换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呈罐状的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三通电磁阀以及压力泵;
所述离子交换器上端的侧边设有树脂输送口,所述离子交换器下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滤水口和树脂排出口,所述滤水口用于排出水、且阻挡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排出;所述树脂排出口用于排出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力泵分别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树脂输送口连接,所述压力泵用于将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或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泵入所述离子交换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和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罐贮存罐均采用带内衬的不锈钢罐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站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离子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伍发元徐锐邓永强刘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