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林宝专利>正文

一种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63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污水池上方;无极灯,所述无极灯通过玻璃灯罩密封后,置于污水池内;金属缓冲段,所述金属缓冲段为空腔结构,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发射端通过金属缓冲段与所述玻璃灯罩连接;还包括臭氧排出口,所述臭氧排出口与污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微波发生器与无极灯之间设置金属缓冲段,当微波激发无极灯后,产生臭氧和紫外线,紫外线可以穿透玻璃灯罩进入污水池,实现杀菌,而臭氧由于本身气体特性容易朝上运动,而导入金属缓冲段后,则可以将其存储,然后通过臭氧排出口,将其排入污水池中,实现臭氧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的办法在水中加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消泡剂、剥离剂等,添加的药剂加重了水体的负荷,改变了部分水的性质,增加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置换量,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行费用。现在还有一种是通过微波发生器激发无极灯,使其产生臭氧和紫外线,然后通过臭氧和紫外线进行污水的消毒杀菌等。然而,现有技术中,微波发生器直接与无极灯连接,而臭氧作为气体,具备气体的特性,容易向上挥发,造成臭氧的浪费。例如专利号为ZL201721880374.2一种紫外光化学水处理装置中的光源智能调控系统中图1所示,其无极紫外灯2设置于水中,而微波电源1在水外,两者直接连接,进而使用中,微波电源1作用于无极紫外灯2后,直接产生臭氧和紫外线,臭氧会朝上运动,进而只有紫外线发挥作用,臭氧没有得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无极灯激发后臭氧和紫外线的水处理装置,其通过金属缓冲段,充分挖掘利用臭氧,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污水池上方;无极灯,所述无极灯通过玻璃灯罩密封后,置于污水池内;金属缓冲段,所述金属缓冲段为空腔结构,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发射端通过金属缓冲段与所述玻璃灯罩连接;还包括臭氧排出口,所述臭氧排出口与污水池连通。首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中,在微波发生器与无极灯之间设置金属缓冲段,当微波激发无极灯后,产生臭氧和紫外线,紫外线可以穿透玻璃灯罩进入污水池,实现杀菌,而臭氧由于本身气体特性容易朝上运动,而导入金属缓冲段后,则可以将其存储,然后通过臭氧排出口,将其排入污水池中,实现臭氧的充分利用。其次,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金属的缓冲段,微波无法穿透金属,故微波能够大量直接作用于无极灯,提高了微波的利用率,避免微波进入空气,造成浪费。再次,本技术方案中,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污水池上方,方便微波发生器的安装,无需对其进行防水,使用更加方便;而无极灯通过玻璃罩密封,容易实现,且无极灯在水中,进而其与微波作用时产生的紫外线可以直接穿透玻璃作用于污水池,紫外线运动距离短,作用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污水池最上层的液面为基准面,所述无极灯的最高点与基准面之间设有不大于2cm高度的空隙段,所述微波发生器的最低点与所述基准面之间设有不少于3cm高度的过渡段。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微波直接激发无极灯,紫外线和臭氧产生时,臭氧会朝上运动,如果在基准面,则从释放至运动,有一定的压力释放,需要孔隙段进行容纳释放,如果大于2cm,释放段过长,则部分微波会从这一孔隙段释放至水中,造成浪费;而微波发送中,需要一定的过度,同时臭氧需要释放,如果微波直接与基准面接触,则臭氧缓冲可能会直接进入微波发生器,故至少需要3cm的过渡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污水池的水面垂直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微波发生器的高度与所述玻璃灯罩的高度比例为1:2至1:4。本技术方案中,当污水池深度改变时,则为了方便安装,以及整个的匹配,无极灯与微波发生器的高度需要进行调整,一般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污水池外,进而比较方便调整,其高度也基本是稳定的,而当水池较深时,则玻璃灯罩的高度需要高一点,以满足与污水池的装配以及与微波发生器安装的匹配性,否则,玻璃罩过低,一方面,无极灯过多时不易装配;另一方面,玻璃罩过低,则与微波发生器需要较长的金属缓冲段,微波传送路径太长,则微波泄露多,无用功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缓冲段为至少带有一个L型弯折段的空腔结构。当污水池与微波发生器之间距离较远且微波发生器与玻璃灯罩高度距离较高时,如果直接采用直线结构的腔体,则需要倾斜设置,虽然微波传送快,但是直线型腔体需要支撑体,而支撑体不易设置,故增加L型弯折段,使其实现高度与方向的同时改变和调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缓冲段朝向无极灯处,形成口径呈台阶式递增的敞口型结构。靠近无极灯处,其受微波激发,集中产生臭氧,臭氧会朝上运动,故此处口应该较宽,便于臭氧散出,避免臭氧堆积,影响微波继续激发其他位置无极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极灯为若干个,所述玻璃灯罩内,若干个无极灯之间矩阵形式并联设置,且若干个无极灯通过金属缓冲段后均与所述微波发生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一个微波发生器与若干个无极灯连接,实现了一个微波发生器同时激发若干个无极灯的效果,进而释放出的臭氧和紫外线更多,污水处理能力更强。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矩阵形式并联设置,则无极灯可以呈多种形式,比如梅花式、多行多列式等,不仅无极灯数量多,且能够激发产生更多的紫外线和臭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极灯包括石英灯管以及填充于石英灯管内的若干固态汞,若干所述固态汞并列设置于石英灯管内。每个石英灯管内设置若干的固态汞,一方面,增加固态汞的数量,提高其释放出臭氧和紫外线的含量,提高水处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其并列设置,故相邻的固态汞之间有间隙,给予臭氧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其进入金属缓冲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英灯管内壁有二氧化钛涂层。通过增加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其能够在腔体内产生自由基和臭氧,降低有机物COD,进一步净化水,提高水处理能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缓冲段设有隔离垫。通过隔离垫,能够确保杂质等进入,但是微波可以穿过隔离垫,隔离垫采用树脂纤维玻璃等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排出口设置于所述金属缓冲段和/或玻璃灯罩处,且所述臭氧排出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污水池连通。设置时,在污水池外设置泵,通过泵将臭氧抽出,并排放至污水池内,进而实现杀菌。本技术方案中,由于臭氧自身特性的原因,故其大多会进入上部的缓冲段,故此时通过泵直接将其打入污水池中,直接使用;而如果设置在无极灯处,虽然臭氧可以直接排放,但是由于臭氧的本性,故有一部分会逸出,其使用效率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缓冲段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缓冲段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玻璃灯罩内无极灯的排布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玻璃灯罩内无极灯的排布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无极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污水池,/n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污水池上方;/n无极灯,所述无极灯通过玻璃灯罩密封后,置于污水池内;/n金属缓冲段,所述金属缓冲段为空腔结构,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发射端通过金属缓冲段与所述玻璃灯罩连接;/n还包括臭氧排出口,所述臭氧排出口与污水池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池,
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污水池上方;
无极灯,所述无极灯通过玻璃灯罩密封后,置于污水池内;
金属缓冲段,所述金属缓冲段为空腔结构,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发射端通过金属缓冲段与所述玻璃灯罩连接;
还包括臭氧排出口,所述臭氧排出口与污水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污水池最上层的液面为基准面,所述无极灯的最高点与基准面之间设有不大于2cm高度的空隙段,所述微波发生器的最低点与所述基准面之间设有不少于3cm高度的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污水池的水面垂直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微波发生器的高度与所述玻璃灯罩的高度比例为1:2至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缓冲段为至少带有一个L型弯折段的空腔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林宝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殷林宝刘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