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1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它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的下部装配有密封垫,所述阀体的下部装配有竖直的外阀管,所述外阀管的上部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所述阀体的下部装配有从外阀管内部向下伸出的内阀管,所述内阀管的上部与灌装缸内部液体部分相连通;所述密封垫内设计有环绕所述外阀管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上部通过气流通道与单向出气阀相连。在该装置中由于使用双管结构,所述内阀管和外阀管可以同时进行进液和排气,大大加快了灌装过程,提高了灌装效率,而且所述内阀管、外阀管使用单独的通道与缸体内部连通,结构设计更加简单,装配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双管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灌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双管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灌装机是将需要灌装的产品先通入灌装缸,然后灌装缸内液体通过灌装阀装入灌装容器中,再进行密封操作。传统的灌装阀通常是通过一个独立的阀管对灌装瓶体内部进行充气和注液,这样需要对阀管上部的连接流道进行切换功能使用,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也较难进行操控。同时出液和出气使用同一个流道和管路,容易使得气液混合影响混合后的液位高度。另外在使用同一台机器在灌装不同的瓶形时,常常需要进水阀杆深入到瓶体不同的深度内,传统的灌装机都是采用更换阀管的方式来实现灌装要求,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对应多种瓶形需要对应多种的阀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流道设计制造更加简单,工作效率更高的同轴双管灌装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的下部装配有密封垫,所述阀体的下部装配有竖直的外阀管,所述外阀管的上部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所述阀体的下部装配有从外阀管内部向下伸出的内阀管,所述内阀管的上部与灌装缸内部液体部分相连通;所述密封垫内设计有环绕所述外阀管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上部通过气流通道与单向出气阀相连。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内部的下方装配有过渡气腔,所述外阀管通过过渡气腔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内装配有竖直向圆柱形状的调节腔,所述内阀管的上部与所述调节腔滑动装配,所述调节腔上设计有竖直轨道槽,所述内阀管的上部装配有水平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装配在所述轨道槽中,所述调节腔内装配有与轨道槽垂直相连的两个以上的水平槽,所述限位块可以从所述轨道槽滑入所述水平槽中。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为水平的圆柱形状,所述轨道槽与所述水平槽宽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槽内加工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装配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端通过弹簧与调节腔相连,所述定位块的端部伸出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同轴双管灌装装置主要装配在灌装缸的下部,使用时,待灌装的瓶体从内阀管和外阀管的下部顶紧在所述密封垫上,然后将外阀管打开,使得所述缸体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外阀管进入瓶体,将瓶体内气体从密封垫的凹槽位置排出,所述内阀管打开,将缸体内液体释放到瓶体内,完成灌装。在该装置中由于使用双管结构,所述内阀管和外阀管可以同时进行进液和排气,大大加快了灌装过程,提高了灌装效率,而且所述内阀管、外阀管使用单独的通道与缸体内部连通,结构设计更加简单,装配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同轴双管灌装装置正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调节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该同轴双管灌装装置算是一种灌装阀,该装置装配在灌装缸的下部,灌装缸内一般装有一般左右用来灌装的液体,在灌装液体的上方一般充满洁净的高压气体,可以将灌装缸内分为液体部分,气体部分。该装置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密封垫2,所述阀1体的下部装配有竖直的外阀管3,所述外阀管3的上部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从外阀管3内部向下伸出的内阀管4,所述外阀管3与内阀管4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道。所述内阀管4的上部与灌装缸内部液体部分相连通;所述密封垫2内设计有环绕所述外阀管3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上部通过气流通道与单向出气阀5相连。所述外阀管3以及内阀管4对应流道上均设计有控制阀结构,便于对外阀管3以及内阀管4进行开通和关闭,所述控制阀结构采用传统灌装的开关阀结构。在本专利中不作详细描述。本同轴双管灌装装置主要装配在灌装缸的下部,使用时,待灌装的瓶体从内阀管4和外阀管3的下部顶紧在所述密封垫2上,然后将外阀管3打开,使得所述缸体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外阀管3进入瓶体,将瓶体内气体从密封垫的凹槽21位置排出,从凹槽21位置排出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从单向出气阀5最终排出。所述内阀管4打开,将缸体内液体释放到瓶体内,完成灌装。在该装置中由于使用双管结构,所述内阀管4和外阀管3可以同时进行进液和排气,大大加快了灌装过程,提高了灌装效率,而且所述内阀管4、外阀管3使用单独的通道与缸体内部连通,结构设计更加简单,装配更加的方便。在具体设计时,如图1所示,所述阀体1内部的下方装配有过渡气腔11,所述外阀管3通过过渡气腔11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这样所述过渡气腔11可以起到过渡作用,使得灌装缸内高压气体从所述外阀管均与的喷出。在具体设计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阀体1内装配有竖直向圆柱形状的调节腔6,所述内阀管4的上部与所述调节腔6滑动装配,所述调节腔6上设计有竖直轨道槽61,所述内阀管4的上部装配有水平伸出的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滑动装配在所述轨道槽61中,所述调节腔6内装配有与轨道槽61垂直相连的两个以上的水平槽62,所述限位块41可以从所述轨道槽61滑入所述水平槽62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腔6上设计有四个水平槽62,当所述限位块41滑动到所述水平槽62内,则所述内阀管4在轴向定位,当限位块41滑动到不同的水平槽62时,所述内阀管4相对所述阀体1具有不同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所述内阀管4向下伸出的高度调节,从而时的所述内阀管4可以适合不同的瓶形灌装要求,该方式不需要更换所述内阀管4。当需要对所述内阀管4进行调整时,通过人手握住内阀管4的下部,将内阀管4的限位块41从水平槽62旋出到所述轨道槽61,然后上下调整所述内阀管4,将限位块41旋入另一个水平槽62即可完成对内阀管4的高度调节,使用更加的方便。如图、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设计时,所述限位块41为水平的圆柱形状,所述轨道槽61与所述水平槽62宽度相同。这样所述限位块41可以方便的从所述轨道槽61进入所述水平槽62内。如图、图2和图3所示,所述水平槽62内加工有安装孔63,所述安装孔63内滑动装配有定位块64,所述定位块64的内端通过弹簧65与调节腔6相连,所述定位块64的端部伸出安装孔63。所述定位块64的端部为圆弧形状,这样当所述定位块64从所述安装孔63向下伸出时,可以将限位块卡紧在所述水平槽62中。而当用力拧转所述内阀管4时,所述限位块41可以将定位块64顶入到所述安装孔63中,使得限位块41可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它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密封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竖直的外阀管(3),所述外阀管(3)的上部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从外阀管(3)内部向下伸出的内阀管(4),所述内阀管(4)的上部与灌装缸内部液体部分相连通;所述密封垫(2)内设计有环绕所述外阀管(3)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上部通过气流通道与单向出气阀(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它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密封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竖直的外阀管(3),所述外阀管(3)的上部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所述阀体(1)的下部装配有从外阀管(3)内部向下伸出的内阀管(4),所述内阀管(4)的上部与灌装缸内部液体部分相连通;所述密封垫(2)内设计有环绕所述外阀管(3)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上部通过气流通道与单向出气阀(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的下方装配有过渡气腔(11),所述外阀管(3)通过过渡气腔(11)与灌装缸上部的气体部分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管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装配有竖直向圆柱形状的调节腔(6),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佳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