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船门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造船门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水运是我国大运输、长距离运输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造船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造船时,由于门式起重机的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通用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造船门式起重机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造船门式起重机没有防脱功能,当吊起重物出现故障时,货物会下落,容易产生危险。第二,传统的造船门式起重机没有限位货物模块,在吊起货物时,货物容易左右摇摆,起吊不够稳定。第三,传统的造船门式起重机没有省力结构,吊起多重货物都需要驱动装置提供,增大能源消耗的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船门式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没有防脱功能,当吊起重物出现故障时,货物会下落,容易产生危险、没有限位货物模块,在吊起货物时,货物容易左右摇摆,起吊不够稳定和没有省力结构,吊起多重货物都需要驱动装置提供,增大能源消耗的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船门式起重机,包括柔性支腿(12)、刚性支腿(16)和横梁(2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腿(12)和刚性支腿(16)的顶端之间横向安装有横梁(22),且横梁(22)的顶端边缘处设置有护栏(2),所述横梁(22)顶端靠近刚性支腿(16)的一侧安装有维修吊(1),且横梁(22)底端靠近刚性支腿(16)的一侧安装有操作室(19),所述操作室(19)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0),所述横梁(22)的内部均横向安装有正反螺纹丝杆(4),且正反螺纹丝杆(4)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防撞板(5),所述横梁(22)内部靠近刚性支腿(16)的一侧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1),且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船门式起重机,包括柔性支腿(12)、刚性支腿(16)和横梁(2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腿(12)和刚性支腿(16)的顶端之间横向安装有横梁(22),且横梁(22)的顶端边缘处设置有护栏(2),所述横梁(22)顶端靠近刚性支腿(16)的一侧安装有维修吊(1),且横梁(22)底端靠近刚性支腿(16)的一侧安装有操作室(19),所述操作室(19)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0),所述横梁(22)的内部均横向安装有正反螺纹丝杆(4),且正反螺纹丝杆(4)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防撞板(5),所述横梁(22)内部靠近刚性支腿(16)的一侧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1),且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结构与正反螺纹丝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正反螺纹丝杆(4)的外侧均套设有滑块(6),且滑块(6)靠近柔性支腿(12)的底端安装有下小车(7),所述滑块(6)靠近刚性支腿(16)的底端安装有上小车(3),且上小车(3)和下小车(7)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收卷器(23),所述第二收卷器(23)内部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8),且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一转盘(9),所述第一转盘(9)的表面均缠绕有第二钢丝绳(36),且第二钢丝绳(36)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限位环(35),所述第二收卷器(23)的底端均安装有定滑轮(10),且定滑轮(10)的下方均设置有动滑轮(11),所述定滑轮(10)和动滑轮(11)的表面均缠绕有第二钢丝绳(36),且动滑轮(11)的底端均安装有挂钩(2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20)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船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绳(36)两侧第二收卷器(23)内部的底端均竖向安装有限位竖板(32),且限位竖板(32)靠近第二钢丝绳(3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与限位竖板(32)通过铰接轴连接,且限位块(37)底端限位竖板(32)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3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东亮,黄克文,崔红勋,毛庆华,王艳梅,崔红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晟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