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膏霜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包括支撑腿,支撑腿顶端设置有外罐,外罐内部设置有内罐,内罐与外罐之间形成空腔,内罐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贯穿外罐顶面延伸至外部,外罐顶面中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延伸至内罐内腔,转动轴表面设置有搅拌叶,内罐顶面设置有抽真空管,抽真空管一侧连接有真空泵,内罐内壁设置有加热装置,内罐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贯穿外罐底面一侧延伸至外部,出料口中部设置有第一阀门,外罐顶部右侧设置有水循环进水口。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能够有效解决制品中混入空气则会使制品气泡化、细菌污染、易氧化及外观不光滑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
本技术涉及膏霜生产
,具体为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
技术介绍
在高粘性乳化物、特别是膏霜、软膏、乳剂类产品的制造工艺中,通常最成问题的是分散相的粒径大和搅拌时把空气混入制品中,粒径过大导致乳状物不稳定,缺少光泽,制品中混入空气则会使制品气泡化、细菌污染、易氧化及外观不光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达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包括支撑腿,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罐,外罐内部套接有内罐,内罐顶面左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一侧贯穿外罐顶面左侧延伸至外部,进料口顶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顶盖,外罐顶面中心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轴端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穿透外罐顶面和内罐顶面并延伸至内罐内腔,转动轴表面设置有搅拌叶,内罐顶面设置有抽真空管,抽真空管贯穿外罐延伸至外部,抽真空管远离内罐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抽真空管中部设置有第三阀门,内罐左右内壁设置有加热装置,内罐底部中心位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中部设置有第一阀门,外罐顶面右侧设置有水循环进水管道,水循环进水管道一侧与水泵连接,水循环进水管道中部设置有第四阀门,外罐底面左侧设置有水循环出水管道,水循环出水管道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外罐左侧顶部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贯穿外罐左侧和内罐左侧并延伸至内罐的内腔,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内罐内腔的温度,方便调整加热装置的工作与停止。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顶盖为螺纹连接,在盖紧情况下能够使得内罐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形成真空环境。优选的,所述电机和真空泵分别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分开控制,保证工作互不干扰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内罐内腔为U型腔,底部两边高中间低,向出料口汇集,便于在出料时料物不会附着在内罐底部,减小损失。优选的,所述内罐和外罐之间为空腔结构。使得形成的空腔可以加入水源形成水冷机构,经行降温,便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内罐内腔设置搅拌轴和搅拌叶同时配合设置在外罐顶部的电机,使得处于内罐内腔的膏霜得到有效的混合。同时配合加热机构和真空泵的配合使得膏霜不会被内部的空气以及自身附带的氧气氧化,提高了产品质量。(2)、本技术通过内罐和外罐之间形成空腔,同时配合水循环进水管道和水循环出水管道形成水冷机构,使得处于内罐内腔的高温膏霜能够快速降温排出,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循环进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外罐、3内罐、4进料口、5顶盖、6电机、7转动轴、8搅拌叶、9抽真空管、10真空泵、11加热装置、12出料口、13第一阀门、14水循环进水管道、15水循环出水管道、16第二阀门、17温度计、18第三阀门、19第四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包括支撑腿1,支撑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罐2,外罐2内部套接有内罐3,内罐3顶面左侧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一侧贯穿外罐2顶面左侧延伸至外部,进料口4顶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顶盖5,进料口4和顶盖5为螺纹连接,在盖紧情况下能够使得内罐3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形成真空环境。外罐2顶面中心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轴端连接有转动轴7,转动轴7一端穿透外罐2顶面和内罐3顶面并延伸至内罐3内腔,转动轴7表面设置有搅拌叶8,内罐3顶面设置有抽真空管9,抽真空管9贯穿外罐2延伸至外部,抽真空管9远离内罐3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0,电机6和真空泵10分别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分开控制,保证工作互不干扰提高工作效率。抽真空管9中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8,内罐3左右内壁设置有加热装置11,外罐2左侧顶部设置有温度计17,温度计17贯穿外罐2左侧和内罐3左侧并延伸至内罐3的内腔,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内罐3内腔的温度,方便调整加热装置11的工作与停止。通过在内罐3内腔设置搅拌轴7和搅拌叶8同时配合设置在外罐2顶部的电机6,使得处于内罐3内腔的膏霜得到有效的混合。同时配合加热机构11和真空泵10的配合使得膏霜不会被内部的空气以及自身附带的氧气氧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内罐3底部中心位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中部设置有第一阀门13,内罐3内腔为U型腔,底部两边高中间低,向出料口汇集,便于在出料时料物不会附着在内罐3底部,减小损失。外罐2顶面右侧设置有水循环进水管道14,水循环进水管道14一侧与水泵连接,水循环进水管道14中部设置有第四阀门19,外罐2底面左侧设置有水循环出水管道15,水循环出水管道15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6。内罐3和外罐2之间为空腔结构。使得形成的空腔可以加入水源形成水冷机构,经行降温,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时,将加热装置11通电进行工作,通过温度计17查看内罐3内腔温度,待达到需要加工的温度将需要加工的膏霜沿入料口4加入至内罐3内腔,盖上顶盖5,将电机6通电工作,带动转动轴7和搅拌叶8转动,对膏霜经行搅拌混合工作,在将真空泵10通电工作使得内罐3内腔为真空环境,不会氧化膏霜,在混合搅拌工作完成后,将水循环进水口14接入水泵出水口,此时外罐2和内罐3形成的空腔被水填满形成水冷,对所在内罐3内腔的膏霜降温,等到温度计17显示的温度到达标准温度时,打开第一阀门13将加工后的膏霜排出,因为内罐3内腔为U型腔,所以能够稳定顺畅的排出膏霜提高效率,减小损失。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在内罐3内腔设置搅拌轴7和搅拌叶8同时配合设置在外罐2顶部的电机6,使得处于内罐3内腔的膏霜得到有效的混合。同时配合加热机构11和真空泵10的配合使得膏霜不会被内部的空气以及自身附带的氧气氧化,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内罐3和外罐2之间形成空腔,同时配合水循环进水管道14和水循环出水管道15形成水冷机构,使得处于内罐3内腔的高温膏霜能够快速降温排出,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罐(2),所述外罐(2)内部套接有内罐(3),所述内罐(3)顶面左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一侧贯穿外罐(2)顶面左侧延伸至外部,进料口(4)顶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顶盖(5),所述外罐(2)顶面中心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轴端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一端穿透外罐(2)顶面和内罐(3)顶面并延伸至内罐(3)内腔,所述转动轴(7)表面设置有搅拌叶(8),所述内罐(3)顶面设置有抽真空管(9),所述抽真空管(9)贯穿外罐(2)延伸至外部,抽真空管(9)远离内罐(3)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0),所述抽真空管(9)中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8),所述内罐(3)左右内壁设置有加热装置(11),内罐(3)底部中心位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中部设置有第一阀门(13),所述外罐(2)顶面右侧设置有水循环进水管道(14),所述水循环进水管道(14)一侧与水泵连接,水循环进水管道(14)中部设置有第四阀门(19),所述外罐(2)底面左侧设置有水循环出水管道(15),所述水循环出水管道(15)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膏霜生产用加热罐体,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罐(2),所述外罐(2)内部套接有内罐(3),所述内罐(3)顶面左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一侧贯穿外罐(2)顶面左侧延伸至外部,进料口(4)顶面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顶盖(5),所述外罐(2)顶面中心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轴端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一端穿透外罐(2)顶面和内罐(3)顶面并延伸至内罐(3)内腔,所述转动轴(7)表面设置有搅拌叶(8),所述内罐(3)顶面设置有抽真空管(9),所述抽真空管(9)贯穿外罐(2)延伸至外部,抽真空管(9)远离内罐(3)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0),所述抽真空管(9)中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8),所述内罐(3)左右内壁设置有加热装置(11),内罐(3)底部中心位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中部设置有第一阀门(13),所述外罐(2)顶面右侧设置有水循环进水管道(14),所述水循环进水管道(14)一侧与水泵连接,水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柯臣,朱东良,郑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诗碧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