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系统、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用于连接各种设备的采集器(例如FPGA采集器)以其低延迟、低功耗、并行性等优点而被应用得越来越多,其能够大大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在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中,绝大多数的设备均采用串行总线协议驱动或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串行总线协议包括UART协议、IIC协议等等,其中,IIC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协议,很多设备也是靠IIC协议进行驱动。通过IIC协议驱动,例如上位机通过IIC协议把数据指令传输到IIC设备,IIC设备接收到数据指令后,当IIC设备执行完毕,上位机中断其他任务并接收IIC设备的反馈数据,从而上位机判断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上位机再通过IIC协议把下一组数据传输到IIC设备,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上位机接收到IIC设备的反馈数据达到预期。目前,上位机使用采集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设备时,由于指令的下发、等待反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n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n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n所述采集器在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所述上位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所述采集器在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所述上位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
所述采集器为FPGA采集器,所述FPGA采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串行总线协议为IIC协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
所述FPGA采集器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后,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步骤,包括:
所述上位机按照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多个指令包;
所述上位机将所述多个指令包发送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
所述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所述多个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步骤,包括:
所述上位机按照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汇总指令包至所述采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凤,占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