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14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质检要求,生成质检数据模板;将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检验终端,以使所述检验终端按照质检数据模板中的检验项,顺序进行质量检验或者影像化数据采集;接收检验终端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将所述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第一校核终端,以使第一校核终端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核;将采集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与校核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进行关联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辆质检过程中的质检结果数据、返工返修记录数据等,均存储到质检数据模型中,能够与相对应的检验项形成关联,避免纸质文件记录带来的数据存储麻烦,数据无法关联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质量检验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的质量检验,主要是检验作业人员的施工情况,例如螺栓紧固、端子压接、尺寸检查等。另外,依据质量管理部下发的影像化作业管理办法及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和重要程度等,还规定了需要采集影像化数据的检验项;这里的影像化记录,包括了质量检验过程中拍摄的图像信息,录制的视频信息以及录制的语音或者声音信息等;在车辆质量检验过程中,需填写大量纸质记录(比如:质量检验数据表单、返工返修单等)。专利技术人发现,对于车辆质量检验过程,目前仍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车辆质量检验过程虽有检验项点要求,但无标准化作业流程,仅凭作业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检查;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且存在检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2)质量检验过程中需要填写大量纸质记录文件,比如:车辆质检结果需要填写纸质的质检结果清单;回修活记录及返工返修流转过程仅依靠填写纸质返工返修单进行传递;这些纸质文件的整理、上传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上传的纸质文件之间无法形成关联。(3)车辆质检往往需要经过自检—互检—专检的步骤;各步骤之间的交检过程均从线下发起,交检任务传递的实时性较差。(4)影像化记录数据需要单独的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采集;由于影像化记录数据占用内存较大,传输速度慢等原因,这些数据往往由采集终端单独进行存储;导致车辆质检结果文件与影像化记录数据文件分别由不同的设备进行单独存储,无法形成关联;当车辆发生问题需要追溯时,不能及时获取相关的影像化记录数据,无法保证影像化记录的可靠性及可追溯性。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车辆质量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及系统,车辆质量检验采用流程化驱动作业形式,使车辆检验过程更加智能便捷;将车辆质量检验过程数据与影像化记录数据进行关联,保证质量检验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可追溯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质检要求,生成质检数据模板;将所述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检验终端,以使所述检验终端按照质检数据模板中的检验项,顺序进行质量检验或者影像化数据采集;接收检验终端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将所述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第一校核终端,以使所述第一校核终端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核;将采集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与校核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进行关联存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辆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校核的交检过程,通过线上流程化驱动作业的形式实现,能够避免线下进行交检出现的实时性差以及交检数据无法形成关联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质检要求,生成质检数据模板;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检验终端,以使所述检验终端按照质检数据模板中的检验项,顺序进行质量检验或者影像化数据采集;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验终端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第一校核终端,以使所述第一校核终端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核;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与校核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进行关联存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配置质检数据模型,检验人员能够根据质检数据模型的提示或者要求顺序进行质检作业,实现车辆质检过程的流程化管理,使车辆检验更加简便、智能;降低了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要求。(2)本专利技术车辆质检过程中的质检结果数据、返工返修记录数据等,均存储到质检数据模型中,能够与相对应的检验项形成关联,避免纸质文件记录带来的数据存储麻烦,数据无法关联等问题。(3)本专利技术车辆质检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以及专检步骤,均通过线上流程化驱动进行交检,保证交检过程的实时性以及各步骤之间数据交互记录的完整性。(4)本专利技术检验终端根据质检数据模型的配置要求,记录车辆质检数据并采集影像化记录数据,实现质检数据与影像化数据在服务端的关联存储;保证影像化记录数据的可靠性及可追溯性。(5)将质量检查记录及影像化记录上传至服务端存储,最消耗网络带宽的影像化记录数据单独通过班组无线网络上传存储,以库为单位部署系统,分散的存储大大减轻了影像化记录数据集中存储带来的内网网络传输负担,为影像化记录管理带来流畅的体验。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系统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质检数据模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获取车辆质检要求,配置项目信息、质检班组信息、车辆质检内容以及质量检验标准信息,生成质检数据模板。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车辆质检为对车辆整体进行质量检验,或者对车辆一个或多个部位或者零件进行质量检验;车辆质检要求包括:车辆的质检标准;车辆的质检范围(即需要质检的车辆部位或者零部件范围);对于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车辆质检要求,生成质检数据模板;/n将所述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检验终端,以使所述检验终端按照质检数据模板中的检验项,顺序进行质量检验或者影像化数据采集;/n接收检验终端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n将所述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第一校核终端,以使所述第一校核终端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核;/n将采集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与校核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进行关联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质检要求,生成质检数据模板;
将所述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检验终端,以使所述检验终端按照质检数据模板中的检验项,顺序进行质量检验或者影像化数据采集;
接收检验终端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
将所述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第一校核终端,以使所述第一校核终端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核;
将采集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与校核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进行关联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与校核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均存储至服务终端;将影像化记录数据关联至质检数据模板中相对应的检验项点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像化数据以设定的区域范围为单位分别存储;每一个存储单位的影像化数据分别通过单独的网络传输至服务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采集到的影像化记录数据中的图像或者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产品故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质量智能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检验完成的质检数据模板发送至第一校核终端之后,还包括:
若经校核某一检验项不合格,则生成返工返修记录表单,并将返工返修记录表单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检验终端;所述返工返修记录表单与质检数据模板中相对应的检验项相关联。


6.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伟李涪帆张杨宁孙政伟丁玉凯刘合建梁敬梁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