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14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供电单元、处理芯片U1、蓄电池BAT、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电池切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站机房供电火线L的电流,并在电流增大时向开关控制电路和处理芯片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整流电路Z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分别连接于供电火线L和供电零线N,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向处理芯片供电,所述处理芯片与上述主机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电站机房的供电火线的电压以及电流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站供电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站机房是变电站等电力场所必备的设备,电站机房中设置有各种通信设备,用于将变电站等场所的监测信息进行汇集、存储以及上传,电站机房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一般采用220V供电,在电站机房的供电过程中,由于各种设备的状态不一,因此,当这些设备工作时一旦某一设备出现短路等故障,会使得供电火线上的电流增大,从而对其他用电设备造成冲击,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对电站机房的供电状态进行监测以及预警。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能够对电站机房的供电火线的电压以及电流进行监测,并在电流过流以及电压过压时及时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从而能够及时预警,而且整个系统工作稳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供电单元、处理芯片U1、蓄电池BAT、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电池切换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整流电路Z2和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站机房供电火线L的电流,并在电流增大时向开关控制电路和处理芯片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整流电路Z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分别连接于供电火线L和供电零线N,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向处理芯片供电,所述处理芯片与上述主机连接;所述蓄电池BAT的正极与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单与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T1、整流电路Z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匹配电阻RL、电阻R14、电阻R15、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感L1、电容C3以及稳压管DW3;所述电流互感器T1的初级绕组串接于供电火线L,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绕组的正端与整流电路Z1的证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Z1的负输入端和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绕组的负输出端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整流电路Z1的正输出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匹配负载RL接地;电感L1与电阻R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5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稳压管DW3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3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作为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于电感L1和匹配负载RL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连接于电感L1和匹配负载RL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进一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6、电容C1、电容C2、稳压管DW1、稳压管DW2、三极管Q2、三极管Q3、PMOS管M1以及二极管D1;电阻R6的一端连接于整流电路Z2的正输出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与PMOS管M1的源极连接,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8和电阻R9串联后接地,电阻R8和电阻R9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稳压管DW1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1的正极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1与PMOS管M1的源极连接,P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2与PMOS管M1的栅极连接,PMOS管M1的栅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PMOS管M1的漏极通过电阻R16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MOS管M1的漏极通过电容C2接地,PMOS管M1的漏极与稳压管DW2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2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进一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5、三极管Q1、二极管D2;电阻R17的一端作为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输入端,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作为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作为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输出端,其中,三极管Q1为P型三极管。进一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为LM7805芯片。进一步,所述处理芯片为AT89C2051芯片。进一步,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电站机房的供电火线的电压以及电流进行监测,并在电流过流以及电压过压时及时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从而能够及时预警,而且整个系统工作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供电单元、处理芯片U1、蓄电池BAT、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电池切换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整流电路Z2和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站机房供电火线L的电流,并在电流增大时向开关控制电路和处理芯片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整流电路Z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分别连接于供电火线L和供电零线N,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向处理芯片供电,所述处理芯片与上述主机连接;处理芯片与上位主机之间可以通过现有的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比如4G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等,也可以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为LM7805芯片,所述处理芯片为AT89C2051芯片,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蓄电池BAT的正极与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单与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电站机房的供电火线的电压以及电流进行监测,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供电单元、处理芯片U1、蓄电池BAT、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电池切换单元;/n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整流电路Z2和开关控制电路;/n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站机房供电火线L的电流,并在电流增大时向开关控制电路和处理芯片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整流电路Z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分别连接于供电火线L和供电零线N,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向处理芯片供电,所述处理芯片与上述主机连接;/n所述蓄电池BAT的正极与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单与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供电单元、处理芯片U1、蓄电池BAT、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电池切换单元;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整流电路Z2和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站机房供电火线L的电流,并在电流增大时向开关控制电路和处理芯片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整流电路Z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分别连接于供电火线L和供电零线N,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向处理芯片供电,所述处理芯片与上述主机连接;
所述蓄电池BAT的正极与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单与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T1、整流电路Z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匹配电阻RL、电阻R14、电阻R15、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感L1、电容C3以及稳压管DW3;
所述电流互感器T1的初级绕组串接于供电火线L,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绕组的正端与整流电路Z1的证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Z1的负输入端和电流互感器T1的次级绕组的负输出端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整流电路Z1的正输出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匹配负载RL接地;
电感L1与电阻R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5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稳压管DW3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3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作为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于电感L1和匹配负载RL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连接于电感L1和匹配负载RL之间的公共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站机房过流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波杨湘渝杨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草街航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