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0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涉及建筑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面与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右端与把手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通过销轴与小滚轮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套接在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大滚轮的背面。该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通过设置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在工作时通过推槽带动第三连接杆和载板向上运动,使得载板上装载的板状物料不用工作人员搬运就可以自动卸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建筑行业,转运小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转运小车在在短距离搬运物品十分方便,转运小车在工地上使用的非常广泛,在日常生活中,转运小车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工地复杂的路况,工作人员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运送板状物料时,板状物料经常因颠簸与转运小车碰撞,转运小车的载板因碰撞而损坏,在卸货时,因转运小车装载的板状物料较重,工作人员人力对板状物料进行搬运,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解决了转运小车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工地复杂的路况,工作人员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运送板状物料时,板状物料经常因颠簸与转运小车碰撞,转运小车的载板因碰撞而损坏,在卸货时,因转运小车装载的板状物料较重,工作人员人力对板状物料进行搬运,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面与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右端与把手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通过销轴与小滚轮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套接在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大滚轮的背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缓冲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端与缓冲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端与缓冲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的上表面与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且两个第三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载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放置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内壁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推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槽的正面通过销轴与第三连接杆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与载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滑套,所述滑套套接在滑杆的外表面,且两个滑套的外表面卡接有同一个滑板,所述滑板的下表面与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缓冲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与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大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把手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载板的形状设置为L形。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右侧面与电源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的右侧面与开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通过设置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在工作时通过推槽带动第三连接杆和载板向上运动,使得载板上装载的板状物料不用工作人员搬运就可以自动卸料,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该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通过设置通过弹簧,使得转运小车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运送板状物料时,通过弹簧的收缩,降低了载板上的板状物料的震动强度,减轻板状物料损坏的程度。3、该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使得工作人员车在运送板状物料时,小滚轮可以带动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内转动,使得转运小车可以比较灵活的转换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轴承、3第一转轴、4推杆、5小滚轮、6第二转轴、7大滚轮、8第二轴承、9减震装置、91滑板、92滑套、93弹簧、10缓冲槽、11滑杆、12顶杆、13连接板、14第三轴承、15第三转轴、16第一连接杆、17载板、18第二连接杆、19固定块、20把手、21放置槽、22电动推杆、23推槽、24第三连接杆、25电源、26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包括底座1,底座1的右侧面与推杆4的左端固定连接,推杆4的右侧面与电源2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电源25的右侧面与开关2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电源2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6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推杆22的输入端电连接,推杆4的右端与把手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把手20的材质为橡胶,把手2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载板17的形状设置为L形,通过设置把手20,因把手20的材质是橡胶,使得工作人员在运送货物时,可以减轻把手20对工作人员手掌的伤害,因把手2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手掌和把手20之间的摩擦,底座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底端通过销轴与小滚轮5的背面活动连接,底座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套接在第二轴承8内,第二轴承8卡接在大滚轮7的背面,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槽10,缓冲槽10内设置有两个滑杆11,滑杆11的顶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缓冲槽10的数量为若干个,大滚轮7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大滚轮7,因大滚轮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小滚轮5的数量设置为一个,使得转运小车有三个点接触地面,使得转运小车在运动时可以很轻松的保持平稳,工作人员在运送货物时,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滑杆11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装置9,减震装置9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减震装置9包括两个滑套92,滑套92套接在滑杆11的外表面,且两个滑套92的外表面卡接有同一个滑板91,滑板91的下表面与弹簧93的顶端固定连接,弹簧93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板91的上表面与顶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93,使得转运小车有良好的减震功能,避免转运小车上装载的板状物料与转运小车发生碰撞,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面与推杆(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的右端与把手(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通过销轴与小滚轮(5)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套接在第二轴承(8)内,所述第二轴承(8)卡接在大滚轮(7)的背面,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槽(10),所述缓冲槽(10)内设置有两个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顶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滑杆(11)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装置(9),所述减震装置(9)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9)的上表面与顶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2)的顶端与连接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14),且两个第三轴承(14)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15),所述第三转轴(15)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连接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顶端与载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连接板(13)的上表面与固定块(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9)的正面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杆(18)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8)的顶端与放置槽(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21)内壁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2)的顶端与推槽(23)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槽(23)的正面通过销轴与第三连接杆(24)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4)的左端与载板(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板状物料转运小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面与推杆(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的右端与把手(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通过销轴与小滚轮(5)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套接在第二轴承(8)内,所述第二轴承(8)卡接在大滚轮(7)的背面,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槽(10),所述缓冲槽(10)内设置有两个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顶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杆(11)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装置(9),所述减震装置(9)的底端与缓冲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9)的上表面与顶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2)的顶端与连接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14),且两个第三轴承(14)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三转轴(15),所述第三转轴(15)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连接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顶端与载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13)的上表面与固定块(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9)的正面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杆(18)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8)的顶端与放置槽(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21)内壁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2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赵永张吉杨义怀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