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0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包括设备本体、镜腿、止动部和驱动机构,设备本体设有摄像头;镜腿的一端与设备本体连接,镜腿的另一端用于与用户耳部配合;止动部与镜腿背离设备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驱动机构与止动部连接,且驱动止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止动部与镜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在止动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止动部与镜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β<α≤180°。上述技术方案公开的智能眼镜不易受用户的行为影响,智能眼镜不易与用户头部发生相对运动,摄像头形成的图像或影像的清晰度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眼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步推进,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智能眼镜为例,目前的智能眼镜通常配设有摄像头等功能器件,但是与手机等电子设备不同的是,在通过智能眼镜的摄像头进行拍摄过程中,因用户的走动、跑跳等运动会造成摄像头与用户的头部发生相对运动,这导致摄像头所形成的图像或影像的清晰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眼镜,以解决目前智能眼镜受用户的行为影响,容易与用户头部发生相对运动导致摄像头形成的图像或影像的清晰度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一种智能眼镜,其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摄像头;镜腿,所述镜腿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镜腿的另一端用于与用户耳部配合;止动部,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镜腿背离所述设备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止动部连接,且驱动所述止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镜腿之间的夹角为α;在所述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镜腿之间的夹角为β,β<α≤18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公开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智能眼镜,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输入;在所述控制输入为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止动部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控制输入为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止动部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公开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智能眼镜,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输入;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输入为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止动部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控制输入为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止动部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公开一种智能眼镜,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公开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眼镜包括设备本体、镜腿、止动部和驱动机构,设备本体上设有摄像头。其中,通过镜腿使智能眼镜能够佩戴于用户耳部,止动部与镜腿背离设备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驱动机构与止动部连接,且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止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止动部与镜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α≤180°,从而在常规佩戴过程中防止止动部与用户之间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在止动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止动部与镜腿之间的夹角为β,β<α,进而通过减小止动部与镜腿之间的夹角,使智能眼镜处于被穿戴状态时,止动部与用户耳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互配合效果,进而使智能眼镜与用户的头部形成较好的相对固定关系,防止用户运动过程中因智能眼镜与用户头部发生相对运动,提升摄像头形成的图像或影像的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在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的镜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中镜腿与止动部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设备本体、110-电源键、120-控制键、200-镜腿、210-镜腿本体、211-内侧、212-底侧、220-挂耳、300-止动部、400-检测部、500-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眼镜,其包括设备本体100、镜腿200、止动部300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设备本体100上设置有摄像头500,摄像头500使得智能眼镜具备拍摄功能,摄像头500的尺寸和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摄像头5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可选地,摄像头500可以设置在智能眼镜中与用户视线平行,从而在用户佩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眼镜时,使用户可以通过扭头等方式获取所需方向的场景的图像,使用简便快捷。可选地,摄像头500可以设置在设备本体100的镜框上。当然,智能眼镜中通常还设置有电池等供能部件,通过使摄像头500与电池等部件连接,可以保证摄像头500能够正常工作;或者,还可以借助光电池等为摄像头500供能。另外,可以为摄像头500配设电源键110等开关装置,以通过开关装置控制摄像头500的工作状态,或者,也可以通过声控等其他方式控制摄像头500的工作状态。镜腿200的一端与设备本体100连接,设备本体100可以包括镜框,镜腿200的一端可以与镜框连接,以形成智能眼镜的框架。镜腿200和镜框均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形成,镜框可以为半框结构或全框结构,本专利技术不对镜腿200和镜框的形状和尺寸等实际情况进行限定。镜腿200的数量通常为两组,两组镜腿200各自背离设备本体100的一端均可以与用户耳部配合,以通过两组镜腿200和设备本体100配合,实现智能眼镜的被佩戴目的。镜腿200可以通过铰链等结构与镜框连接,以便于用户在不需要佩戴智能眼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镜腿200相对折叠,降低智能眼镜的收纳难度。需要说明的是,一组镜腿200中可以包括一根镜腿200,或者,在折叠式眼镜中,一组镜腿200可以包括多根镜腿200,多根镜腿200可拆卸连接。为了便于下文描述,均以镜腿200包括一根镜腿200为例进行描述。止动部300与镜腿200背离设备本体100的一端活动连接,也即,止动部300设置在镜腿200中与用户耳部相互配合的端部处,保证止动部300能够与用户耳部相互配合。其中,止动部300可以位于镜腿200中背离设备本体100的一端的最末端,或者,止动部300也可以位于镜腿200相背两端之间,且与两个端部的末端均具有设定间距。止动部30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形成,可选地,止动部300为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本体(100),所述设备本体(100)设有摄像头(500);/n镜腿(200),所述镜腿(200)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100)连接,所述镜腿(200)的另一端用于与用户耳部配合;/n止动部(300),所述止动部(300)与所述镜腿(200)背离所述设备本体(100)的一端活动连接;/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止动部(300)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止动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n在所述止动部(3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300)与所述镜腿(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在所述止动部(3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300)与所述镜腿(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β<α≤1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100),所述设备本体(100)设有摄像头(500);
镜腿(200),所述镜腿(200)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100)连接,所述镜腿(200)的另一端用于与用户耳部配合;
止动部(300),所述止动部(300)与所述镜腿(200)背离所述设备本体(100)的一端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止动部(300)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止动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止动部(3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300)与所述镜腿(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在所述止动部(3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300)与所述镜腿(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β<α≤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检测部(400),所述检测部(400)检测所述摄像头(500)的抖动幅度,在所述抖动幅度不满足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止动部(300)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400)为陀螺仪,所述陀螺仪安装于所述摄像头(5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眼镜具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为处于被穿戴状态下的所述智能眼镜中与用户接触的区域,所述检测部(400)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智能眼镜的所述接触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200)具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为处于被穿戴状态下的所述智能眼镜中与用户接触的区域,所述检测部(400)为压力传感器,所述镜腿(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镜腿(200)上均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位于所述镜腿(200)的所述接触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忠胡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