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包括车斗,所述车斗一侧设置有后门,所述后门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后门侧面下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车斗一侧底端设置有合页,所述车斗底面一侧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内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设置有二级顶杆,所述二级顶杆底端设置有一级顶杆,所述一级顶杆底端设置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一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盘端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两端设置有轮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便于将车斗内装载的建筑材料卸下来,且残余极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运输车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
技术介绍
手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它是一切车辆的始祖。虽然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手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不同用途的手推车都有着不同的车体结构。通用四轮手推车多半有一个载货平台。专用手推车则结构繁多,有的车体制成箱形,适于搬运重量轻而便于装卸的物品;有的车体伸出托架,便于安放杆、轴和管子等零件;有的车体形状完全与货物吻合,如气瓶车;有的十分小巧,可以折叠,便于携带;有的为便于装卸桶装液体、纸卷等筒状货物,车体上有两条扁钢形成低矮斜面,以利于筒状物滚上滚下,如筒状货物装卸车。现代手推车都装有滚动轴承,车轮用实心轮胎或充气轮胎。手推车根据使用的不同需求,有不同的规格(比如:有单层,双层,手拉用,手推用等),选用时候需要根据载重的物体重量与物体尺寸大小做合理选择。手推车的种类还包括双轮车和单轮车,在我国的个别农村和山区还有木架单轮车都沿用。木架单轮车在我国的解放战争的支前运动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手推车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存在多种材质:不锈钢、钢制、塑料、铝制等等。钢制推车广泛用于建筑业,主要用于运输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但是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存在以下问题:1、车斗内装载的建筑材料不易卸出来,需要工人花费很大的力量将推车立起,才能将车斗内的建筑材料完全卸出,既麻烦也费力。2、车斗的后侧无法打开,导致卸出建筑材料时基本上都会有建筑材料残留在车斗内,导致搬运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包括车斗,所述车斗一侧设置有后门,所述后门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后门侧面下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车斗一侧底端设置有合页,所述车斗底面一侧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内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设置有二级顶杆,所述二级顶杆底端设置有一级顶杆,所述一级顶杆底端设置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一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盘端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两端设置有轮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滑槽、插柱、底座与固定槽,所述底板背面与后门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固定设置在底板正面,所述插柱贯穿滑槽内部,所述插柱外表面与滑槽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座背面与车斗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与底座正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合页上侧与车斗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合页下侧与底盘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车斗一侧通过合页与底盘一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耳板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耳板分别设置于车斗底面前侧与后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贯穿两组耳板表面,所述固定轴两端与两组耳板内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贯穿车斗一侧上端与后门上端,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车斗一侧上端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后门通过转轴与车斗一侧上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推杆底端贯穿底盘表面,所述液压推杆顶端与一级顶杆底端套接,所述一级顶杆顶端与二级顶杆底端套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推杆、一级顶杆与二级顶杆皆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液压推杆、一级顶杆与二级顶杆关于底盘中线处对称设置,所述固定轴分别贯穿两组二级顶杆顶端,所述固定轴与二级顶杆顶端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通过设置在固定座内的液压顶杆推动一级顶杆,一级顶杆推动二级顶杆,二级顶杆推动固定轴,通过固定轴与耳板的固定连接,将耳板上端的车斗顶起,车斗一侧下端通过合页与底盘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车斗一端被液压推杆顶起,可以将车斗内的建筑材料卸出。2、该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通过与后门正面下侧固定连接的底板将滑槽与插柱固定在后门外表面,通过与车斗一侧表面固定连接的底座将固定槽固定,将插柱在滑槽内向下滑动,可以将插柱下端插入固定槽内表面,从而将后门与车斗一侧底端固定连接,将插柱在滑槽内向上滑动,可以使插柱下端与固定槽内表面分离,可以将后门通过转轴向外打开,从而将车斗内的建筑材料卸出,做到基本不留残余,较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车斗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底盘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斗;2、后门;3、转轴;4、固定装置;41、底板;42、滑槽;43、插柱;44、底座;45、固定槽;5、合页;6、耳板;7、固定轴;8、二级顶杆;9、一级顶杆;10、液压推杆;11、固定座;12、底盘;13、背板;14、把手;15、轮轴;16、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包括车斗1,车斗1一侧设置有后门2,后门2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3,后门2侧面下部设置有固定装置4,车斗1一侧底端设置有合页5,车斗1底面一侧设置有耳板6,耳板6内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轴7,固定轴7外表面设置有二级顶杆8,二级顶杆8底端设置有一级顶杆9,一级顶杆9底端设置有液压推杆10,液压推杆10底端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端设置有底盘12,底盘12一端设置有背板13,背板13侧面设置有把手14,底盘12端设置有轮轴15,轮轴15两端设置有轮子16。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4包括底板41、滑槽42、插柱43、底座44与固定槽45,底板41背面与后门2正面固定连接,滑槽42固定设置在底板41正面,插柱43贯穿滑槽42内部,插柱43外表面与滑槽42内表面滑动连接,底座44背面与车斗1一侧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槽45与底座44正面固定连接;合页5上侧与车斗1一侧底端固定连接,合页5下侧与底盘12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车斗1一侧通过合页5与底盘12一端转动连接;耳板6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耳板6分别设置于车斗1底面前侧与后侧;固定轴7两端分别贯穿两组耳板6表面,固定轴7两端与两组耳板6内表面固定连接;转轴3贯穿车斗1一侧上端与后门2上端,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包括车斗(1),所述车斗(1)一侧设置有后门(2),所述后门(2)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3),所述后门(2)侧面下部设置有固定装置(4),所述车斗(1)一侧底端设置有合页(5),所述车斗(1)底面一侧设置有耳板(6),所述耳板(6)内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外表面设置有二级顶杆(8),所述二级顶杆(8)底端设置有一级顶杆(9),所述一级顶杆(9)底端设置有液压推杆(10),所述液压推杆(10)底端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端设置有底盘(12),所述底盘(12)一端设置有背板(13),所述背板(13)侧面设置有把手(14),所述底盘(12)端设置有轮轴(15),所述轮轴(15)两端设置有轮子(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包括车斗(1),所述车斗(1)一侧设置有后门(2),所述后门(2)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3),所述后门(2)侧面下部设置有固定装置(4),所述车斗(1)一侧底端设置有合页(5),所述车斗(1)底面一侧设置有耳板(6),所述耳板(6)内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外表面设置有二级顶杆(8),所述二级顶杆(8)底端设置有一级顶杆(9),所述一级顶杆(9)底端设置有液压推杆(10),所述液压推杆(10)底端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端设置有底盘(12),所述底盘(12)一端设置有背板(13),所述背板(13)侧面设置有把手(14),所述底盘(12)端设置有轮轴(15),所述轮轴(15)两端设置有轮子(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底板(41)、滑槽(42)、插柱(43)、底座(44)与固定槽(45),所述底板(41)背面与后门(2)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42)固定设置在底板(41)正面,所述插柱(43)贯穿滑槽(42)内部,所述插柱(43)外表面与滑槽(42)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座(44)背面与车斗(1)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45)与底座(44)正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5)上侧与车斗(1)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合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平,程志坚,石振,
申请(专利权)人:朱世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