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09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第一、二、三及四透镜,各透镜都具有一物侧面及一像侧面。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且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具有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至少其中之一为非球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皆为非球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用于光学摄影成像,在缩短镜头系统长度的条件下,于摄远或摄近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1610388133.X,申请日是2016年06月02日,专利技术名称是:光学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头,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例如手机、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位助理、车用摄影装置等),追求轻薄短小的脚步也未曾放慢,因此光学镜头等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在规格上也必须持续提升,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光学镜头最重要的特性不外乎就是成像质量与体积。其中,就成像质量而言,随着影像感测技术之进步,消费者对于成像质量等的要求也将更加提高,因此在光学镜头设计领域中,除了追求镜头薄型化,同时也必须兼顾镜头成像质量及性能。为了满足对较远或较近物体摄像的需求,现有光学镜头多搭配音圈马达(VoiceCoilMotor,VCM),藉由音圈马达调整成像面的位置来达到自动对焦的功能。然而,光学镜头设计并非单纯将成像质量佳的镜头等比例缩小就能制作出兼具成像质量与微型化的光学镜头,设计过程不仅牵涉到材料特性,还必须考量到制作、组装良率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n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n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n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n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n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n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HFOV≦25°,
其中,HFOV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半视场角。


2.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HFOV≦25°,
其中,HFOV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半视场角。


3.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HFOV≦25°,
其中,HFOV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半视场角。


4.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HFOV≦25°,
其中,HFOV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半视场角。


5.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HFOV≦25°,
其中,HFOV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半视场角。


6.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1≦EFL/TTL,
其中,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焦距,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到该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


7.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1≦EFL/TTL,
其中,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焦距,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到该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


8.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1≦EFL/TTL,
其中,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焦距,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到该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


9.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多个透镜,该些透镜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测沿该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为该物侧到该像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三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
该第三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二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
该第四透镜为该像侧到该物侧数来第一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以及
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有一可变间隙在透镜之间,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符合:
1≦EFL/TTL,
其中,E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系统焦距,T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文赵伟志李凤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