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和基于其的光缆开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50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包括光缆本体和用于开剥光缆本体的光缆开剥装置,光缆本体包括光缆加强件、光纤和外护套,在外护套上且位于光纤的左右两侧开有分离间隙,在每个分离间隙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上分别开有光缆分离槽;光缆开剥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装有上刀具和下刀具,使用时,两上刀具和两下刀具的距离均与所述光缆分离槽的距离匹配;在壳体的另一侧开有穿孔,在开剥时将光缆穿过穿孔,保证光缆分离槽刚好位于刀具的位置,随后在刀具与光缆在相对运动时,可以顺利的将光缆进行分离,切割分离后,会形成含光纤部分和两个含加强件部分,降低了光缆尺寸,方便在管道内敷设,同时不会影响光缆内光纤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和基于其的光缆开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和基于其的光缆开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蝶形引入光缆主要用于室内光纤入户的引入,但是在引入过程中部分光缆可能会采用穿管的方式敷设,但是管道中使用空间有限,只有进一步减小光缆尺寸以及其在管道中的摩擦力,才能够保证在管道中的顺利敷设。但是直接将光缆尺寸降低,会使在管道外部敷设的光缆保护性能变差,可能存在被破坏的风险,从而影响光缆内光纤的传输性能。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蝶形引入光缆,在进入管道敷设前降低光缆尺寸以及其摩擦力,便于在管道内敷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方便光缆的分离,降低光缆尺寸,方便在管道内敷设,同时不会影响光缆内光纤的传输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开剥方法,用于对所述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进行切割,方法简单,易操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包括光缆本体和用于开剥光缆本体的光缆开剥装置;光缆本体包括光缆加强件、光纤和外护套,外护套包裹在光纤和光缆加强件外;在外护套上且位于光纤的左右两侧开有分离间隙,在每个分离间隙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上分别开有光缆分离槽;光缆开剥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一侧开有U型槽,在U型槽的上内壁上装有两个上刀具,在U型槽的下内壁上装有两个下刀具,上刀具和下刀具形成的四个刀具用于切割所述光缆本体的四个光缆分离槽;在壳体另一侧开有供所述光缆本体穿过的穿孔。进一步,分离间隙位于光纤和光缆加强件中间。进一步,分离间隙的横截面为矩形。进一步,在光纤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上开有光纤撕裂槽,光纤撕裂槽的横截面为“V”形。进一步,光缆分离槽的横截面为形,在靠近光纤的一侧为直角边。进一步,在外护套一侧还设有包裹在外护套内的光缆增强件。进一步,分离后的含光纤部分的光缆尺寸为2mm×1.6mm。进一步,在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手持部。进一步,在U型槽的上下内壁上均设有刀具调节槽,上刀具和下刀具均装在刀具调节槽中。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基于所述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的光缆开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缆通过穿孔放入到光缆开剥装置中,随后调整上刀具和下刀具的位置,将上刀具和下刀具的刀刃对准光缆分离槽,再施加垂直于光缆表面的力,让刀刃嵌入光缆分离槽中,同时沿着光缆的方向滑动,最后将光缆分离成三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包括光缆本体和用于开剥光缆本体的光缆开剥装置,光缆本体包括光缆加强件、光纤和外护套,在外护套上且位于光纤的左右两侧开有分离间隙,在每个分离间隙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上分别开有光缆分离槽,分离间隙和光缆分离槽的位置相互匹配;光缆开剥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装有上刀具和下刀具,使用时,两上刀具和两下刀具的距离均与所述光缆分离槽的距离匹配;在壳体的另一侧开有穿孔,在开剥时将光缆穿过穿孔,保证光缆分离槽刚好位于刀具的位置,随后在刀具与光缆在相对运动时,可以顺利的将光缆进行分离。该光缆开剥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还能快速实现切割;当从光缆分离槽处切割时,切割线会朝着分离间隙的方向切割,使得切割更容易,切割效率更高,切割分离后,会形成含光纤部分和两个含加强件部分,降低了光缆尺寸,方便在管道内敷设,同时不会影响光缆内光纤的传输性能。进一步,光缆分离槽的横截面为形,在靠近光纤的一侧为直角边,这样在分离过程中切割方向只可能垂直向下,或者偏离向光缆加强件的方向,不会对光纤造成影响,同时保证分离加强件后的部分结构完整。进一步,在外护套一侧还加设了光缆增强件,提高了光缆的机械新能,可以用于对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进一步,在U型槽的上下内壁上均设有刀具调节槽,刀具可以在刀具调节槽中来回滑动,方便调整位置,使得刀具与光缆分离槽匹配。进一步,在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手持部,方便操作人员手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缆开剥方法,只需要将光缆穿入光缆开剥装置中,将刀具的刀刃对准光缆分离槽,再施加垂直于光缆表面的力,同时沿着光缆的方向滑动,最后将光缆分离成三部分,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对工人技术没有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的截面图;图2为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分离后的三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a)为分离后的含光纤部分的示意图,图2(b)为分离后的含加强件部分的示意图;图3为光缆分离槽的改进图;图4为自承式结构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缆开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其中,1为光缆加强件,2为光缆分离槽,3为分离间隙,4为光纤撕裂槽;5为光纤;6为外护套;7为光缆增强件,8为直角边,9为开剥的可能方向一,10为开剥的可能方向二;11为壳体,12为上刀具,13为下刀具,14为刀刃调节槽,15为手持部,16为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包括光缆本体和用于开剥光缆本体的光缆开剥装置。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包括光缆本体,光缆本体包括光缆加强件1、光纤5和外护套6,光缆加强件1对称设置于光纤5两侧,外护套6包裹在光纤5和光缆加强件1外,在光纤5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6上开有光纤撕裂槽4;在外护套6上且位于光纤5的左右两侧开有分离间隙3,在每个分离间隙3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6上分别开有光缆分离槽2。分离间隙3与光缆分离槽2的位置匹配,沿着分离间隙3切割时,可以切割至分离间隙3处,由于分离间隙3本身就是孔体,使得光缆快速切割完毕。其中光缆截面的尺寸为2mm×3mm,光纤5位于光缆的中心位置,在光纤5的上下两侧,设计有光纤撕裂槽4,在光纤5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分离间隙3,在每个分离间隙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计有光缆分离槽2。光缆分离槽2的位置要和分离间隙3的位置相匹配,便于从光缆分离槽2处将光缆分开。分离间隙3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尺寸设计为0.2mm×1.5mm,两根光缆加强件1位于分离间隙3的外侧。如图2所示,光缆在分离后,会形成如图2(a)所示的含光纤部分和图2(b)所示的两个含加强件部分,含光纤部分的结构尺寸为2mm×1.6mm,该尺寸结构兼具尺寸小和低摩擦的特点,方便在管道内敷设,节约布线空间。如图3所示为光缆分离槽的改进图,改进前的光缆分离槽2为“V”型,所以,在使用开剥装置开剥时,若稍有偏离,刀刃方向不一定垂直向下,方向可以是开剥的可能方向一9,开剥的可能方向二10,其中沿着开剥的可能方向一9,刀刃会朝向光缆加强件1的位置,其中沿着开剥的可能方向二10,刀刃可能会伤害到光纤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本体和用于开剥光缆本体的光缆开剥装置;/n光缆本体包括光缆加强件(1)、光纤(5)和外护套(6),外护套(6)包裹在光纤(5)和光缆加强件(1)外;在外护套(6)上且位于光纤(5)的左右两侧开有分离间隙(3),在每个分离间隙(3)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6)上分别开有光缆分离槽(2);/n光缆开剥装置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一侧开有U型槽,在U型槽的上内壁上装有两个上刀具(12),在U型槽的下内壁上装有两个下刀具(13),上刀具(12)和下刀具(13)形成的四个刀具用于切割所述光缆本体的四个光缆分离槽(2);在壳体(11)另一侧开有供所述光缆本体穿过的穿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本体和用于开剥光缆本体的光缆开剥装置;
光缆本体包括光缆加强件(1)、光纤(5)和外护套(6),外护套(6)包裹在光纤(5)和光缆加强件(1)外;在外护套(6)上且位于光纤(5)的左右两侧开有分离间隙(3),在每个分离间隙(3)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6)上分别开有光缆分离槽(2);
光缆开剥装置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一侧开有U型槽,在U型槽的上内壁上装有两个上刀具(12),在U型槽的下内壁上装有两个下刀具(13),上刀具(12)和下刀具(13)形成的四个刀具用于切割所述光缆本体的四个光缆分离槽(2);在壳体(11)另一侧开有供所述光缆本体穿过的穿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分离间隙(3)位于光纤(5)和光缆加强件(1)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分离间隙(3)的横截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蝶形引入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光纤(5)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外护套(6)上开有光纤撕裂槽(4),光纤撕裂槽(4)的横截面为“V”形。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锋张彬张义军朱勇刘胜县张乐龚博樊轩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