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05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处理器、电子锁、检测单元和报警器,其中信息获取单元与处理器之间双向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客户端相连接,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报警器和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服务器解锁速度慢的问题,能够快速准确地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车锁解锁操作,保证用车可靠性;此外根据客户端用户操作信息以及检测单元检测的数据,结合报警器与显示屏,能够有效提醒用户退车时注意车内的遗留物品,提升了用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锁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
技术介绍
共享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随之而来的是共享汽车的安全使用问题,目前共享汽车大多是通过移动客户端的相关应用程序自动进行解锁或上锁操作,并没有进行驾驶员与用户信息的一致性认证,容易发生驾驶员与真正解锁或上锁用户不一致的情况,导致非法驾车酿祸、用户遭受损失。目前的共享汽车大多采用蓝牙锁原理,将客户端的应用与车内蓝牙连接,经过服务器处理之后才能解锁,中国专利CN208646796U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共享汽车验证装置,通过服务器将车辆验证控制端与客户端相连接,这种解锁方式受限于信号与环境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复杂的解锁操作机制。此外,用户在归还停放共享汽车之后,通常共享汽车会立刻自动上锁,如果车内遗留有其他人员(尤其是儿童)或物品,一种情况是用户自己发现后重新通过客户端应用进行解锁,另一种情况则是用户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车内遗留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车内遗留物品被其他人取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受环境信号限制、能够快速进行用户验证、且具有上锁报警功能的共享汽车车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处理器、电子锁、检测单元和报警器,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与处理器之间双向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客户端相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和报警器,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NanoPC-T4开发板。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连接有存储特征信息的硬盘。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通过USB3.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通过HDMI2.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上设置有wifi通讯模块和控制芯片,所述wifi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客户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至信息获取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还分别与硬盘和检测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报警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芯片为RK3399芯片。进一步地,所述RK3399芯片的W31端口与wifi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RK3399芯片的P24端口与电子锁相连接,所述RK3399的P25端口与报警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车速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内座椅椅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和显示屏均安装在汽车左侧的B柱位置,所述显示屏安装在信息获取单元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为高清摄像头。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客户端的用户用车信息通过wifi通讯模块传递给控制芯片,触发信息获取单元开始工作,同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当前采集的人脸图像,信息获取单元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传递给控制芯片,由控制芯片依次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图像裁切和人脸识别,以输出人脸特征信息,控制芯片计算该人脸特征信息与硬盘中存储的人脸特征信息之间的欧式距离,若得到的欧式距离小于预设值,则控制芯片输出解锁命令给电子锁,同时输出解锁数据给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示“解锁成功”的提示消息,以完成共享汽车的解锁操作,若没有得到小于预设值的欧式距离,则控制芯片不输出解锁命令给电子锁,同时输出解锁数据给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示“验证不通过、解锁失败”的提示消息;汽车解锁之后,触发检测单元工作,检测单元分别检测车速和座椅上的压力,当控制芯片通过wifi通讯模块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用户退车信息时,若此时车速为0且座椅上存在压力,则控制芯片输出报警命令给报警器,同时输出报警数据给显示屏,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显示屏上显示“注意车内有无遗留人员或物品”的提示消息,从而提示用户有物品或人员遗留在车内,若此时车速为0且座椅上不存在压力,则控制芯片不输出报警命令给报警器,并输出上锁命令给电子锁,使共享汽车在用户退车之后自动上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通过wifi通讯模块建立客户端与车锁装置的连接,利用硬盘存储特征信息,并将硬盘与处理器连接,以进行人脸识别,解决了服务器解锁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解锁准确度,保证用车可靠性。二、本技术基于客户端的用户操作信息,检测单元实时监测的车速和车内座椅上的压力,结合报警器以及显示屏,能够避免用户退车后车内存在遗留人员或物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控制芯片的外围连接示意图;其中:1、信息获取单元,2、处理器,21、wifi通讯模块,22、硬盘,23、控制芯片,3、电子锁,4、检测单元,5、报警器,6、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处理器2、电子锁3、检测单元4、报警器5和显示屏6,其中,信息获取单元1与处理器2之间双向连接,信息获取单元1将其采集的用户信息传递给处理器2,处理器2根据客户端的用户操作信息,以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的工作状态;检测单元4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1,检测单元4包括车速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内座椅椅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车速和座椅压力数据,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2;处理器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3、报警器5和显示屏6,处理器2通过对采集的用户信息进行处理和人脸识别,结合客户端的用户操作信息和检测单元4检测的数据,以分别输出控制命令给电子锁3、报警器5和显示屏6。具体的,处理器2连接有存储特征信息的硬盘22,处理器2上设置有wifi通讯模块21和控制芯片23,wifi通讯模块21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并将客户端的数据传递给控制芯片23,控制芯片23的输入端连接至信息获取单元1的输出端,控制芯片23的输入端还分别与硬盘22和检测单元4相连接,控制芯片2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3、报警器5和显示屏6;信息获取单元1和显示屏6均安装在汽车左侧的B柱位置,且显示屏6位于信息获取单元1的下方,以方便采集用户信息并能直观展示当前解锁状态给用户,处理器2采用NanoPC-T4开发板,信息获取单元1采用高清摄像头,报警器5采用声光报警器。如图2所示,信息获取单元1通过USB3.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2,显示屏6通过HDMI2.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2,处理器2上的控制芯片23采用RK3399芯片,如图3所示,RK3399的芯片的外围接口中,W31端口连接wifi通讯模块21,P24端口连接电子锁3,P25端口连接报警器5。通过移植深度学习模型到RK3399,从而完成人脸识别解锁,基于高清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检测到人脸后获取人脸位置信息,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处理器(2)、电子锁(3)、检测单元(4)和报警器(5),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与处理器(2)之间双向连接,所述处理器(2)的输入端与客户端相连接,所述检测单元(4)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2),所述处理器(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3)和报警器(5),所述处理器(2)还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处理器(2)为NanoPC-T4开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处理器(2)、电子锁(3)、检测单元(4)和报警器(5),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与处理器(2)之间双向连接,所述处理器(2)的输入端与客户端相连接,所述检测单元(4)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2),所述处理器(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3)和报警器(5),所述处理器(2)还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处理器(2)为NanoPC-T4开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2)连接有存储特征信息的硬盘(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通过USB3.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6)通过HDMI2.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2)上设置有wifi通讯模块(21)和控制芯片(23),所述wifi通讯模块(21)的输入端连接至客户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控制芯片(23),所述控制芯片(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慧林方志军高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