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04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CD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包括定位板、调节装置、LCD车载屏、限位框体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调节装置的顶部连接,调节装置的底部与限位框体的顶部连接,定位装置位于限位框体的内侧,LCD车载屏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装置相对的面连接,调节装置3包括支撑架301、限位环302、限位柱303、限位栓304、限位座305和定位环306,支撑架301的底部内侧与限位环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驾驶员无法对车载LCD屏的角度进行调整,以及无法对车载LCD屏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无法察看车载LCD屏屏幕上画面,造成车载LCD使用需求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
本技术涉及LCD屏
,具体为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LCD屏在使用的时候,均固定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无法对车载LCD屏的角度进行调整,以及无法对车载LCD屏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无法察看车载LCD屏屏幕上画面,造成车载LCD使用需求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达到驾驶员便于对车载LCD屏的角度和倾斜度进行调整,以便于驾驶员在车内任一位置处都能够清楚的观察到LCD屏屏幕上画面,增强LCD屏的使用需求,也为车辆提供趣味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包括定位板、调节装置、LCD车载屏、限位框体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调节装置的顶部连接,调节装置的底部与限位框体的顶部连接,定位装置位于限位框体的内侧,LCD车载屏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装置相对的面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限位环、限位柱、限位栓、限位座和定位环,支撑架的底部内侧与限位环的外表面连接,限位环的内壁与限位柱的外表面连接,限位柱的底部与限位座的内壁连接,限位座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环相对的面连接,定位环的内壁与限位栓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座和限位柱的内壁均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限位栓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定位板的底部连接,定位板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孔,限位座的底部与限位框体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滑块、支撑座和防滑垫,两侧的复位弹簧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支撑座相背的面连接,两侧的支撑座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防滑垫相背的面连接,支撑座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滑块相对的面连接,限位框体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两侧的复位弹簧相背的面分别与限位框体的内侧左壁和右壁连接,两侧的防滑垫相对的面分别与LCD车载屏的两侧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汽车驾驶室内设置预埋件,以便与定位板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内,因预埋件与定位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只需将固定螺栓转入定位孔内,通过限位柱与限位环螺纹连接,因此可改变限位框体的角度,以及只需转动限位栓,便可调整限位柱和限位座的角度,因限位栓的外表面与定位环的内壁螺纹连接,达到驾驶员便于对车载LCD屏的角度和倾斜度进行调整,以便于驾驶员在车内任一位置处都能够清楚的观察到LCD屏屏幕上画面,增强LCD屏的使用需求,也为车辆提供趣味性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定位装置的设置便于对LCD车载屏进行拆装,首先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再通过复位弹簧具备伸展性,支撑座在限位框体的内部能够进行稳定运动,因此两侧的防滑垫对LCD车载屏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便于驾驶人员进行观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定位板、2定位孔、3调节装置、4LCD车载屏、5限位框体、6定位装置、301支撑架、302限位环、303限位柱、304限位栓、305限位座、306定位环、601复位弹簧、602滑槽、603滑块、604支撑座、605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包括定位板1、调节装置3、LCD车载屏4、限位框体5和定位装置6,定位板1的底部与调节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调节装置3的底部与限位框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定位装置6位于限位框体5的内侧,LCD车载屏4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装置6相对的面卡接。进一步,调节装置3包括支撑架301、限位环302、限位柱303、限位栓304、限位座305和定位环306,支撑架301的底部内侧与限位环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环302的内壁与限位柱3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限位柱303的底部与限位座305的内壁活动连接,限位座305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环306相对的面固定连接,定位环306的内壁与限位栓3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进一步,限位座305和限位柱303的内壁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限位栓30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进一步,支撑架301的顶部与定位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定位板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2,限位座305的底部与限位框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定位装置6包括复位弹簧601、滑块603、支撑座604和防滑垫605,两侧的复位弹簧601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支撑座604相背的面固定连接,两侧的支撑座604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防滑垫605相背的面固定连接,支撑座604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滑块603相对的面固定连接,限位框体5的内壁开设有滑槽602,滑槽602的内壁与滑块60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进一步,两侧的复位弹簧601相背的面分别与限位框体5的内侧左壁和右壁固定连接,两侧的防滑垫605相对的面分别与LCD车载屏4的两侧卡接。在使用时,定位装置6的设置便于对LCD车载屏4进行拆装,首先滑块603在滑槽602内部滑动,再通过复位弹簧601具备伸展性,支撑座604在限位框体5的内部能够进行稳定运动,因此两侧的防滑垫605对LCD车载屏4起到固定作用,通过在汽车驾驶室内设置预埋件,以便与定位板2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内,因预埋件与定位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2,只需将固定螺栓转入定位孔2内,通过限位柱303与限位环302螺纹连接,因此可改变限位框体5的角度,以及只需转动限位栓304,便可调整限位柱303和限位座305的角度,因限位栓304的外表面与定位环306的内壁螺纹连接。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在汽车驾驶室内设置预埋件,以便与定位板2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内,因预埋件与定位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2,只需将固定螺栓转入定位孔2内,通过限位柱303与限位环302螺纹连接,因此可改变限位框体5的角度,以及只需转动限位栓304,便可调整限位柱303和限位座305的角度,因限位栓304的外表面与定位环306的内壁螺纹连接,达到驾驶员便于对车载LCD屏的角度和倾斜度进行调整,以便于驾驶员在车内任一位置处都能够清楚的观察到LCD屏屏幕上画面,增强LCD屏的使用需求,也为车辆提供趣味性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定位装置6的设置便于对LCD车载屏4进行拆装,首先滑块603在滑槽602内部滑动,再通过复位弹簧601具备伸展性,支撑座604在限位框体5的内部能够进行稳定运动,因此两侧的防滑垫605对LCD车载屏4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便于驾驶人员进行观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包括定位板(1)、调节装置(3)、LCD车载屏(4)、限位框体(5)和定位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的底部与调节装置(3)的顶部连接,调节装置(3)的底部与限位框体(5)的顶部连接,定位装置(6)位于限位框体(5)的内侧,LCD车载屏(4)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装置(6)相对的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包括定位板(1)、调节装置(3)、LCD车载屏(4)、限位框体(5)和定位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的底部与调节装置(3)的顶部连接,调节装置(3)的底部与限位框体(5)的顶部连接,定位装置(6)位于限位框体(5)的内侧,LCD车载屏(4)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装置(6)相对的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支撑架(301)、限位环(302)、限位柱(303)、限位栓(304)、限位座(305)和定位环(306),支撑架(301)的底部内侧与限位环(302)的外表面连接,限位环(302)的内壁与限位柱(303)的外表面连接,限位柱(303)的底部与限位座(305)的内壁连接,限位座(305)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定位环(306)相对的面连接,定位环(306)的内壁与限位栓(304)的外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车载LCD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305)和限位柱(303)的内壁均设置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民杰蔡国泰贾万武马志政李文桃马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旭璟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