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99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该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副油箱、油泵、通气管一、通气管二、进油管一、进油管二、加油管、三通接头,主油箱设置有进油口一、通气口一、液位传感器、定位架一,定位架一与主油箱连接,液位传感器设置进油口三、回油口、出油口一;副油箱包括进油口二、出油口二、通气口二、定位架二,定位架二与副油箱连接;进油口一连接有进油管一,进油口二连接有进油管二,他们还连接加油管,通气口一连接有通气管一,通气口二连接有通气管二,通气管一与通气管二通过三通接头连接通气管三。通过副油箱给主油箱供油,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行驶里程,并且通过油泵可以极大提高副油箱中燃油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供油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不同于国内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很多国外地区交通不发达,长途客运更多地依赖汽车客运,同时因基础设施薄弱,加油站稀少,单油箱汽车难以满足长途客运的需求,汽车客运需要更好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油箱系统,以增加长途汽车的续航能力。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副油箱、油泵、通气管一、通气管二、进油管一、进油管二、加油管、三通接头,所述主油箱设置有进油口一、通气口一、液位传感器、定位架一,所述定位架一有多个且与所述主油箱连接,所述主油箱上端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进油口三、回油口、出油口一;所述副油箱包括进油口二、出油口二、通气口二、定位架二,所述定位架二有多个且与所述副油箱连接;所述进油口一连接有所述进油管一,所述进油口二连接有所述进油管二,所述进油管一与所述进油管二连接于所述加油管,所述通气口一连接有所述通气管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副油箱、油泵、通气管一、通气管二、进油管一、进油管二、加油管、三通接头,所述主油箱设置有进油口一、通气口一、液位传感器、定位架一,所述定位架一有多个且与所述主油箱连接,所述主油箱上端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进油口三、回油口、出油口一;所述副油箱包括进油口二、出油口二、通气口二、定位架二,所述定位架二有多个且与所述副油箱连接;所述进油口一连接有所述进油管一,所述进油口二连接有所述进油管二,所述进油管一与所述进油管二连接于所述加油管,所述通气口一连接有所述通气管一,所述通气口二连接有所述通气管二,所述通气管一与所述通气管二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副油箱、油泵、通气管一、通气管二、进油管一、进油管二、加油管、三通接头,所述主油箱设置有进油口一、通气口一、液位传感器、定位架一,所述定位架一有多个且与所述主油箱连接,所述主油箱上端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进油口三、回油口、出油口一;所述副油箱包括进油口二、出油口二、通气口二、定位架二,所述定位架二有多个且与所述副油箱连接;所述进油口一连接有所述进油管一,所述进油口二连接有所述进油管二,所述进油管一与所述进油管二连接于所述加油管,所述通气口一连接有所述通气管一,所述通气口二连接有所述通气管二,所述通气管一与所述通气管二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连接有通气管三,所述通气管三连接至所述加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为塑料油箱、所述副油箱为金属油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双油箱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油泵控制电路,所述油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油泵将副油箱中燃油抽入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纪璞孙亚朱平凡刘文冯小军潘从金杨在奇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扬州亚星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