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秀丽专利>正文

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965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风速监测、风向板、湿度监测、粉尘采集、准化装置。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捋屑结构设有的限擦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对粉尘采集内部的残留样品做随时的滤除效果,继而避免该残留的样品因长期的逗留,导致其所检测结果失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汇套机构设有的环板配合作用下,有利于对经由捋屑结构汇集后的残留样品做分散式的规整分化,以避免出现集中性的滞留,同时在隔流套的配合下,对残留的样品做集中性的收纳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采集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也在人们的行为活动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为了确保人们所生活环境的质量,需要对其大气中的污染传播路径做详细的检测,从而进行有根据的高效处理。在利用设备对大气污染做传播路径的监测时,由于样品在利用该设备进行监测的同时,样品久置在设备内部时,其受到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监测物出现浓度的变化,导致监测出来的结果受到影响。在粉尘采集内部逗留的残留样品,因内部的气流鼓动作用下,被集中处理的残留样品较易随着鼓动的气流,滞留在粉尘采集内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利用设备对大气污染做传播路径的监测时,由于样品在利用该设备进行监测的同时,样品久置在设备内部时,其受到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监测物出现浓度的变化,导致监测出来的结果受到影响,在粉尘采集内部逗留的残留样品,因内部的气流鼓动作用下,被集中处理的残留样品较易随着鼓动的气流,滞留在粉尘采集内侧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风速监测、风向板、湿度监测、粉尘采集、准化装置,所述风速监测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风向板与风速监测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粉尘采集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湿度监测与粉尘采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准化装置设于粉尘采集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准化装置包括扁圆套、盖板、捋卸结构、汇套机构,所述盖板设于扁圆套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卸结构设于扁圆套内部并与盖板通过贴合相连接,所述汇套机构设于扁圆套内部外侧且下部位于捋卸结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盖板为绝缘材质且其表面呈光滑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捋卸结构包括矩形框、旋转轴、轨道、限位弹簧、失重滑块、活动套杆、限擦组件,所述旋转轴安装于矩形框内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轨道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旋转轴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滑块共设有两块且分别通过限位弹簧与轨道相连接,所述活动套杆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矩形框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限擦组件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盖板上表面并与活动套杆通过磁吸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失重滑块与限擦组件为同性磁质结构,所述活动套杆与失重滑块及限擦组件呈异性磁,有利于实现对粉尘采集表面做全面的捋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限擦组件包括拭板、滑条,所述拭板与活动套杆通过磁吸相连接,所述滑条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拭板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粉尘采集内部表面的样品做有秩序的及时滤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汇套机构包括扣框、环板、分接管、隔流套,所述环板设于扣框内侧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分接管共设有四根且分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与环板内侧壁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所述隔流套设于扣框内中部并与分接管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残次品做收纳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环板包括单项吸附孔、隔条,所述单项吸附孔设有若干个且分别设于环板表面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条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板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避免汇集后的残留样品做分散式的规分,避免出现集中性的滞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隔流套为绝缘材质且其内部气流呈吸附状,有利于实现对样品残留做集中的收纳处理。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捋屑结构设有的限擦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对粉尘采集内部的残留样品做随时的滤除效果,继而避免该残留的样品因长期的逗留,导致其所检测结果失真。本专利技术在汇套机构设有的环板配合作用下,有利于对经由捋屑结构汇集后的残留样品做分散式的规整分化,以避免出现集中性的滞留,同时在隔流套的配合下,对残留的样品做集中性的收纳处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准化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捋卸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擦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汇套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环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设备主体-1、风速监测-2、风向板-3、湿度监测-4、粉尘采集-5、准化装置-6、扁圆套-6a、盖板-6b、捋卸结构-6c、汇套机构-6d、矩形框-6c1、旋转轴-6c2、轨道-6c3、限位弹簧-6c4、失重滑块-6c5、活动套杆-6c6、限擦组件-6c7、拭板-6c71、滑条-6c72、扣框-6d1、环板-6d2、分接管-6d3、隔流套-6d4、单项吸附孔-6d21、隔条-6d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风速监测2、风向板3、湿度监测4、粉尘采集5、准化装置6,所述风速监测2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风向板3与风速监测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粉尘采集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湿度监测4与粉尘采集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准化装置6设于粉尘采集5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准化装置6包括扁圆套6a、盖板6b、捋卸结构6c、汇套机构6d,所述盖板6b设于扁圆套6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卸结构6c设于扁圆套6a内部并与盖板6b通过贴合相连接,所述汇套机构6d设于扁圆套6a内部外侧且下部位于捋卸结构6c下方。如图2所示,所述盖板6b为绝缘材质且其表面呈光滑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捋卸结构6c包括矩形框6c1、旋转轴6c2、轨道6c3、限位弹簧6c4、失重滑块6c5、活动套杆6c6、限擦组件6c7,所述旋转轴6c2安装于矩形框6c1内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轨道6c3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旋转轴6c2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滑块6c5共设有两块且分别通过限位弹簧6c4与轨道6c3相连接,所述活动套杆6c6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矩形框6c1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限擦组件6c7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盖板6b上表面并与活动套杆6c6通过磁吸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失重滑块6c5与限擦组件6c7为同性磁质结构,所述活动套杆6c6与失重滑块6c5及限擦组件6c7呈异性磁,有利于实现对粉尘采集5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风速监测(2)、风向板(3)、湿度监测(4)、粉尘采集(5)、准化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监测(2)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风向板(3)与风速监测(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粉尘采集(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湿度监测(4)与粉尘采集(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准化装置(6)设于粉尘采集(5)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n所述准化装置(6)包括扁圆套(6a)、盖板(6b)、捋卸结构(6c)、汇套机构(6d),所述盖板(6b)设于扁圆套(6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卸结构(6c)设于扁圆套(6a)内部并与盖板(6b)通过贴合相连接,所述汇套机构(6d)设于扁圆套(6a)内部外侧且下部位于捋卸结构(6c)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风速监测(2)、风向板(3)、湿度监测(4)、粉尘采集(5)、准化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监测(2)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风向板(3)与风速监测(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粉尘采集(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湿度监测(4)与粉尘采集(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准化装置(6)设于粉尘采集(5)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准化装置(6)包括扁圆套(6a)、盖板(6b)、捋卸结构(6c)、汇套机构(6d),所述盖板(6b)设于扁圆套(6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捋卸结构(6c)设于扁圆套(6a)内部并与盖板(6b)通过贴合相连接,所述汇套机构(6d)设于扁圆套(6a)内部外侧且下部位于捋卸结构(6c)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b)为绝缘材质且其表面呈光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大气污染传播路径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卸结构(6c)包括矩形框(6c1)、旋转轴(6c2)、轨道(6c3)、限位弹簧(6c4)、失重滑块(6c5)、活动套杆(6c6)、限擦组件(6c7),所述旋转轴(6c2)安装于矩形框(6c1)内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轨道(6c3)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旋转轴(6c2)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滑块(6c5)共设有两块且分别通过限位弹簧(6c4)与轨道(6c3)相连接,所述活动套杆(6c6)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矩形框(6c1)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限擦组件(6c7)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钱秀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