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合抽水泵使用的渗透系数原位智能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渗透系数原位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配合抽水泵使用的渗透系数原位智能测量装置,属于水文地质勘察含水层渗透系数测量装置,应用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
技术介绍
确定岩(土)体的渗透系数是水利水电等工程勘察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水工)建筑物基础安全监测评估和地基基础处理不可缺少的定量参数。迄今为止。国内测定水文地质参数的主要手段为抽水试验法,其它还有注水试验法、水位恢复法等。国外对钻孔水文地质测试方法的研究比较普遍,方法较多,尤其是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往往需要了解的参数代表性范围及精度不同于水资源评价,一般希望通过简易、快速的现场试验获取岩(土)体的水文地质参数,其中以瞬间在钻孔中抽(注)水的快速微水试验法测量渗透系数应用较为广泛。该试验方法是通过测量井内瞬时微小水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测量井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参数的一种方法。其测量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以及水泵等。参数测量时,利用水泵在测量井中瞬时抽(注)一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抽水泵使用的渗透系数原位智能测量装置,具有位于地面的自动放线装置(1)、连接线缆(3),所述自动放线装置(1)具有绕线器(103)、线缆长度测量器(101)、计算机(106)、与该计算机连接的PLC可编程控制器(107)、直流电源(108)、驱动绕线器(103)的主动绕线滚筒旋转的电机(104)、电机驱动模块(109)、滑环(105)、支架(100),线缆长度测量器(101)具有从动绕线滚筒(101′)、编码器(102),从动绕线滚筒(101′)的转动轴与编码器(102)的转轴相连接,编码器(102)的信号输出端与PLC可编程控制器(1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2 CN 20201017175681.一种配合抽水泵使用的渗透系数原位智能测量装置,具有位于地面的自动放线装置(1)、连接线缆(3),所述自动放线装置(1)具有绕线器(103)、线缆长度测量器(101)、计算机(106)、与该计算机连接的PLC可编程控制器(107)、直流电源(108)、驱动绕线器(103)的主动绕线滚筒旋转的电机(104)、电机驱动模块(109)、滑环(105)、支架(100),线缆长度测量器(101)具有从动绕线滚筒(101′)、编码器(102),从动绕线滚筒(101′)的转动轴与编码器(102)的转轴相连接,编码器(102)的信号输出端与PLC可编程控制器(1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107)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109)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机驱动模块(109)的输出端与电机(104)电连接;连接线缆(3)绕过线缆长度测量器的从动绕线滚筒(101′)、绕线器(103)的主动绕线滚筒且连接线缆的尾端通过滑环(105)与PLC可编程控制器(10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抽水泵使用的渗透系数原位智能测量装置还具有位于观测井中的探头测量装置(2),所述探头测量装置(2)具有上压力传感器(201)、下压力传感器(202)、不锈钢套管(203);所述不锈钢套管(20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所述上压力传感器(201)和下压力传感器(202),即上压力传感器(201)的壳体和下压力传感器(202)的壳体分别与不锈钢套管(20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焊接而安置于不锈钢套管(203)中,上压力传感器(201)的中心部位具有线缆穿入孔(204),连接线缆(3)的前部通过所述线缆穿入孔(204)在不锈钢套管内分别与上压力传感器(201)、下压力传感器(202)电连接;连接线缆(3)与所述线缆穿入孔(204)处设有密封体(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抽水泵使用的渗透系数原位智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不锈钢套管(203)呈圆柱体形,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稳流装置(4),稳流装置(4)具有固定在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后部的一对稳流板即第一稳流板(401)和第二稳流板(401′)、固定在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前部的另一对稳流板即第三稳流板(402)和第四稳流板(402′),第一稳流板(401)、第二稳流板(401′)、第三稳流板(402)、第四稳流板(402′)为相同的曲面形状且皆呈纵向设置,第一稳流板(401)的左侧边与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稳流板(401′)的右侧边与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401)、第二稳流板(401′)呈相对设置,第一稳流板(401)右侧边、第二稳流板(401′)的左侧边皆向后倾斜且第一稳流板(401)右侧边与第二稳流板(401′)的左侧边的距离H″=(0.25~0.35)×D,D为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径尺寸;第三稳流板(402)的左侧边与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四稳流板(402′)的右侧边与不锈钢套管(20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三稳流板(402)、第四稳流板(402′)呈相对设置,第三稳流板(402)的右侧边、第四稳流板(402′)的左侧边皆向前倾斜且第三稳流板(402)的右侧边与第四稳流板(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红超,张发旺,张晓辉,李敏巍,韩占涛,王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