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佘秋勇专利>正文

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73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具有托轮座和托轮;托轮转动设置在托轮座上;还具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托轮座固定连接,支撑部上固定设有盒体,盒体上设有贯通腔;所述石墨块滑动设置在盒体的贯通腔内;所述盒体内设有压在石墨块的上端,驱使石墨块的下端从盒体伸出并始终紧贴托轮的圆周面的配重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石墨块及压紧组件的作用,使得石墨块获得持久压紧力,并润滑托轮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和故障率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窑是指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生产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的设备。它的技术性能和运转情况,在很多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因此回转窑的运行稳定和后期维护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回转窑已经在各个领域大量使用,如何保证滚圈、托轮的润滑,降低滚圈、托轮的磨损已成为回转窑使用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滚圈与托轮都是运动的,对于这类接触面润滑,传统的润滑方式有石墨润滑、稀油润滑、润滑脂润滑等方式。传统的密封方式存在安装复杂、结构复杂、造价贵、维护难度大、压紧力变化或高温易挥发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紧力持续恒定,润滑效果持续稳定,并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故障率低的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具有托轮座和托轮;托轮转动设置在托轮座上;还具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托轮座固定连接,支撑部上固定设有盒体,盒体上设有贯通腔;所述石墨块滑动设置在盒体的贯通腔内;所述盒体内设有压在石墨块的上端,驱使石墨块的下端从盒体伸出并始终紧贴托轮的圆周面的配重球。上述盒体的贯通腔呈向下倾斜状。上述盒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与侧板连接并与底板相对设置的盖板;所述贯通腔由底板、侧板和盖板围设而成;所述支撑部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侧的侧板上对称设有沿侧板延伸方向向上延伸的扣条;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扣条配合的扣槽;盖板通过扣槽与扣条的配合与侧板形成连接。上述侧板上沿贯通腔延伸方向设有多个用于观察石墨块位置的观察孔。上述盖板上也设有多个观察孔。盖板位于贯通腔一侧的表面设有用于将多个配重球分隔的分隔条。上述支撑部包括固定体和滑动体;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垂直延伸的调节长孔;滑动体的上端与盒体固定连接,滑动体的下端设有与调节长孔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滑动体与固定体通过调节螺栓穿过调节长孔与连接孔的配合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石墨这种材料耐高温、润滑特性好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滚圈、托轮的表面润滑,结合新颖、巧妙的重力压紧装置从而达到较好的润滑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配重球的自重持续压在石墨块上,再结合石墨块的自重,使得石墨块与托轮表面持续摩擦,不断在托轮表面形成石墨润滑层,从而让托轮与滚圈始终处于润滑状态。(3)本专利技术中盖板的组装方式,能够方便盒体的打开,从而便于配重球的取出和石墨块的更换。(4)本专利技术对于石墨块的压紧无需采用其他压紧装置,只需依靠配重球的重力即可完成压紧。并且盖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与扣条形成很好的配合连接,在后期更换石墨块时,只需将盖板向上提起,等盖板的扣槽与扣条脱离室,即可完成盖板的取下,从而让整个石墨块的更换更加方便,提高后期维护效率。(5)本专利技术通过观察孔能够对石墨块进行观察,便于后期及时更换。(6)本专利技术中支撑部通过调节长孔,可以进行升降调节,以满足需要。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具有托轮座1和托轮2;所述托轮座1上对称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托轮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轴承配合连接,托轮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托轮座1上;所述托轮座1上固定设有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支撑部31,支撑部31与托轮座1固定连接,支撑部31上固定设有盒体32;所述盒体32包括底板321,设置在底板321两侧的侧板322,以及与侧板322连接并与底板321相对设置的盖板323;底板321、侧板322和盖板323围设形成可供石墨块4在内滑动的贯通腔;所述盒体32的贯通腔呈向下倾斜状;所述支撑部31与底板3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31包括固定体311和滑动体312;所述固定体311上设有垂直延伸的调节长孔;滑动体312的上端与盒体32固定连接,滑动体312的下端设有与调节长孔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滑动体312与固定体311通过调节螺栓穿过调节长孔与连接孔的配合固定连接。贯通腔内且位于上端设有两个配重球5,两个配重球5由盖板323位于贯通腔一侧的表面的分隔条323-1分隔;配重球5在重力作用下作用于石墨块4的上端,石墨块4的下端在配重球5的作用下从盒体32伸出并紧贴托轮2的圆周面。两侧的侧板322上对称设有沿侧板延伸方向向上延伸的扣条322-1;所述盖板323上设有与扣条322-1配合的扣槽;盖板323通过扣槽与扣条322-1的配合与侧板322形成连接。所述侧板322上沿贯通腔延伸方向设有多个用于观察石墨块4位置的观察孔324。所述盖板323上也设有多个观察孔32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前进行石墨块4的安装:将盖板323沿盒体32向上滑动,等盖板323的扣槽与扣条322-1脱离后,即可取下盖板323,将石墨块4放入盒体32内,并盖上盖板323。从贯通腔的上端放入配重球5,配重球5将石墨块4压紧在托轮表面。润滑过程,见图5,:石墨块4在配重球5的重力作用下,紧贴于托轮2的圆周面。随着托轮2的转动,石墨块4在托轮2的圆周面上形成石墨润滑层。由于滚圈6与托轮2摩擦接触,因此石墨润滑层能够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后期维护:通过观察孔324可以实时观察石墨块4的磨损状态,当需要更换石墨块4时,只需将盖板323打开,然后依次将配重球5和余料的石墨块4取出,然后更换石墨块4即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具有托轮座(1)和托轮(2);托轮(2)转动设置在托轮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支撑部(31),支撑部(31)与托轮座(1)固定连接,支撑部(31)上固定设有盒体(32),盒体(32)上设有贯通腔;所述石墨块(4)滑动设置在盒体(32)的贯通腔内;所述盒体内设有压在石墨块(4)的上端,驱使石墨块(4)的下端从盒体(32)伸出并始终紧贴托轮(2)的圆周面的配重球(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具有托轮座(1)和托轮(2);托轮(2)转动设置在托轮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支撑部(31),支撑部(31)与托轮座(1)固定连接,支撑部(31)上固定设有盒体(32),盒体(32)上设有贯通腔;所述石墨块(4)滑动设置在盒体(32)的贯通腔内;所述盒体内设有压在石墨块(4)的上端,驱使石墨块(4)的下端从盒体(32)伸出并始终紧贴托轮(2)的圆周面的配重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2)的贯通腔呈向下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2)包括底板(321),设置在底板(321)两侧的侧板(322),以及与侧板(322)连接并与底板(321)相对设置的盖板(323);所述贯通腔由底板(321)、侧板(322)和盖板(323)围设而成;所述支撑部(31)与底板(3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的石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侧板(322)上对称设有沿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秋勇
申请(专利权)人:佘秋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