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695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方法及系统,装置包括:接收器、处理器、电动机和导风装置;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所述目标角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来的所述目标角度,根据所述角度确定所述电动机的目标运行时间,并控制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使所述电动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目标运行时间,以使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风向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快速调整空调的风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涉及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过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家用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是家中很常见的家电,在使用空调时,为了使冷气准确的吹向用户,用户会调整空调的出风角度来使冷风吹向自己。如今,调整空调的出风角度需要打开空调的上下或左右摆风功能,一定时间后,当导风叶旋转到冷风的方向对准用户时,再停止摆风功能。然而,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调整风向,会消耗很多时间,通常在导风叶的旋转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才能够调整到适合的角度,因此,需要一种方式来快速调整空调的风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的调整空调的风向。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包括:接收器、处理器、电动机和导风装置;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所述目标角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来的所述目标角度,根据所述角度确定所述电动机的目标运行时间,并控制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使所述电动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目标运行时间,以使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风向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值确定所述导风装置的运行时间时,具体执行:确定当前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当前风向角度,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值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包括:齿轮、连杆和至少一个导风叶;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连杆相连接,可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杆做往复运动;所述连杆,用于带动至少一片导风叶往复摆动。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确定当前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当前风向角度,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时,具体执行:比较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若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角度,通过如下第一公式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若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大于所述目标角度,通过如下第二公式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其中,所述T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所述∠1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角度,所述∠2用于表示所述当前风向角度,所述R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机的转速,所述I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机和所述齿轮的转速比。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线发射器;每一个导风叶上固定有一个所述光线发射器;所述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与所述风向角度相同方向的光线,以使用户通过所述光线判断当前的出风角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空调器风向调整方法,包括:接收器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所述目标角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处理器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来的所述目标角度,根据所述角度确定所述导风装置的运行时间,将所述运行时间发送给所述导风装置;导风装置接收所述处理器发来的所述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调整风向角度。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值确定所述导风装置的运行时间,包括:确定当前所述导风装置的风向角度,根据所述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值计算出所述运行时间。优选地,所述确定当前所述导风装置的风向角度,根据所述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计算出所述运行时间,包括:比较所述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若所述风向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角度,通过如下第一公式计算出所述运行时间:若所述风向角度大于所述目标角度,通过如下第二公式计算出所述运行时间:所述T用于表示所述运行时间,所述∠1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角度,所述∠2用于表示所述风向角度,所述R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机的转速,所述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机和所述齿轮的转速比。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光线发射器发射与所述风向角度相同方向的光线,以使用户通过所述光线判断当前的出风角度。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空调器风向调整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提供了的风向调整装置、制冷单元和外部控制设备;所述外部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风向调整装置发送目标角度;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向所述风向调整装置的导风设备输送冷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方法及系统,装置包括:接收器、处理器、电动机和导风装置。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接收器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目标角度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为了使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风向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相对应,因此根据目标角度去确定电动机的运行时间,确定完毕后,控制电动机进行该运行时间的工作,以使电动机带动导风装置去调整风向。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收到的目标角度去精准控制出风方向直至风向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相对应,无需等待摆风装置摆到相应角度前的大量时间,实现了快速调整空调的风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风向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风向调整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包括:接收器101、处理器102、电动机103和导风装置104;接收器101与处理器102相连接,处理器102与电动机103相连接,电动机103用于驱动导风装置104运动;接收器101,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目标角度发送给处理器102;处理器102,用于接收接收器101发送来的目标角度,根据角度确定电动机103的目标运行时间,并控制电动机103带动导风装置104运动,使电动机103的运行时间等于目标运行时间,以使导风装置104导出气流的风向角度与目标角度相对应。如今在调整空调的风向时,需要按下空调遥控器的扫风按钮,空调的导风扇开始缓慢转动调整风向,直到运行一段时间后,正好风向为用户希望的风向时,再次按下扫风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处理器、电动机和导风装置;/n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n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所述目标角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n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来的所述目标角度,根据所述角度确定所述电动机的目标运行时间,并控制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使所述电动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目标运行时间,以使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风向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器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处理器、电动机和导风装置;
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来的目标角度,将所述目标角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来的所述目标角度,根据所述角度确定所述电动机的目标运行时间,并控制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导风装置运动,使所述电动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目标运行时间,以使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风向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值确定所述导风装置的运行时间时,具体执行:确定当前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当前风向角度,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值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装置,包括:齿轮、连杆和至少一个导风叶;
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连杆相连接,可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杆做往复运动;
所述连杆,用于带动至少一片导风叶往复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确定当前所述导风装置导出气流的当前风向角度,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时,具体执行:比较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若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角度,通过如下第一公式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



若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大于所述目标角度,通过如下第二公式计算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



其中,所述T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运行时间,所述∠1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角度,所述∠2用于表示所述当前风向角度,所述R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机的转速,所述I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机和所述齿轮的转速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