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气调节系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设备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被动房技术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异特征,受到广泛的关注。被动房技术中的空气调节系统集成了新风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当被动房开启混风模式时,经过蒸发器的冷风(温度低)与经过全热交换器的热风(温度高)在混风区混合,产生凝露,影响使用效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被送风风机吹出,影响用户体验。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混合风模式(新风+内循环制冷)下,混风区大量凝露的问题,采用了以下解决方案:在冷热风混合位置设置接水盘,送风风机蜗壳上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汇流到接水盘排出。但是该技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凝露问题,且多设置的接水盘增加了成本,如果蜗壳上的冷凝水过多,存在被送风风机吹出的风险。而且,当空气调节系统切入混风模式时,易造成室内气压不稳定,虽然该气压波动比较小,但是还是会对使用的舒适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被动房直接禁止混风模式,即制冷模式和新风模式不能同时开启,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内循环子系统、新风子系统、混风区、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子系统和所述内循环子系统的出风口均通过所述混风区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送风口连通,所述送风风机用于驱动所述混风区的空气排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所述排风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排向室外排风口;/n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基于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切入混风模式,以使所述内循环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周期性地切换开闭状态;/n在所述混风模式,基于新风流量和内循环流量的比值,控制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流量比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内循环子系统、新风子系统、混风区、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子系统和所述内循环子系统的出风口均通过所述混风区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送风口连通,所述送风风机用于驱动所述混风区的空气排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所述排风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排向室外排风口;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切入混风模式,以使所述内循环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周期性地切换开闭状态;
在所述混风模式,基于新风流量和内循环流量的比值,控制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流量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新风流量和内循环流量的比值,控制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流量比值,包括,应用公式
控制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流量比值;
其中,Fs为所述送风风机的流量,FP为所述排风风机的流量,k为所述新风流量和内循环流量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型号相同;
所述基于新风流量和内循环流量的比值,控制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流量比值,包括,应用公式
控制所述送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比值;
其中,n1为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n2为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切入混风模式,以使所述内循环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周期性地切换开闭状态,包括:
根据周期性信号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和所述内循环子系统开闭,所述周期性信号的每个周期包括在时间上顺次排布的第一段信号、第二段信号、第三段信号和第四段信号;其中
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段信号和第三段信号中的一个,控制所述内循环子系统送风,且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关闭;
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二段信号或所述第四段信号,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和所述内循环子系统均关闭;
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段信号和第三段信号中的另一个,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良,蒋贤国,梁洪启,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