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利用装置,它包括煅烧高炉和空气换热器,在煅烧高炉上方的煤气管和空气换热器的进气管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一台燃烧炉,空气换热器的热风管通过管路与高炉下方的煅烧室相通,在热风管与煅烧室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一个分支管,分支管与所述燃烧炉前端的煤气管相通,分支管上设有单向阀。高炉出口煤气经燃烧炉充分燃烧后,在空气换热器中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把通入高炉底部的一少部分热空气采用支路引入燃烧炉的进口,用于煤气预热,以维持燃烧热平衡,确保连续稳定运行,不需要外供热源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降低能源的消耗,现场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热能回收利用率高,充分利用热能,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钙镁磷肥生产中的新型热能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钙镁磷肥的生产中,将原料如矿石和焦炭等投入高炉中进行煅烧,煅烧后为半成品,其中煅烧后的高炉煤气经过除尘降温,通入热风炉再燃烧后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的热空气通入高炉助燃。现有技术中有考贝式热风炉装置和管式热风炉装置两种。考贝式热风炉装置的流程为高炉煤气始终经过二个考贝炉燃烧4小时,一个考贝炉换热2小时,进入燃烧炉前需要借助于燃煤点火车和助燃风机加热引燃煤气,这样间歇式的循环燃烧换热,操作上随之换向。其存在的缺点是需要外供煤加热来维持热平衡,间歇式操作,设备庞大,投资高,换热效率低,热能利用率低,消耗高,设备泄露点多,现场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管式热风炉装置的流程为高炉煤气经燃煤窑炉加热,在助燃风作用下,含CO煤气燃烧后与铸铁管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热风送入高炉底部,其存在的缺点是需外供煤加热来维持燃烧热平衡,热交换效率低,热能利用率低,消耗偏高,现场环境差,设备简陋,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热能利用装置。它依靠自身热平衡燃烧,能连续稳定进行换热循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热能利用装置,它包括煅烧高炉和空气换热器,其特点是在煅烧高炉上方的煤气管和空气换热器的进气管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一台燃烧炉,空气换热器的热风管通过管路与高炉下方的煅烧室相通,在热风管与煅烧室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一个分支管,分支管与所述燃烧炉前端的煤气管相通,分支管上设有单向阀。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燃烧炉由蓄热格子体构成,在燃烧炉前端进口处设有首次运行预热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具有两个换热组,一组为高温换热组,高温换热组的热风管与高炉下方的煅烧室相通,另一组为中温换热组,中温换热组的出风管与半成品干燥装置相通。本技术的流程为高炉出口含13~14%CO经燃烧炉充分燃烧后,温度可达860度的烟气在空气换热器中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把通入高炉底部的一少部分热空气采用支路引入燃烧炉的进口,用于煤气预热,以维持燃烧热平衡,确保连续稳定运行。首次运行预热装置仅用于首次开车时,当把燃烧炉内蓄热格子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则停止使用。本技术在正常生产时,系统依靠自身热平衡燃烧,燃烧质量连续稳定,不需要外供热源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降低能源的消耗,现场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煤气中的CO可充分燃烧,排放的尾气中,测不出CO的含量,而且省掉一台助燃风机,从而进一步节能、环保,本技术设备使用寿命长,热能回收利用率高,充分利用热能,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燃烧炉结构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空气换热器结构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热能利用装置,它包括煅烧高炉2和空气换热器8,其特征在于在煅烧高炉2上方的煤气管3和空气换热器8的进气管9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一台燃烧炉6,空气换热器8的热风管7通过管路10与高炉2下方的煅烧室1相通,在热风管7与煅烧室1连接的管路10上设有一个分支管4,分支管4与所述燃烧炉6前端的煤气管3相通,分支管4上设有单向阀11。高炉2出口的煤气中含13~14%的CO,经燃烧炉6充分燃烧后,温度可达860度的烟气在空气换热器8中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将400~500度的热空气通入高炉2底部,降低焦炭的消耗和起到补氧助燃的作用。把通入高炉2底部的一少部分热空气采用支路4引入燃烧炉6的进口,用于煤气预热,以维持燃烧热平衡,确保连续稳定运行。另外本技术所述的燃烧炉6由蓄热格子体构成,在燃烧炉6前端进口处设有首次运行预热装置5。本技术所述的空气换热器8具有两个换热组13、14,一组为高温换热组14,高温换热组14的热风管7与高炉2下方的煅烧室1相通,另一组为中温换热组13,中温换热组13的出风管12与半成品干燥装置相通。权利要求1.一种热能利用装置,它包括煅烧高炉(2)和空气换热器(8),其特征在于在煅烧高炉(2)上方的煤气管(3)和空气换热器(8)的进气管(9)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一台燃烧炉(6),空气换热器(8)的热风管(7)通过管路(10)与高炉(2)下方的煅烧室(1)相通,在热风管(7)与煅烧室(1)连接的管路(10)上设有一个分支管(4),分支管(4)与所述燃烧炉(6)前端的煤气管(3)相通,分支管(4)上设有单向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炉(6)由蓄热格子体构成,在燃烧炉(6)前端进口处设有首次运行预热装置(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换热器(8)具有两个换热组(13、14),一组为高温换热组(14),高温换热组(14)的热风管(7)与高炉(2)下方的煅烧室(1)相通,另一组为中温换热组(13),中温换热组(13)的出风管(12)与半成品干燥装置相通。专利摘要一种热能利用装置,它包括煅烧高炉和空气换热器,在煅烧高炉上方的煤气管和空气换热器的进气管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一台燃烧炉,空气换热器的热风管通过管路与高炉下方的煅烧室相通,在热风管与煅烧室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一个分支管,分支管与所述燃烧炉前端的煤气管相通,分支管上设有单向阀。高炉出口煤气经燃烧炉充分燃烧后,在空气换热器中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把通入高炉底部的一少部分热空气采用支路引入燃烧炉的进口,用于煤气预热,以维持燃烧热平衡,确保连续稳定运行,不需要外供热源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降低能源的消耗,现场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热能回收利用率高,充分利用热能,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文档编号F27B1/22GK2704803SQ20042006224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孙成亮 申请人:孙成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利用装置,它包括煅烧高炉(2)和空气换热器(8),其特征在于:在煅烧高炉(2)上方的煤气管(3)和空气换热器(8)的进气管(9)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一台燃烧炉(6),空气换热器(8)的热风管(7)通过管路(10)与高炉(2)下方的煅烧室(1)相通,在热风管(7)与煅烧室(1)连接的管路(10)上设有一个分支管(4),分支管(4)与所述燃烧炉(6)前端的煤气管(3)相通,分支管(4)上设有单向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孙成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