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本申请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计算机机房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目前一般采用空调机组通过制冷调节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温度。为了实现空调机组的连续制冷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温度的需求,目前主要是由市电和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UPS)相互配合为空调机组供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空调机组的连续制冷。但是,当市电和UPS相互切换时,空调机组的压缩机存在断电的风险,导致空调机组的压缩机存在间歇动作时间。而在该间歇动作时间内计算机机房热量积累,温度迅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连续制冷的制冷装置,以解决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系统,用于解决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使得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该制冷模块包括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喷嘴、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压缩机、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n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所述室内回风进行降温;所述室内风机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
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所述室内回风进行降温;所述室内风机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和喷嘴;所述喷淋水泵用于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所述室内风机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内侧通道引入室内回风,而所述室外风机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外侧通道引入室外侧进风,使得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所述换热芯体交换热量;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所述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所述室外风机用于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片,所述蓄冷片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用于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蓄冷;所述蓄冷片与所述室内风机并列放置,且室内回风先经过所述蓄冷片再通过所述室内风机进入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所述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所述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
当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所述蓄冷组件,使得所述蓄冷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蓄冷组件放冷,对所述室内回风进行降温,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经过所述蓄冷组件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蓄冷组件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述蓄冷组件停止蓄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冷模块包括第一蓄冷组件、第二蓄冷组件、第三蓄冷组件、第三二通阀、第四二通阀、第五二通阀、第六二通阀、第七二通阀和第八二通阀;
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三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二通阀与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五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六二通阀与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八二通阀与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风机的腔体的顶棚,所述第二蓄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风机的腔体的左侧板,所述第三蓄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风机的腔体的右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组件为由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
9.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一蓄冷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义,马磊,尚鹏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