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位辐射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供暖技术,具体为一种工位辐射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的主要能源消耗来自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在能源开发与消耗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带来雾霾、温室气体等环境问题,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了大势所趋。目前在城市中绿色建筑普遍要求使用太阳能清洁能源,其中太阳能供暖技术成熟,已广泛适用于生活中。由于冬季太阳能集热所能达到的热水温度在四十度左右,与辐射供暖所需的供热水温度高度匹配,因此采用太阳能辅助其他能源的供暖方式具有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由于末端系统的供热负荷变化以及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量具有一定变化曲线,系统控制方法不当,不能随负荷、集热量变化采用不同供暖方式,因此会造成辐射供暖舒适性较低,不能准确响应用户需求,系统运行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集热系统起到相反的效果,难以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与系统优化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工位辐射供暖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工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位辐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1)、储热装置(2)、系统控制中心(3)、加热装置(4)、工位辐射末端装置(5)、第一动力装置(6)、第二动力装置(7)、第三动力装置(8)、分别与系统控制中心(3)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P1)、第二温度传感器(P2)、第三温度传感器(P3)、第四温度传感器(P4)、第五温度传感器(P5)、第一电动阀门(K1)、第二电动阀门(K2)、第三电动阀门(K3)、第四电动阀门(K4)、第五电动阀门(K5)以及第六电动阀门(K6),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1)、第一电动阀门(K1)、储热装置(2)、第二电动阀门(K2)、第一动力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位辐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1)、储热装置(2)、系统控制中心(3)、加热装置(4)、工位辐射末端装置(5)、第一动力装置(6)、第二动力装置(7)、第三动力装置(8)、分别与系统控制中心(3)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P1)、第二温度传感器(P2)、第三温度传感器(P3)、第四温度传感器(P4)、第五温度传感器(P5)、第一电动阀门(K1)、第二电动阀门(K2)、第三电动阀门(K3)、第四电动阀门(K4)、第五电动阀门(K5)以及第六电动阀门(K6),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1)、第一电动阀门(K1)、储热装置(2)、第二电动阀门(K2)、第一动力装置(6)依次连接组成太阳能集热回路;太阳能集热装置(1)、第六电动阀门(K6)、加热装置(4)以及第二动力装置(7)、第四电动阀门(K4)依次连接组成单水箱强制循环集热回路,所述加热装置(4)、第三动力装置(8)、工位辐射末端装置(5)依次连接构成辐射末端回路,所述储热装置(2)与第二动力装置(7)连接且第五电动阀门(K5)设置在其连接管路上,储热装置(2)与加热装置(4)连接且第三电动阀门(K3)设置在其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P1)、第二温度传感器(P2)、第三温度传感器(P3)分别用于采集太阳能集热装置(1)出水口、入水口以及表面温度;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P4)用于采集加热装置(4)内的温度,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P5)采集工位辐射末端装置(5)辐射面板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辐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中设有自来水补水恒温装置和溢水口。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根据太阳能集热装置(1)入口温度、面板温度、加热装置(4)内的温度、工位辐射末端装置(5)辐射面板温度确定温度区间;
根据太阳能集热装置(1)出口温度所在温度区间,选择相应的运行控制策略对第一动力装置(6)、第二动力装置(7)、第一电动阀门(K1)、第二电动阀门(K2)、第三电动阀门(K3)、第四电动阀门(K4)、第五电动阀门(K5)、第六电动阀门(K6)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辐射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太阳能集热装置(1)入口温度、面板温度、加热装置(4)内的温度,工位辐射末端装置(5)辐射面板温度确定温度区间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太阳能集热装置(1)入口温度tfi、面板温度tpm确定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杰,白冰,周建伟,黄自强,马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