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5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首先分别制备碳纤维发热电缆、保温隔热板和防潮板;将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两端安装导电接头,通过碳纤维电缆连接体将相邻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导通,然后防潮板的边缘设置第一导通模块和第二导通模块;控制单元接控制多路转换器控制发热电路导通或者关闭;最后防潮板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保温隔热板上,然后覆盖导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备的发热单元底板可单独控制其是否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暖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而为了取暖,人们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在屋内时,人们的活动区域有限,并不会满屋子的跑,尤其的房屋的边角,有可能整天都不会跑到那些区域,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地暖的时候,是控制整个房间地暖打开或者关闭,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地暖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工艺简单,发热单元底板可单独控制,安装和维修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制备:将电缆芯体制成扁平的带状,在电缆芯体外依次套设绝缘层、抗压层及外护套;(2)保温隔热板的制备:利用发泡塑料和建筑垃圾制备隔热板基体,在隔热板基体的表面覆盖纤维增强气凝胶体;(3)防潮板的制备:将甘油和马来酸水浴下搅拌反应,降温,加入二十二碳酸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成乳化剂;将乳化剂与熔融的AKD混合在一起,剪切反应,冷却,制得改性AKD;将改性AKD和纤维混合后,铺装均匀,烘干,后进行冷、热压制得防潮板;(4)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安装:将步骤(1)制备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两端安装导电接头,在防潮板的两侧设置碳纤维电缆连接体,碳纤维电缆连接体内设置于一个或者两个导电接口,若设置两个导电接口,两个导电接口导通;将碳纤维发热电缆两端的导电接头插入两侧的导电接口内;通过碳纤维电缆连接体使相邻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导通;将碳纤维发热电缆通过固定器固定在防潮板的表面;(5)导通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边缘设置第一导通模块和第二导通模块;所述的第一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二导通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一导通模块电连接;(6)控制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表面安装控制单元、多路转换器的导电电缆;控制单元接收无线控制信号,控制单元与多路转换器连接控制多路转换器的工作;所述多路转换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通模块连接;多路转换器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导电电缆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碳纤维发热电缆和碳纤维电缆连接体构成的发热电路的电源出入端;发热电路和导电电缆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导通模块;(7)底板整合:将防潮板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保温隔热板上,然后覆盖导热板。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电缆芯体由若干股纳米碳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多层网状结构叠加而成构成带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外护套由以下重量份材料组成:聚丙烯4-18份、氯磺化聚乙烯22-28份、丁苯橡胶40-70份、交联剂3-4份、复合环氧大豆油24-35份、二(亚磷酸二辛酯基)钛酸四异丙酯6-9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抗氧剂1.5-2.8份、润滑剂3-4份、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2-5份、填充补强剂80-90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5)中第一导通模块设置于防潮板的左侧和/或顶部;所述的第二导通模块设置于防潮板的右侧和/或底部;进一步地,导热板的四周设置凸出部,凸出部与防潮板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简单,便于操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发热单元底板为模块化结构,通过第一导电连接模块和第二导电连接模块连接导通,每个底板可以单独控制,通过发热电缆控制模块控制碳纤维发热电缆通电或者断电。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内在保温隔热板上设置,防潮板拥有防潮隔热、耐高温无静电等特点,从而防止了碳纤维产生的热量从地下散失,有效地提高了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确保室内温度的恒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制备:将电缆芯体制成扁平的带状,在电缆芯体外依次套设绝缘层、抗压层及外护套;(2)保温隔热板的制备:利用发泡塑料和建筑垃圾制备隔热板基体,在隔热板基体的表面覆盖纤维增强气凝胶体;(3)防潮板的制备:将甘油和马来酸水浴下搅拌反应,降温,加入二十二碳酸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成乳化剂;将乳化剂与熔融的AKD混合在一起,剪切反应,冷却,制得改性AKD;将改性AKD和纤维混合后,铺装均匀,烘干,后进行冷、热压制得防潮板;(4)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安装:将步骤(1)制备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两端安装导电接头,在防潮板的两侧设置碳纤维电缆连接体,碳纤维电缆连接体内设置于一个或者两个导电接口,若设置两个导电接口,两个导电接口导通;将碳纤维发热电缆两端的导电接头插入两侧的导电接口内;通过碳纤维电缆连接体使相邻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导通;将碳纤维发热电缆通过固定器固定在防潮板的表面;(5)导通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边缘设置第一导通模块和第二导通模块;所述的第一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二导通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一导通模块电连接;(5)控制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表面安装控制单元、多路转换器的导电电缆;控制单元接收无线控制信号,控制单元与多路转换器连接控制多路转换器的工作;所述多路转换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通模块连接;多路转换器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导电电缆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碳纤维发热电缆和碳纤维电缆连接体构成的发热电路的电源出入端;发热电路和导电电缆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导通模块;(6)底板整合:将防潮板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保温隔热板上,然后覆盖导热板。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电缆芯体由若干股纳米碳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多层网状结构叠加而成构成带状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的外护套由以下重量份材料组成:聚丙烯4-18份、氯磺化聚乙烯22-28份、丁苯橡胶40-70份、交联剂3-4份、复合环氧大豆油24-35份、二(亚磷酸二辛酯基)钛酸四异丙酯6-9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抗氧剂1.5-2.8份、润滑剂3-4份、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2-5份、填充补强剂80-9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5)中第一导通模块设置于防潮板的左侧和/或顶部;所述的第二导通模块设置于防潮板的右侧和/或底部;本专利技术导热板的四周设置凸出部,凸出部与防潮板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发热单元底板为模块化结构,通过第一导电连接模块和第二导电连接模块连接导通,每个底板可以单独控制,通过发热电缆控制模块控制碳纤维发热电缆通电或者断电。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内在保温隔热板上设置,防潮板拥有防潮隔热、耐高温无静电等特点,从而防止了碳纤维产生的热量从地下散失,有效地提高了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确保室内温度的恒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制备:将电缆芯体制成扁平的带状,在电缆芯体外依次套设绝缘层、抗压层及外护套;/n(2)保温隔热板的制备:利用发泡塑料和建筑垃圾制备隔热板基体,在隔热板基体的表面覆盖纤维增强气凝胶体;/n(3)防潮板的制备:将甘油和马来酸水浴下搅拌反应,降温,加入二十二碳酸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成乳化剂;将乳化剂与熔融的AKD混合在一起,剪切反应,冷却,制得改性AKD;将改性AKD和纤维混合后,铺装均匀,烘干,后进行冷、热压制得防潮板;/n(4)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安装:将步骤(1)制备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两端安装导电接头,在防潮板的两侧设置碳纤维电缆连接体,碳纤维电缆连接体内设置于一个或者两个导电接口,若设置两个导电接口,两个导电接口导通;将碳纤维发热电缆两端的导电接头插入两侧的导电接口内;通过碳纤维电缆连接体使相邻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导通;/n将碳纤维发热电缆通过固定器固定在防潮板的表面;/n(5)导通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边缘设置第一导通模块和第二导通模块;所述的第一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二导通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一导通模块电连接;/n(6)控制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表面安装控制单元、多路转换器的导电电缆;控制单元接收无线控制信号,控制单元与多路转换器连接控制多路转换器的工作;所述多路转换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通模块连接;多路转换器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导电电缆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碳纤维发热电缆和碳纤维电缆连接体构成的发热电路的电源出入端;发热电路和导电电缆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导通模块;/n(7)底板整合:将防潮板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保温隔热板上,然后覆盖导热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制备:将电缆芯体制成扁平的带状,在电缆芯体外依次套设绝缘层、抗压层及外护套;
(2)保温隔热板的制备:利用发泡塑料和建筑垃圾制备隔热板基体,在隔热板基体的表面覆盖纤维增强气凝胶体;
(3)防潮板的制备:将甘油和马来酸水浴下搅拌反应,降温,加入二十二碳酸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成乳化剂;将乳化剂与熔融的AKD混合在一起,剪切反应,冷却,制得改性AKD;将改性AKD和纤维混合后,铺装均匀,烘干,后进行冷、热压制得防潮板;
(4)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安装:将步骤(1)制备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两端安装导电接头,在防潮板的两侧设置碳纤维电缆连接体,碳纤维电缆连接体内设置于一个或者两个导电接口,若设置两个导电接口,两个导电接口导通;将碳纤维发热电缆两端的导电接头插入两侧的导电接口内;通过碳纤维电缆连接体使相邻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导通;
将碳纤维发热电缆通过固定器固定在防潮板的表面;
(5)导通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边缘设置第一导通模块和第二导通模块;所述的第一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二导通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导通模块用于与相邻底板上的第一导通模块电连接;
(6)控制模块的安装:在防潮板的表面安装控制单元、多路转换器的导电电缆;控制单元接收无线控制信号,控制单元与多路转换器连接控制多路转换器的工作;所述多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蕴石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