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炉。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煤改气”、“煤改电”之外的兜底性清洁供暖方案,自动化炉具在民用清洁供暖领域发展迅速。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民用自动化炉具形式有上进料、水平进料、下进料三种。三种形式的民用自动化炉具都具有燃料适用性差,只能单一燃用生物质或兰炭、无烟煤,无法燃用烟煤及高灰分(>10%)燃料,造成燃料成本增加;NOx和CO排放量高,无法满足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与传统炊事水暖炉具相比,炊事能力偏差,无法满足高炊事用户需求等缺点。除此之外,传统民用自动化炉具中的烟气自燃烧器上升至炊事口,与灶底接触后,烟气直接从位于灶底一侧的换热面进气口进入换热面,导致烟气流场分布不均匀,对流换热面积小,进而造成炊事火力降低。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降低NOx和CO排放量的炊暖两用的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氮燃烧器,该低氮燃烧器能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布风板(1)、燃煤通道(2)和布风通道(3),所述燃煤通道(2)斜向上设置,所述布风板(1)设置于所述燃煤通道(2)和所述布风通道(3)之间,所述燃煤通道(2)一端为燃料补给口,另一端为灰渣排放口,所述燃煤通道(2)由所述燃料补给口至所述灰渣排放口依次分为热解区(21)、红炭区(22)、燃烧区(23)和燃尽区(24),所述布风板(1)对应所述红炭区(22)、所述燃烧区(23)和所述燃尽区(24)的区域均开设有布风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布风板(1)、燃煤通道(2)和布风通道(3),所述燃煤通道(2)斜向上设置,所述布风板(1)设置于所述燃煤通道(2)和所述布风通道(3)之间,所述燃煤通道(2)一端为燃料补给口,另一端为灰渣排放口,所述燃煤通道(2)由所述燃料补给口至所述灰渣排放口依次分为热解区(21)、红炭区(22)、燃烧区(23)和燃尽区(24),所述布风板(1)对应所述红炭区(22)、所述燃烧区(23)和所述燃尽区(24)的区域均开设有布风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1)的形状为S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尽区(24)对应的所述布风通孔数量小于所述红炭区(22)对应的所述布风通孔数量,所述红炭区(22)对应的所述布风通孔数量小于所述燃烧区(23)对应的所述布风通孔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区(21)垂直于给料方向的截面面积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布风板(1)的法线上。
6.一种低氮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00)、给料组件(200)、炊事台面(300)、换热面(500)、二次引风组件(700)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氮燃烧器(600),所述炊事台面(300)密封连接于所述炉膛(100)的顶部,所述炊事台面(300)上设置有炊事口,所述低氮燃烧器(600)设置在所述炉膛(100)内并位于所述炊事口的下方,所述给料组件(200)与所述低氮燃烧器(600)的所述燃料补给口和所述布风通道(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华,李希勇,张海燕,白文凯,刘忠攀,巩运迎,杨晓辉,白浩隆,冯强,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