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丹伟专利>正文

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1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管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动管反扭转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拧紧制动管路的时候,管路扭转、相互干涉造成的调整返工及返工泄露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装块,所述工装块的下部开有多个固定制动管位置的定位孔,所述制动管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的内壁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工装块上的定位孔分别卡住制动管,拧紧单个制动管连接螺母时,反扭转工装将单个制动管受到的扭转力均匀的分散到所有制动管上,从而保证制动管之间的间隙与设计状态高度一致,避免管路因扭转带来的间隙不一致、管路干涉缺陷的产生,避免凭手感、眼观这些粗略的、非标准化的返工方式及其返工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
本技术涉及制动管路的安装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
技术介绍
制动管路包括制动硬管和制动软管,作用是将从主缸取得的制动液传递到各个车轮制动器。对于整车的安装中会涉及到制动管路,这些制动管路的安装质量对整车等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对制动管路的安装,通常会同时涉及到多根制动管路,这些制动管路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近,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制动管路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拧紧啮合,而在拧紧这些制动管路头部紧固件的时候,制动管路会受到扭转力,扭转力会使制动管路产生扭转,当制动管路产生扭转时可能会与其他的制动管路产生相互干涉、摩擦等,而人工调整管路间隙,会导致已啮合合格的连接泄露,从而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在拧紧制动管路的时候,可以减小制动管路的扭转程度,从而减少制动管路间相互干涉、摩擦和返工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拧紧制动管路的时候,管路扭转、相互干涉造成的调整返工及返工泄露问题。本技术通过工装块上的定位孔分别固定住制动管间的相对位置,拧紧单个制动管路连接紧固件时,所有制动管均受到与定位孔的内壁垂直的作用力,这样就将单个制动管的扭转力通过工装分散到了所有制动管上,减少了被拧紧制动管路的扭转幅度,并且由于制动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已通过工装定位孔固定,不同车辆其管路相对位置均与设计状态保持高度的生产一致性。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包括工装块,所述工装块的下部开有多个可被制动管路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制动管路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的内壁相互垂直。工作原理:对制动管路进行拧紧前,先用工装块上的定位孔将制动管卡住,定位孔的间距、走向依据制动管的理论设计间距、走向而定,定位孔的数量根据制动管路的数量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定位孔的数量与制动管路的数量相等,一个定位孔定位一根制动管。通过工装块上的定位孔对制动管的限位,拧紧制动管紧固件的时候,制动管路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的内壁垂直,这样相当于把单根制动管路受到的扭转力通过工装块转移到了其他多根制动管路同时受力,定位孔也限制了制动管路的扭转,如此就减少了制动管路的扭转幅度,从而减少了制动管路间的变形、干涉,进而减少了调整返工及返工泄露问题的发生。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定位孔倾斜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定位孔的倾斜角度为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工装块的上部设有抓持机构,所述抓持机构为开在工装块上部两侧的抓持槽,所述抓持槽沿工装块的长边方向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抓持槽的纵截面形状呈圆弧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呈菱形,且定位孔与工装块的底面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定位孔的角处均倒圆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工装块上的定位孔分别卡住制动管路,拧紧制动管路连接紧固件的时候,制动管路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的内壁垂直且扭转力分散到所有制动管上,这样就减少了制动管路的扭转幅度,从而减少了制动管路间的变形、干涉,进而减少了调整返工及返工泄露问题的发生。(2)本技术中可以简单方便的控制制动管路的间隙,减少调整返工的情况发生,并保持产品的高度一致性,此工装为简单的“多枝多孔”式工装,构造简单、易于制造、稳定可靠。(3)本技术中定位孔倾斜设置,定位孔的倾斜角度为0°-6°。每个定位孔的倾斜角度可以不同,定位孔的倾斜程度可以根据实际安装中的制动管路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来确定,总之就是为了使制动管路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的内壁相互垂直,减少制动管路拧紧时的扭转程度,保证生产的一致性,减少因制动管路变形导致的泄漏等事故发生。(4)本技术中工装块的上部设有抓持机构,抓持机构为开在工装块上部两侧的抓持槽,所述抓持槽沿工装块的长边方向设置,方便操作工人拿取工装块,同时也方便将制动管路固定在定位孔中。(5)本技术中定位孔的形状呈菱形,且定位孔与工装块的底面连通,这种类型的定位孔可以先将制动管路预安装好后,再将制动管路用定位孔固定,也可以先将制动管路固定至定位孔,再将制动管路连带工装一起预安装,所以这种类型的定位孔,对制动管路的安装方式呈多样性;即使某时候忘记了安装该工装,也可以不将制动管路的一端拆卸下来再将制动管路穿过定位孔,直接用工装定位孔卡住制动管路即可,安装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工装定位管路时管路受力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工装块,101定位孔,2抓持槽,3制动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包括工装块1,工装块1的下部开有多个可被制动管路3穿过的定位孔101,制动管路3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101的内壁相互垂直。工作原理:对制动管路3进行安装时,可以将工装块1上的多个定位孔101依次将多根制动管路3卡住,相邻定位孔101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相邻制动管路3间要求的间距来确定设置,定位孔101的数量,可以根据制动管路3的数量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定位孔101的数量与制动管路3的数量相等,一根制动管路3穿过一个定位孔101。通过工装块1上的定位孔101对制动管路3的限位,拧紧制动管路3的连接紧固件时,制动管路3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101的内壁垂直,这样相当于把单根制动管路3受到的扭转力通过工装块1转移到了其他多根制动管路3同时受力,定位孔101也限制了制动管路的扭转,如此就减少了制动管路3的扭转幅度,从而减少了制动管路3间的相互干涉和摩擦,进而减少了调整返工及返工泄露问题的发生。实施例2:如图1-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定位孔的一种优选结构。即中定位孔101倾斜设置,定位孔101的倾斜角度为0°-6°。每个定位孔101的倾斜角度可以不同,定位孔101的倾斜程度可以根据实际安装中的制动管路3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来确定,总之就是为了使制动管路3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101的内壁相互垂直,从而减少制动管路3拧紧时的扭转程度,保证生产的一致性,减少因制动管路3变形导致的泄漏等事故发生。优选的,工装块1的上部设有抓持机构,抓持机构为开在工装块1上部两侧的抓持槽2,抓持槽2沿工装块1的长边方向设置,抓持槽2的纵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方便操作工人拿取工装块1,同时也方便将制动管路3卡在定位孔101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实施例3: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块(1),所述工装块(1)的下部开有多个可被制动管路(3)穿过的定位孔(101),所述制动管路(3)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101)的内壁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块(1),所述工装块(1)的下部开有多个可被制动管路(3)穿过的定位孔(101),所述制动管路(3)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孔(101)的内壁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1)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1)的倾斜角度为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管路反扭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丹伟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魏丹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