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压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45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压裂方法,涉及油气田加砂压裂工艺技术领域。收集和评估目标井地质资料;根据目标井储层渗透率及单条人工裂缝控制半径设计段长、簇间距和簇数;以达到最优产量为依据设计人工裂缝长度、导流能力和压裂用液规模和支撑剂规模;对目标井开展测试压裂,确定目标井储层压裂液效率;根据确定的压裂用液规模、压裂液效率分别计算前置液、前置携砂液和携砂液的使用量;根据目标井井筒容积确定顶替液使用量;根据确定的支撑剂规模以及前置液、前置携砂液、携砂液和顶替液量生成泵注程序,实施压裂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压裂设计中因前置液比例与储层无法完全匹配造成压裂过程形成无支撑、无效缝体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压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加砂压裂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致密砂岩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全国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12万亿立方米,该类资源的高效开发能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由于致密砂岩具有低渗、低孔特征,渗透率通常在0.01-1mD之间,通过水力压裂方式建立地下高渗流通道是有效开采该类资源的必要技术手段。在水力压裂实施过程中,通过地面设备将高压液体注入岩层,在岩层中形成人工裂缝,同时高压液体携带一定强度的支撑剂进入人工裂缝,利用支撑剂支撑水力裂缝,形成高渗流通道。因此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在水力裂缝中的高效铺置是决定压后增产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压裂设计中,压裂泵注程序包括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前置液为不含有支撑剂的纯液相,主要作用是在地层中预先形成水力裂缝体,理论前置液设计量为支撑剂到达预期缝长时,前置液完全滤失进入地层时的液量,目前国内致密储层压裂设计中前置液占总液量比例一般在35%-45%。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致密砂岩多为复杂河道砂体,砂体非均质性较强,压裂段储层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nA、收集和评估目标井地质资料;/nB、根据目标井储层渗透率及单条人工裂缝控制半径设计段长、簇间距和簇数;/nC、以达到最优产量为依据设计人工裂缝长度、导流能力和压裂用液规模和支撑剂规模;/nD、对目标井开展测试压裂,确定目标井储层压裂液效率η;/nE、根据确定的压裂用液规模、压裂液效率分别计算前置液、前置携砂液和携砂液的使用量;/n前置液的设计量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非均质储层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
A、收集和评估目标井地质资料;
B、根据目标井储层渗透率及单条人工裂缝控制半径设计段长、簇间距和簇数;
C、以达到最优产量为依据设计人工裂缝长度、导流能力和压裂用液规模和支撑剂规模;
D、对目标井开展测试压裂,确定目标井储层压裂液效率η;
E、根据确定的压裂用液规模、压裂液效率分别计算前置液、前置携砂液和携砂液的使用量;
前置液的设计量Vp为压裂用液规模总液量Vt的5%-10%,具体用量根据前期施工压力情况和段塞打磨压降情况而定,砂比0%;前置液阶段采用粘度为10-15mPa·s的高粘滑溜水,利用高粘滑溜水形成初始裂缝通道;
前置携砂液的设计量Vps,根据公式计算,砂比为5%-9%,按1%固定台阶逐级递增;在形成的裂缝体中预铺置低密度支撑剂;前置携砂液阶段采用粘度为10-15mPa·s的高粘滑溜水,将支撑剂携带至裂缝前端;
所述低密度支撑剂,视密度低于1.45g/cm3,真密度低于2.55g/cm3;
携砂液的设计量Vs根据公式Vs=Vt-Vp-Vps计算,砂比为10%-28%,按6%-2%逐级降台阶递增,携砂液阶段采用粘度介于3-5mPa·s的低粘滑溜水和粘度介于5-10mPa·s的中粘滑溜水,随着阶段砂比升高,逐级提高滑溜水粘度;携砂液阶段中,在前置液和前置携砂液阶段已形成的裂缝体中铺置中密度支撑剂;所述中密度支撑剂,视密度低于1.6g/cm3,真密度低于2.7g/cm3;
F、根据目标井井筒容积确定顶替液使用量;
顶替液的设计量Vd为施工井段井筒容积的1.2-1.5倍,砂比0%;
G、根据确定的支撑剂规模以及前置液、前置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乐郑云川袁灿明龚蔚寇双锋陈锐张晓虎陈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