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和一种墙板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38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墙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模具对第一基板进行冲压,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冲压出阵列布置的槽位部;并且,模具顶穿所述槽位部的侧壁形成卡口以及沿卡口边缘向外延伸的倒刺;利用模具对第二基板进行冲压,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冲压出阵列布置的凸起部,并在所述凸起部表面形成有凸出的凸块部;其中,当所述凸起部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所述凸块部被摁入至所述卡口中,并且所述倒刺顶紧所述凸块部;将面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固定,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形成所述凸起部的一侧的相对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和一种墙板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板和一种墙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墙板安装时需要先将金属墙板的边缘折弯,然后通过折弯处挂设在墙面上,并且通过爆炸螺栓将墙板与墙面固定。这种安装方式较为复杂,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墙板,可以快速进行安装,节省工人的劳动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其包括阵列凹板和阵列凸板,所述阵列凹板表面设置有阵列布置的槽位部,所述阵列凸板表面设置有阵列布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对应地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中;所述槽位部的侧壁设置有卡口以及沿所述卡口边缘向外延伸的倒刺,所述凸起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块部;当所述凸起部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所述凸块部被摁入至所述卡口中,并且所述倒刺顶紧所述凸块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阵列布置的所述槽位部布满所述阵列凹板的表面,阵列布置的所述凸起部布满所述阵列凸板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为所述槽位部从内表面向外表面被顶穿后形成,所述倒刺为被顶穿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凹板和阵列凸板,所述阵列凹板表面设置有阵列布置的槽位部,所述阵列凸板表面设置有阵列布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对应地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中;所述槽位部的侧壁设置有卡口以及沿所述卡口边缘向外延伸的倒刺,所述凸起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块部;当所述凸起部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所述凸块部被摁入至所述卡口中,并且所述倒刺顶紧所述凸块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凹板和阵列凸板,所述阵列凹板表面设置有阵列布置的槽位部,所述阵列凸板表面设置有阵列布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对应地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中;所述槽位部的侧壁设置有卡口以及沿所述卡口边缘向外延伸的倒刺,所述凸起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块部;当所述凸起部被摁入至所述槽位部,所述凸块部被摁入至所述卡口中,并且所述倒刺顶紧所述凸块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阵列布置的所述槽位部布满所述阵列凹板的表面,阵列布置的所述凸起部布满所述阵列凸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为所述槽位部从内表面向外表面被顶穿后形成,所述倒刺为被顶穿后形成在所述卡口周边的毛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部为所述凸起部从内表面向外表面顶压后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部表面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外表面至少设置有四个所述凸块部,所述槽位部的侧壁至少设置有四个所述卡口,所述凸块部与所述卡口一一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印靳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北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