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37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预制空心模盒,所述空心模盒由顶面和固定在顶面外沿斜向下延伸、且与顶面一体成型的下框体组成;所述下框体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的厚度为6‑10mm,在翻边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的定位孔;绘制模盒平面布置图后在土建结构木模板上放线;摆放和固定空心模盒;绑扎肋梁钢筋;浇筑混凝土;拆除空心模盒。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无需用竹胶板、木条或挤塑条密封及填平模盒外沿,施工工序简单,且拆模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密肋梁,具体涉及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密肋楼盖由于具有节约建筑材料、减轻楼盖自重、施工便捷并且使用特定结构形式能够获得保温、隔热、隔音、节能和抗震等优良性能,因而大量应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屋盖以及桥梁中,所以空腔模盒在楼板浇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模盒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代,初代模盒采用一次性模壳,施工时易脱落、返碱、破碎、壁厚不标准,且容易漏浆;二代模盒使用扣件或压块固定,拆卸工序繁琐,二次施工利用率低,施工成本高、周期长。除此之外,不管是初代模盒还是二代模盒,施工时都需要在模盒底边框外补充进行条铺,即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采用竹胶板、木条或挤塑条等填充物把模盒与模盒之间的缝隙填实、填平,以形成模盒间的连接关系,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侧向压力作用导致模盒移位。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工序和人工成本,且施工时的动态扰动、钢筋绑扎时的影响和破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受环境(例如雨季)的影响制约等,会对施工整体质量和浇筑后的混凝土外观效果产生严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预制空心模盒(1),所述空心模盒(1)由顶面(11)和固定在顶面(11)外沿斜向下延伸、且与顶面(11)一体成型的下框体(12)组成;所述下框体(12)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3),所述翻边(13)的厚度为6-10mm,在翻边(13)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的定位孔(14);/nS2:根据施工面积、施工中梁柱所处位置绘制出密肋梁楼板结构平面图,并根据结构平面图绘制出模盒平面布置图;/nS3:搭设脚手架,并安装土建结构木模板,然后根据S2中模盒平面布置图中空心模盒的布置排列要求在土建结构木模板上放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预制空心模盒(1),所述空心模盒(1)由顶面(11)和固定在顶面(11)外沿斜向下延伸、且与顶面(11)一体成型的下框体(12)组成;所述下框体(12)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3),所述翻边(13)的厚度为6-10mm,在翻边(13)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的定位孔(14);
S2:根据施工面积、施工中梁柱所处位置绘制出密肋梁楼板结构平面图,并根据结构平面图绘制出模盒平面布置图;
S3:搭设脚手架,并安装土建结构木模板,然后根据S2中模盒平面布置图中空心模盒的布置排列要求在土建结构木模板上放线,形成格状的控制网格线;
S4:摆放和固定空心模盒;将空心模盒吊装到土建结构木模板上,再按照S3中控制网格线所标示的位置摆放和安装空心模盒;固定安装空心模盒时,通过采用钢钉钉入翻边上的各个定位孔后即可将空心模盒固定在土建结构木模板上,相邻排和相邻列空心模盒之间构成连续的井字状密肋梁成型空间;
S5:在空心模盒所形成的密肋梁成型空间内绑扎肋梁钢筋,并在肋梁钢筋和所有空心模盒上方铺设板面钢筋;绑扎肋梁钢筋时,根据设计要求,以土建结构木模板为起始点计算肋梁钢筋中底筋的位置;
S6:浇筑混凝土;
S7:养护时间到后,拆除土建结构木模板;
S8:拆除空心模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3)呈弧形,翻边向外延伸的长度≤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盒可重复利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王智杨联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弗洛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