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设置于转角处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转角稳固结构包括第一角板和垂直固定设置于第一角板的第二角板,第二角板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一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墙板的第一安装空间,第一压板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二角板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位于第一压板远离第一角板的一侧,第二压板和第二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墙板的第二安装空间。滑动第一压板以将第一墙板压紧在第一角板上,再滑动第二压板将第二墙板压紧在第二角板上,从而完成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安装,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连接稳定且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是以建筑钢材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其通常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梁、柱、桁架等构件构成承重结构,而后与楼板和墙板等围护结构,共同组成整植的建筑物。但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钢结构不仅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固定,受预制构件平整度和角度等因素的影响,钢结构还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角度调节。在现有的钢结构建筑的施工工程中,工作人员多是采用直接凭借固定的,使得转角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且容易导致角度不够垂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具有连接稳定且垂直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设置于转角处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所述转角稳固结构包括第一角板和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角板的第二角板,所述第二角板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墙板的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压板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角板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第一角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二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墙板的第二安装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板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而后滑动第一压板以将第一墙板压紧在第一角板上,而后再将第二墙板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而后再滑动第二压板将第二墙板压紧在第二角板上,从而完成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安装,由于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垂直设置,以使压紧在第一角板上的第一墙板和压紧在第二角板上的第二墙板成垂直设置,由此,该转角稳固结构能够使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连接稳定且垂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板靠近所述第一角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压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角螺栓,所述第一调角螺栓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转板远离所述第一角板的一侧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生产过程中因冷缩等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第一墙板前面存在一定的不平整,转动第一调角螺栓以使第一调角螺栓的端部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使得第一压板转动,从而压紧在第一墙板上,以提高第一墙板的安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角板上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角板的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压板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帽部位于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紧固螺栓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压板压紧第一墙板时,转动紧固螺栓以使紧固螺栓的帽部压紧于第二角板远离第二压板一侧的端面上,通过增大紧固螺栓帽部和第二角板之间的摩擦力来限制第一压板的滑动,从而提高第一压板位置的稳定,以使第一压板能够稳定的压紧在第一墙板上,从而提高第一墙板的安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栓为内六角螺栓,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开口上开设有供所述紧固螺栓帽部嵌入的沉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的帽部嵌入到沉头槽内,以使第二角板远离第二压板一侧的壁面保持平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压板靠近所述第二角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二压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角螺栓,所述第二调角螺栓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第二转板远离所述第二角板的二侧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生产过程中因冷缩等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第二墙板前面存在一定的不平整,转动第二调角螺栓以使第二调角螺栓的端部靠近或远离第二角板,使得第二压板转动,从而压紧在第二墙板上,以提高第二墙板的安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板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角板的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压板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压板远离所述第二角板的一侧滑动设置有锁位嵌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供所述锁位嵌块嵌入的嵌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压板压紧第二墙板时,滑动锁位嵌块以使锁位嵌块嵌入相应的嵌槽中以限制第二压板的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压板能够稳定地压在第二墙板上,以提高第二墙板的安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板靠近第二角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与第二墙板抵触的弹性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嵌槽与嵌槽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但第二墙板的生产误差是不固定的,弹性垫板通过弹性形变弥补这一部分的误差,从而使得第二转板能够稳定地压紧在第二墙板上,以提高第二墙板的安装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第一墙板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而后滑动第一压板以将第一墙板压紧在第一角板上,而后再将第二墙板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而后再滑动第二压板将第二墙板压紧在第二角板上,从而完成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安装,由于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垂直设置,以使压紧在第一角板上的第一墙板和压紧在第二角板上的第二墙板成垂直设置,由此,该转角稳固结构能够使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连接稳定且垂直;2.由于生产过程中因冷缩等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第一墙板前面存在一定的不平整,转动第一调角螺栓以使第一调角螺栓的端部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使得第一压板转动,从而压紧在第一墙板上,以提高第一墙板的安装稳定性,同理生产出来的第二墙板前面存在一定的不平整,转动第二调角螺栓以使第二调角螺栓的端部靠近或远离第二角板,使得第二压板转动,从而压紧在第二墙板上,以提高第二墙板的安装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角板;2、第二角板;21、第一滑槽;22、沉头槽;3、第一压板;31、第一转板;32、第一调角螺栓;33、紧固螺栓;34、第二滑槽;35、嵌槽;4、第一安装空间;5、第二压板;51、第二转板;52、弹性垫板;53、第二调角螺栓;54、锁位嵌块;6、第二安装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设置于位于转角处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该转角稳固结构括第一角板1和垂直固定设置于第一角板1的第二角板2。第一角板1呈矩形长条板状设置,第二角板2呈形状大小均与第一角板1相同的矩形板状设置。第一角板1的其中一条长边与第二角板2的其中一条长边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角板1和第二角板2一体成型。进一步地,第二角板2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1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压板3,第一压板3和第一角板1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墙板的第一安装空间4。具体地,第二角板2上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1的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贯穿第二角板2,以使第一滑槽21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一安装空间4且另一开口背离第一安装空间4。第一压板3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设置于转角处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稳固结构包括第一角板(1)和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角板(1)的第二角板(2),所述第二角板(2)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1)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压板(3),所述第一压板(3)和所述第一角板(1)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墙板的第一安装空间(4),所述第一压板(3)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角板(2)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压板(5),所述第二压板(5)位于所述第一压板(3)远离所述第一角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5)和所述第二角板(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墙板的第二安装空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设置于转角处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稳固结构包括第一角板(1)和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角板(1)的第二角板(2),所述第二角板(2)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角板(1)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压板(3),所述第一压板(3)和所述第一角板(1)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墙板的第一安装空间(4),所述第一压板(3)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角板(2)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压板(5),所述第二压板(5)位于所述第一压板(3)远离所述第一角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5)和所述第二角板(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墙板的第二安装空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3)靠近所述第一角板(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转板(31),所述第一压板(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角螺栓(32),所述第一调角螺栓(32)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转板(31)远离所述第一角板(1)的一侧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转角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板(2)上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角板(1)的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压板(3)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3),所述紧固螺栓(33)的帽部位于所述第一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铃,黄平坤,牛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泰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