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及挡土集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4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包括:沿色块植物边缘先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波纹管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在波纹管上侧铺设级配石,级配石过滤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进入波纹管中;将波纹管与挡土集水装置连接,进行挡土和集水。同时,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挡土集水装置,使得边界清新,灌木与草皮过渡自然,无明排水沟,景观效果好;坡地上不会出现土壤滑落现象,稳定性好;浇水过程中,灌木种植土不会因冲刷而影响地形和连接处的草皮生长;转边形式有利于阻止水流,提高雨水径流下渗效果,通过波纹管收集雨水。有收集雨水节约资源的效果;有城市中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及挡土集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设计施工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及挡土集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园林中经常会造一些起伏变化地形,其坡度有时会大于自然安息角度,常通过灌木种植和草皮铺设防止土壤滑落,但是在灌木与草皮过渡区域,容易出现土壤滑落、堆积现象,浇水时泥土甚至会流入下部的草皮中,既影响景观又不利于草皮生长。在原来的坡地色块植物种植中,经常会因为色块植物种植后,因为植物基部边缘土壤裸露,雨水冲刷或浇水时常常出现水土流失,边缘植物倒伏、色块外侧草坪污染等现象。这样使边缘植物生长不好,色块边缘景观效果和草坪边缘景观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施工过程中也有采取开沟的形式保土的做法,但是仍然破坏了边界景观效果,还增加了水沟疏导的工作。另外,在大型的园林绿地景观或带状的道路景观中,路与绿地之间,草坪与色块植物之间,同样,经常会因为雨水的冲刷导致泥土污染道路或草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及挡土集水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结构,包括:集水输水部分、滤水部分、挡水部分;所述集水输水部分采取波纹管集水输水;沿色块植物边缘预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用于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所述滤水部分采取级配石;在所述波纹管上侧铺设所述级配石,用于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过滤进入波纹管中;所述挡水部分采取挡土集水装置,所述挡土集水装置与所述波纹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土集水装置包括挡水条、挡水板、集水膜;所述挡水板沿色块植物的边缘线垂直埋入种植土中;所述挡水条高出种植土,构成挡水装置,所述集水膜铺设在波纹管上方收集下渗水汇集到波纹管中。进一步地,所述级配石采用10~30mm级配石5-10cm厚。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按下述工序进行:1)沿色块植物边缘先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2)在所述波纹管上侧铺设级配石,所述级配石过滤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进入所述波纹管中;3)将所述波纹管与挡土集水装置连接,进行挡土和集水。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波纹管与挡土集水装置连接,进行挡土和集水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挡土集水装置的挡水板沿色块植物的边缘线垂直埋入种植土中;将所述挡土集水装置所述挡水条高出种植土,进行挡土;将所述挡土集水装置的集水膜铺设在波纹管上方,收集下渗水汇集到波纹管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及挡土集水结构,通过设置有挡土集水装置,使得边界清新,灌木与草皮过渡自然,无明排水沟,景观效果好;坡地上不会出现土壤滑落现象,稳定性好;浇水过程中,灌木种植土不会因冲刷而影响地形和连接处的草皮生长;转边形式有利于阻止水流,提高雨水径流下渗效果,并通过波纹管收集雨水;同时,有着收集雨水,节约资源的效果;并有着城市中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挡土集水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挡土集水结构的横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挡土集水结构的纵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土集水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结构,参见图1-3,包括:集水输水部分、滤水部分、挡水部分;所述集水输水部分采取波纹管集水输水;沿色块植物1边缘预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7,用于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所述滤水部分采取级配石6;在所述波纹管7上侧铺设所述级配石6,用于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过滤进入波纹管7中;所述挡水部分采取挡土集水装置2,所述挡土集水装置2与所述波纹管7连接。具体地,图2为图1中1-1的横断面图。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述挡土集水装置2包括挡水条21、挡水板22、集水膜23;所述挡水板22沿色块植物1的边缘线垂直埋入种植土5中;所述挡水条21高出种植土5,构成挡水装置,所述集水膜21铺设在波纹管7上方,收集下渗水汇集到波纹管7中。进一步地,所述级配石6采用10~30mm级配石5-10cm厚。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挡土集水装置,第一个挡土集水装置2设置于色块植物1与草坪3之间,第二个挡土集水装置2设置于草坪3与马路牙4之间。具体地,挡土集水装置采用专门制作的新型PE材料挡土集水装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按下述工序进行:1)沿色块植物边缘先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2)在所述波纹管上侧铺设级配石,所述级配石过滤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进入所述波纹管中;3)将所述波纹管与挡土集水装置连接,进行挡土和集水。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波纹管与挡土集水装置连接,进行挡土和集水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挡土集水装置的挡水板沿色块植物的边缘线垂直埋入种植土中;将所述挡土集水装置所述挡水条高出种植土,进行挡土;将所述挡土集水装置的集水膜铺设在波纹管上方,收集下渗水汇集到波纹管中。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将起伏的园林地形上种植色块植物的土壤进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将地表径流引入地下,增强土壤保水性。该挡土集水施工工法通过色块边缘种植施工方法的改进,在施工放样时采取专门制作的全新PE材料挡土集水结构进行边界放样,阻滞坡地水土下流而直接渗入土壤,确保色块边缘植物水土肥供给,保持色块边缘景观和草坪景观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挡土集水施工工法及挡土集水结构,通过设置有挡土集水装置,使得边界清新,灌木与草皮过渡自然,无明排水沟,景观效果好;坡地上不会出现土壤滑落现象,稳定性好;浇水过程中,灌木种植土不会因冲刷而影响地形和连接处的草皮生长;转边形式有利于阻止水流,提高雨水径流下渗效果,并通过波纹管收集雨水;同时,有着收集雨水,节约资源的效果;并有着城市中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效果。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土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输水部分、滤水部分、挡水部分;/n所述集水输水部分采取波纹管集水输水;沿色块植物边缘预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用于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n所述滤水部分采取级配石;在所述波纹管上侧铺设所述级配石,用于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过滤进入所述波纹管中;/n所述挡水部分采取挡土集水装置,所述挡土集水装置与所述波纹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土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输水部分、滤水部分、挡水部分;
所述集水输水部分采取波纹管集水输水;沿色块植物边缘预埋设直径10-15cm的波纹管,用于收集地表渗入土壤的地下径流并进行输送;
所述滤水部分采取级配石;在所述波纹管上侧铺设所述级配石,用于多余的雨水和养护浇灌水过滤进入所述波纹管中;
所述挡水部分采取挡土集水装置,所述挡土集水装置与所述波纹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集水装置包括挡水条、挡水板、集水膜;所述挡水板沿色块植物的边缘线垂直埋入种植土中;所述挡水条高出种植土,构成挡水装置,所述集水膜铺设在所述波纹管上方收集下渗水汇集到所述波纹管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土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