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3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安装在住宅楼顶部的集水装置、嵌设在地下且与集水装置连通的沉淀池以及嵌设在地下且与沉淀池连通的储水池,储水池与绿化管网连接;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固定在住宅楼顶部且呈棱台状的导流台、沿导流台外轮廓固定连接在导流台外壁上的水槽以及连接在水槽与沉淀池之间的排水管,导流台的斜面与水槽衔接,雨水沿斜面流入水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将楼顶的雨水快速收集并排走,避免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全国有2/3的城市缺水。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景观用水、道路冲洗、绿化及洗车等的用水量快速增长,使得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显得更加缺乏。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和小区工程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降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自来水用水量,节约水资源,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通过设置在房顶的集水槽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然后通过排水管将雨水输送至储水装置内。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小区住宅大多为平楼顶的结构,当雨水落在楼顶上时,雨水不会很快的流入集水槽内,而是随着雨水的汇聚蔓延至集水槽内,集水速度太慢,久而久之易导致顶楼由于积水而渗水,同时当降雨量较大时,现有雨水收集系统不能有效的进行快速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住宅楼顶部的集水装置(1)、嵌设在地下且与集水装置(1)连通的沉淀池(2)以及嵌设在地下且与沉淀池(2)连通的储水池(3),储水池(3)与绿化管网连接;/n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固定在住宅楼顶部且呈棱台状的导流台(11)、沿导流台(11)外轮廓固定连接在导流台(11)外壁上的水槽(14)以及连接在水槽(14)与沉淀池(2)之间的排水管(4),导流台(11)的斜面与水槽(14)衔接,雨水沿斜面流入水槽(1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住宅楼顶部的集水装置(1)、嵌设在地下且与集水装置(1)连通的沉淀池(2)以及嵌设在地下且与沉淀池(2)连通的储水池(3),储水池(3)与绿化管网连接;
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固定在住宅楼顶部且呈棱台状的导流台(11)、沿导流台(11)外轮廓固定连接在导流台(11)外壁上的水槽(14)以及连接在水槽(14)与沉淀池(2)之间的排水管(4),导流台(11)的斜面与水槽(14)衔接,雨水沿斜面流入水槽(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包括竖直管(41)、连接且连通在竖直管(41)侧壁上的Z形管(42)以及连接且连通在Z形管(42)远离竖直管(41)一端的U形管(43),竖直管(41)与水槽(14)连通,U形管(43)的出水口位于沉淀池(2)上方;
所述竖直管(41)靠近底部的管体内设置有加速排水的旋转组件(6),旋转组件(6)高于Z形管(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6)包括与竖直管(41)同轴线设置的转轴(61)、一体连接在转轴(61)上的叶轮(62)、套设在转轴(61)外部且内置轴承的固定环(63)、多根沿固定环(63)周向等距分布且径向延伸的支撑杆(64),支撑杆(64)的一端与固定环(63)的外壁固接、另一端与竖直管(41)的内壁固接,转轴(6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环(6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