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2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管廊结构的横截面呈城门洞形;管廊结构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层板;隔层板的下面与管廊结构对应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和底部围成一个横截面成矩形的综合舱;隔层板的上面与管廊结构的顶部之间设有隔间板,隔间板将上层分隔成燃气舱和污水舱;燃气舱内设有防火隔板;燃气管道设置于防火隔板、隔层板和管廊结构的顶部围成的区域内;防火隔板与隔间板、隔层板和管廊结构的顶部围成的区域为进风通道;进风通道能够用于逃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将管廊下层设计为矩形,在不增加挖方量的条件下优化了管廊下层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管线,便于管线安装与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建造
,特别涉及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指将两种及以上的市政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个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廊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拉链式”开挖路面,可以延长管线使用寿命,可以解决路由紧张问题,可以为不确定的管线预留空间。在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非开挖法施工的方法常见的包括盾构法和新奥法。新奥法施工的隧道综合管廊常见断面有椭圆形、马蹄形等。但是,现有的非开挖法施工管廊断面下方为弧状,通常会导致管廊下层空间利用率不高,不便于管线的安装和检修。因此,如何提高管廊的利用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实现的目的是将管廊下层改为矩形。在保证管廊功能、便于安装和检修的条件下,各舱室布置可根据项目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所述管廊结构的横截面呈城门洞形,所述城门洞形包括对应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的外凸半圆形,以及对应所述管廊结构下部的矩形结构;所述管廊结构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层板,将所述管廊结构分隔成上层和下层;所述隔层板的下面与所述管廊结构对应所述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和底部围成一个横截面成矩形的综合舱;所述隔层板的上面与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之间设有隔间板,所述隔间板将所述上层分隔成燃气舱和污水舱;所述燃气舱单独收纳燃气管道;所述污水舱单独收纳污水管道;所述综合舱收纳通讯线路、电力线路和给水管道;所述燃气舱内设有防火隔板;所述燃气管道设置于所述防火隔板、所述隔层板和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防火隔板与所述隔间板、所述隔层板和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围成的区域为所述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能够用于逃生。优选的,所述燃气舱内所述进风通道的上方,通过所述防火隔板,分隔出排风通道。优选的,所述管廊结构对应所述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以及所述防火隔板和隔间板与水平面垂直的部分均设有桥架。优选的,所述防火隔板上设有防火门。优选的,所述燃气舱、所述污水舱、所述综合舱和所述进风通道内均设有照明装置。优选的,所述综合舱和所述污水舱之间设有人孔,且所述人孔设有防火盖板。优选的,所述管廊结构宽度为5500毫米至5600毫米,高度为5800毫米至5900毫米。优选的,所述综合舱、所述燃气舱和所述污水舱均设有排水明沟。更优选的,所述排水明沟的尺寸为宽150毫米,深100毫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将管廊下层设计为矩形,在不增加挖方量的条件下优化了管廊下层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管线,便于管线安装与检修。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综合管廊断面,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断面下层的空间利用率,便于管线的安装和检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管廊结构的横截面呈城门洞形,城门洞形包括对应管廊结构的顶部1的外凸半圆形,以及对应管廊结构下部的矩形结构;管廊结构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层板2,将管廊结构分隔成上层和下层;隔层板2的下面与管廊结构对应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和底部围成一个横截面成矩形的综合舱4;隔层板2的上面与管廊结构的顶部1之间设有隔间板3,隔间板3将上层分隔成燃气舱5和污水舱6;燃气舱5单独收纳燃气管道7;污水舱6单独收纳污水管道8;综合舱4收纳通讯线路9、电力线路10和给水管道11;燃气舱5内设有防火隔板12;燃气管道7设置于防火隔板12、隔层板2和管廊结构的顶部1围成的区域内;防火隔板12与隔间板3、隔层板2围成的区域为进风通道13;进风通道13能够用于逃生。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在现有技术中,新奥法施工的综合管廊断面常做成椭圆形或马蹄形,管廊下侧为弧形,空间利用率较低,不便于管线的安装和检修。本专利技术基本思路是综合考虑管廊施工方式,管道的种类和数量、管道的安全距离、管道敷设维护操作空间、人员通行空间、工程经济性等因素,提供一种便于新奥法施工的“城门洞形”断面,不仅有利于新奥法施工,管廊断面空间利用率也得到了极大保障。在某些实施例中,燃气舱5内进风通道13的上方,通过防火隔板12,分隔出排风通道14。在某些实施例中,管廊结构对应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以及防火隔板12和隔间板3与水平面垂直的部分均设有桥架15。在某些实施例中,防火隔板12上设有防火门16。在某些实施例中,燃气舱5、污水舱6、综合舱4和进风通道13内均设有照明装置17。在某些实施例中,综合舱4和污水舱6之间设有人孔18,且人孔设有防火盖板,用于实现综合舱和污水舱之间的相互逃生。在某些实施例中,管廊结构宽度为5500毫米至5600毫米,高度为5800毫米至5900毫米。在某些实施例中,综合舱4、燃气舱5和污水舱6均设有排水明沟1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结构的横截面呈城门洞形,所述城门洞形包括对应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1)的外凸半圆形,以及对应所述管廊结构下部的矩形结构;/n所述管廊结构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层板(2),将所述管廊结构分隔成上层和下层;/n所述隔层板(2)的下面与所述管廊结构对应所述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和底部围成一个横截面成矩形的综合舱(4);/n所述隔层板(2)的上面与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1)之间设有隔间板(3),所述隔间板(3)将所述上层分隔成燃气舱(5)和污水舱(6);/n所述燃气舱(5)单独收纳燃气管道(7);所述污水舱(6)单独收纳污水管道(8);所述综合舱(4)收纳通讯线路(9)、电力线路(10)和给水管道(11);/n所述燃气舱(5)内设有防火隔板(12);所述燃气管道(7)设置于所述防火隔板(12)、所述隔层板(2)和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1)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防火隔板(12)与所述隔间板(3)、所述隔层板(2)围成的区域为所述进风通道(13);所述进风通道(13)能够用于逃生。/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14 CN 20201028879561.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结构的横截面呈城门洞形,所述城门洞形包括对应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1)的外凸半圆形,以及对应所述管廊结构下部的矩形结构;
所述管廊结构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层板(2),将所述管廊结构分隔成上层和下层;
所述隔层板(2)的下面与所述管廊结构对应所述矩形结构的两侧侧壁和底部围成一个横截面成矩形的综合舱(4);
所述隔层板(2)的上面与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1)之间设有隔间板(3),所述隔间板(3)将所述上层分隔成燃气舱(5)和污水舱(6);
所述燃气舱(5)单独收纳燃气管道(7);所述污水舱(6)单独收纳污水管道(8);所述综合舱(4)收纳通讯线路(9)、电力线路(10)和给水管道(11);
所述燃气舱(5)内设有防火隔板(12);所述燃气管道(7)设置于所述防火隔板(12)、所述隔层板(2)和所述管廊结构的顶部(1)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防火隔板(12)与所述隔间板(3)、所述隔层板(2)围成的区域为所述进风通道(13);所述进风通道(13)能够用于逃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舱(5)内所述进风通道(13)的上方,通过所述防火隔板(12),分隔出排风通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钰琳孙国帅伍永飞朱洁唐群季洪金唐颢王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