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技术

技术编号:248432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建造抗剪结构;在所述抗剪结构的周围建造多个桩;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及各所述桩的顶部建造基础,并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通过上述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以及建造出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能有效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仅具有竖向桩的桩基础不能满足水平受力要求的缺点,同时避免了斜桩施工,无需另外准备特殊的打桩设备,具有方便施工且施工周期较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指一种设备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设备通常是安装在设备基础上,设备基础应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要求。在天然地基和其他地基处理方案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桩基就是一种可靠的方法。桩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预制方桩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竖向承载力较高,水平承载力较低;对于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设备基础,比如风洞设备基础,往往承担几百吨的水平荷载,单靠桩基础不能满足水平受力要求。采用斜桩又需要特殊打桩设备,具有施工复杂、周期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仅具有竖向桩的桩基础不能满足水平受力要求,而斜桩施工又需要特殊打桩设备、施工复杂、周期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建造抗剪结构;在所述抗剪结构的周围建造多个桩;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及各所述桩的顶部建造基础,并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如上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的建造抗剪结构,包括:开挖所述抗剪结构的基槽,于所述基槽内制作所述抗剪结构的垫层,捆绑所述抗剪结构的钢筋,使所述抗剪结构的各纵向钢筋伸至凸出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预定长度,支设所述抗剪结构的浇筑模板;向所述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所述浇筑模板,形成所述抗剪结构;回填所述抗剪结构周边肥槽,且保证回填土压实系数大于或等于0.95。如上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的建造抗剪结构还包括勘测所述抗剪结构深度范围内土体强度,若所述土体强度低于预设值,则对所述抗剪结构深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如上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的在所述抗剪结构的周围建造多个桩,包括:施工所述桩,各所述桩为钻孔灌注桩或预制桩,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且各所述桩的钢筋伸至凸出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预定长度。如上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的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及各所述桩的顶部建造基础,并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包括: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上方铺设基础垫层,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各所述桩的钢筋的顶部及所述抗剪结构的各所述纵向钢筋的顶部贯穿所述基础垫层伸至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的上方;于所述基础垫层上绑扎基础钢筋,支设基础模板;向所述基础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所述基础模板,形成所述基础;回填所述基础周边肥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通过上述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所述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包括基础、多个桩及抗剪结构,各所述桩及所述抗剪结构均设于所述基础的下方,各所述桩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各所述桩围绕所述抗剪结构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桩的顶部均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且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基础相接。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抗剪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及至少一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垂直相接,且每个所述第一板体与每个所述第二板体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抗剪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体,各所述第一板体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均设有第二板体,各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对应的两所述第一板体垂直相接,且各所述第一板体及各所述第二板体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和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高度的两倍,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相等。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抗剪结构的内部设有多根纵向钢筋,各所述纵向钢筋的上端均埋设于所述基础中。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抗剪结构与所述基础之间还设有抗剪钢筋,各所述抗剪钢筋沿竖直方向设置,各所述抗剪钢筋的下半段埋设于所述抗剪结构中,各所述抗剪钢筋的上半段埋设于所述基础中。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各所述桩为钻孔灌注桩或预制桩,各所述桩的内部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钢筋,各所述钢筋的上端均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多个所述桩根据所述基础的尺寸呈矩阵状排列设置,且与所述抗剪结构相邻的各所述桩与所述抗剪结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桩之间的距离为1.5m~2m。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基础的底部铺设有基础垫层,各所述桩的顶部贯穿所述基础垫层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贯穿所述基础垫层与所述基础相接。如上所述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中,所述基础垫层由素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基础垫层的厚度为80mm~1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以及建造出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能有效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仅具有竖向桩的桩基础不能满足水平受力要求的缺点,同时避免了斜桩施工,无需另外准备特殊的打桩设备,具有方便施工且施工周期较短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的另一方法流程图;图3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的主视图;图4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的侧视图;图5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的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抗剪结构;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2、桩;3、基础;4、基础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中,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建造抗剪结构1;在所述抗剪结构1的周围建造多个桩2;在抗剪结构1的顶部及各桩2的顶部建造基础3,并使各桩2的顶部埋设于基础3的内部。如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出的桩基础,通过桩2承担竖向荷载;通过在基础3的下部设置抗剪结构1,基础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向某一水平方向移动时,在抗剪结构1表面产生被动土压力抵抗作用在基础3上的水平荷载,保证基础3的抗滑移性能;从而通过桩2及抗剪结构1共同作用保证基础3的抗倾覆稳定性,有效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仅具有竖向桩的桩基础不能满足水平受力要求的缺点,同时避免了斜桩施工,无需另外准备特殊的打桩设备,具有方便施工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n建造抗剪结构;/n在所述抗剪结构的周围建造多个桩;/n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及各所述桩的顶部建造基础,并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
建造抗剪结构;
在所述抗剪结构的周围建造多个桩;
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及各所述桩的顶部建造基础,并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造抗剪结构,包括:
开挖所述抗剪结构的基槽,于所述基槽内制作所述抗剪结构的垫层,捆绑所述抗剪结构的钢筋,使所述抗剪结构的各纵向钢筋伸至凸出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预定长度,支设所述抗剪结构的浇筑模板;
向所述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所述浇筑模板,形成所述抗剪结构;
回填所述抗剪结构周边肥槽,且保证回填土压实系数大于或等于0.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造抗剪结构还包括勘测所述抗剪结构深度范围内土体强度,若所述土体强度低于预设值,则对所述抗剪结构深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所述抗剪结构的周围建造多个桩,包括:
施工所述桩,各所述桩为钻孔灌注桩或预制桩,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且各所述桩的钢筋伸至凸出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预定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所述抗剪结构的顶部及各所述桩的顶部建造基础,并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包括:
于所述抗剪结构的上表面上方铺设基础垫层,使各所述桩的顶部、各所述桩的钢筋的顶部及所述抗剪结构的各所述纵向钢筋的顶部贯穿所述基础垫层伸至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的上方;
于所述基础垫层上绑扎基础钢筋,支设基础模板;
向所述基础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所述基础模板,形成所述基础;
回填所述基础周边肥槽。


6.一种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由权利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建造,所述具有抗剪结构的桩基础包括:
基础、多个桩及抗剪结构,各所述桩及所述抗剪结构均设于所述基础的下方,各所述桩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各所述桩围绕所述抗剪结构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桩的顶部均埋设于所述基础的内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志海李家富闫思凤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