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318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将混凝土泵送入钻杆中空通道内并冲开钻头上带有拉伸弹簧的密封盖进入溶洞内完成混凝土灌注。在溶洞高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钻机和螺旋钻杆注入掺有速凝剂的低坍落度素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墩;在溶洞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空心钻杆套入薄壁钢套管内,在钻孔的同时同步跟进薄壁钢套管,进入溶洞并嵌固在稳定岩层,随后从桩底向薄壁钢套管内灌注混凝土,最后插入钢筋笼,形成灌注桩。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溶洞处理方法相比,能够大幅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简化施工工序流程,大幅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在溶洞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形成的薄壁钢套管灌注桩还能进一步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基与基础工程
,具体为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我国的岩溶面积约占世界亚热带岩溶总面积的1/4。在岩溶(土)洞地质上进行建造,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证建筑物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钻孔后将洞体填充,以降低洞体结构出现不稳定而塌陷的危险,但这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同时,目前的施工方法需要将溶(土)洞充满砂石水泥,并在填充后反复锤实,重新钻机成孔,灌注混凝土桩,桩的充盈系数大,成本高,施工工序多,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可以解决溶洞处理材料消耗大、施工工序多、工艺复杂、工期长等的技术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处理后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空心钻杆尾端的扩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空心钻杆尾端的扩孔钻头出浆口处安装可单向打开的密封盖;/nS2:将钻机安装在溶洞上方,并在钻机上安装空心钻杆;/nS3:启动钻机的动力头进行正向钻进,并清理渣土,当溶洞深度小于3m时,空心钻杆触及溶洞底面,则停止钻进;当溶洞深度大于3m时,空心钻杆穿过溶洞底面进入完整岩层,则停止钻进;/nS4:用连接管连接混凝土泵送车的混凝土出口与动力头上的注浆口;/nS5:向混凝土泵送车注入清水,并通过空心钻杆将水注入溶洞以清洗溶洞;/nS6:向混凝土泵送车注入商品混凝土,启动混凝土泵送车,经连接管向空心钻杆内泵入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冲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空心钻杆尾端的扩孔钻头出浆口处安装可单向打开的密封盖;
S2:将钻机安装在溶洞上方,并在钻机上安装空心钻杆;
S3:启动钻机的动力头进行正向钻进,并清理渣土,当溶洞深度小于3m时,空心钻杆触及溶洞底面,则停止钻进;当溶洞深度大于3m时,空心钻杆穿过溶洞底面进入完整岩层,则停止钻进;
S4:用连接管连接混凝土泵送车的混凝土出口与动力头上的注浆口;
S5:向混凝土泵送车注入清水,并通过空心钻杆将水注入溶洞以清洗溶洞;
S6:向混凝土泵送车注入商品混凝土,启动混凝土泵送车,经连接管向空心钻杆内泵入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冲开扩孔钻头上的密封盖进入溶洞内,同时缓慢反向转动动力头以提升空心钻杆;
S7:当扩孔钻头提升至溶洞的顶面以上时,停止泵送混凝土;
S8:将空心钻杆完全提升至地面后用清水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将空心钻杆套入薄壁钢套管内,在钻孔的同时同步跟进薄壁钢套管,所述薄壁钢套管的底部固定设有钢制开口式桩靴,且所述空心钻杆可相对所述薄壁钢套管往复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孟雄陈航胡贺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