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混凝土路面变形的发光地砖埋设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地砖
,具体为一种适应混凝土路面变形的发光地砖埋设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数据,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其中夜间、阴雨天、雾霾天等环境中出现的交通事故率为平时的5倍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行人对交通法规意识的漠视,二机动车驾驶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同时极端天气也会阻碍驾驶员的视线。针对此类问题,一种新型的智慧交通标识-发光地砖(201920093826.5)应运而生,既加强了老人、小孩及低头族对过马路的安全意识,也提醒过往车辆遇到斑马线时要提前减速。但是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该类型的发光地砖易引发路面的局部塌陷及排水不畅问题等问题。重新浇筑的混凝土模块与原有路面模块间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在车辆轮胎的频繁制动力冲击下极易形成裂缝,进而导致路面局部塌陷、骨料松散剥落和坑槽,严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路面的服役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混凝土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混凝土路面变形的发光地砖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板(1)、沥青加铺层(2)、钢筋笼(3)、穿线管(4)、箱体(5)、透光树脂块(6)、角钢(7)、排水管(8)、螺栓(9)、接头(10)、六角螺母(11)、滤网(12)、密封垫圈(13)、支撑块(14)、LED发光板(15)、凹槽(16)、电缆线(41)、支撑凸台(51)、集水坑(52)以及圆孔(53),所述凹槽(16)内嵌于所述混凝土板(1)上方,所述凹槽(16)内设有钢筋笼(3),所述箱体(5)设有多组,所述箱体(5)内部中空,所述箱体(5)的内腔底部边缘处设有支撑凸台(51),所述箱体(5)的底部中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混凝土路面变形的发光地砖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板(1)、沥青加铺层(2)、钢筋笼(3)、穿线管(4)、箱体(5)、透光树脂块(6)、角钢(7)、排水管(8)、螺栓(9)、接头(10)、六角螺母(11)、滤网(12)、密封垫圈(13)、支撑块(14)、LED发光板(15)、凹槽(16)、电缆线(41)、支撑凸台(51)、集水坑(52)以及圆孔(53),所述凹槽(16)内嵌于所述混凝土板(1)上方,所述凹槽(16)内设有钢筋笼(3),所述箱体(5)设有多组,所述箱体(5)内部中空,所述箱体(5)的内腔底部边缘处设有支撑凸台(51),所述箱体(5)的底部中心处设有集水坑(52),所述箱体(5)的侧壁设有圆孔(53),所述箱体(5)的底部通过角钢(7)设于所述钢筋笼(3)的上表面,所述穿线管(4)两端通过所述圆孔(53)设于两两相邻的箱体(5)之间,所述接头(10)一端设于所述箱体(5)下方中部,所述接头(10)的中耳部位上方设有滤网(12),所述接头(10)的中耳部位下方设有密封垫圈(13),所述接头(10)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8)连接,所述排水管(8)设于所述钢筋笼(3)的中心处,所述接头(10)与所述排水管(8)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沥青加铺层(2)设于所述混凝土板(1)上方,所述电缆线(41)设于所述穿线管(4)内,所述支撑块(14)设于所述支撑凸台(51)上方,所述LED发光板(15)设于所述支撑块(14)上方,所述透光树脂块(6)设于所述LED发光板(1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混凝土路面变形的发光地砖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53)的直径与所述穿线管(4)的外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混凝土路面变形的发光地砖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深度为30-50cm,所述凹槽(16)宽度为50-8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勋倩,施卫东,杨威,徐海黎,沈标,王建波,项宏亮,周井玲,顾钰雯,付尚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