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5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吸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包括吸铸模腔,所述吸铸模腔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气孔,辅助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架,过滤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铸模腔上方的滤芯,辅助气孔的左侧连通有与吸铸模腔的吸气孔连通的进气管,吸铸模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托架,托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喷气座,喷气座的外侧转动安装有喷气块,喷气座的外侧连通有伸缩气管,伸缩气管远离喷气座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吸铸模腔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该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具备了提升铸件合格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
本技术涉及真空吸铸
,具体为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
技术介绍
真空吸铸是一种在型腔内造成真空,把金属由下而上地吸入型腔,进行凝固成形的铸造方法,真空吸铸的工艺原理是,把熔模壳型放在密封室内,密封室下降,直浇道浸入液体金属中,而后启动真空泵将密封室抽成真空,液体同时被吸铸,型壳内铸件凝固后,真空状态解除,浇道内的残余金属液体回流到熔炉中,经清砂得到真空吸铸铸件。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吸铸设备大都有结构牢固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吸铸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下一次吸铸时,模具上残留的灰尘会影响到吸铸工件的性能,从而使生产出的产品无法达到合格标准,故而提出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具备提升铸件合格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吸铸设备大都有结构牢固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吸铸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下一次吸铸时,模具上残留的灰尘会影响到吸铸工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包括吸铸模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铸模腔(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气孔(2),辅助气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架(3),过滤架(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铸模腔(1)上方的滤芯(4),辅助气孔(2)的左侧连通有与吸铸模腔(1)的吸气孔连通的进气管(5),吸铸模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托架(6),托架(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喷气座(8),喷气座(8)的外侧转动安装有喷气块(9),喷气座(8)的外侧连通有伸缩气管(10),伸缩气管(10)远离喷气座(8)的一端与进气管(5)连通,吸铸模腔(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熔体吸铸成形能力的辅助气腔,包括吸铸模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铸模腔(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气孔(2),辅助气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架(3),过滤架(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铸模腔(1)上方的滤芯(4),辅助气孔(2)的左侧连通有与吸铸模腔(1)的吸气孔连通的进气管(5),吸铸模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托架(6),托架(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喷气座(8),喷气座(8)的外侧转动安装有喷气块(9),喷气座(8)的外侧连通有伸缩气管(10),伸缩气管(10)远离喷气座(8)的一端与进气管(5)连通,吸铸模腔(1)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11),密封槽(11)的内部布置有延伸至吸铸模腔(1)右侧的密封圈(12),辅助气孔(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吸铸模腔(1)右侧且左侧与密封圈(12)接触的密封螺栓(13),所述吸铸模腔(1)的底部连通有吸铸管(14),吸铸模腔(1)的下方布置有位于吸铸管(14)外侧的金属熔体池(15),所述吸铸模腔(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铸模腔(1)连通的真空泵(16),吸铸模腔(1)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吸铸管(14)右侧的第二电动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张晓平王应静彭炜
申请(专利权)人:盘星新型合金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