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阀铸件及其浇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4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路阀铸件及其浇铸模具,所述多路阀铸件包括一体的阀体;所述浇铸模具,包括外壳与砂芯,砂芯设置在外壳内,与外壳相互配合构成型腔,浇铸成多路阀铸件;所述砂芯的材质为人造珍珠砂;所述砂芯内设置有芯骨,芯骨为陶瓷棒芯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阀体为一整体,体积小,杜绝渗油问题;且采用人造珍珠砂的砂芯,配合陶瓷棒芯骨,有效保证流道的直线度,砂芯排气通畅,浇出的铸件外表光滑,无气孔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阀铸件及其浇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多路阀铸件及其浇铸模具。
技术介绍
国内外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我国目前虽为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高档液压元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液压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主机行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我国液压件行业整体制造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项目产品作为农用机械液压系统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农用机械液压系统,目前国内外此类产品功能相当。不同的是国外产品精度高,多路阀铸件疲劳测试指标高,相对使用寿命长。本项目产品设计新颖,科技含量高,产品可以替代进口,项目产品体现到较高的铸造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以往多路阀都是由多个片阀组装在一起,阀体体积大,组合面易渗油等缺点,同时阀体内部结构复杂,由多个砂芯拼接组成,砂芯发气量大,排气不畅,极易形成气孔等缺陷。同时砂芯孔小,在高温状态易变形,内部尺寸难以控制。因此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铸件气孔缺陷控制;二是内部尺寸精度控制;三是铸件疲劳强度等性能的提高。<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阀铸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计成方块状,阀体上面设计有两个流道口,两个流道口横向排列;阀体下面设计有一个流道口;阀体前面设计有十六个流道口,其中,中间十四个流道口,分成两列矩阵排列,上侧一个流道口,正对两列中间流道口中间位置,下侧一个流道口,在中间流道口的左下方;阀体左面设计有七个流道口,七个流道口纵向排列;阀体右面设计有八个流道口,上侧七个流道口成纵向排列,下侧一个流道口,位于上侧流道口正下方;/n阀体内部设置有八个横向流道、三个垂直流道以及十六个纵向流道,八个横向流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第一横向流道、第二横向流道、第三横向流道、第四横向流道、第五横向流道、第六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阀铸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计成方块状,阀体上面设计有两个流道口,两个流道口横向排列;阀体下面设计有一个流道口;阀体前面设计有十六个流道口,其中,中间十四个流道口,分成两列矩阵排列,上侧一个流道口,正对两列中间流道口中间位置,下侧一个流道口,在中间流道口的左下方;阀体左面设计有七个流道口,七个流道口纵向排列;阀体右面设计有八个流道口,上侧七个流道口成纵向排列,下侧一个流道口,位于上侧流道口正下方;
阀体内部设置有八个横向流道、三个垂直流道以及十六个纵向流道,八个横向流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第一横向流道、第二横向流道、第三横向流道、第四横向流道、第五横向流道、第六横向流道、第七横向流道、第八横向流道,横向流道设置在同一平面且相互平行;两个垂直流道位于在阀体上侧,且由左至右并排,依次为第一垂直流道、第二垂直流道;一个垂直流道位于阀体下侧,为第三垂直流道;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横向流道分别由左至右依次设计有七个环形沟槽,
第八横向流道上由左至右依次设计有三个环形沟槽,
第一垂直流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计有两个环形沟槽,
第二垂直流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计有一个环形沟槽,
第一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二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二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三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三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四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四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五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五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六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六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七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七横向流道的第二环形沟槽通过辅流道连通第八横向流道的第一环形沟槽,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横向流道的第三环形沟槽通过辅助流道依次相连通,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横向流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洋曹建军马建华张剑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东油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